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神木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3-31 11:15
单位名称 神木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劳动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对本辖区内劳动用工组织及劳动者遵守有关劳动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开源路社保大楼604室
法定代表人 王虎军
开办资金 7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8万元 66.1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我单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主管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紧紧围绕“根治欠薪”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作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出发点,以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案件为突破口,以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八项制度”落实为载体,积极工作,奋发进取,在相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计划圆满完成.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狠抓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一方面,在强化理论学习、坚定思想信念、转变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做了全面梳理总结,通过集体学习,分组讨论、廉政党课等形式,不断强化干部职工党性修养,提升廉洁意识、服务意识,促进作风改进,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捍卫“两个确立”,确保党风政风全面过硬,工作环境风清气正。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知识讲授、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形式,努力将业务知识学好、学精,学通,确保每位监察工作人员精通本职业务,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建立起一支高标准、高素质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切实提升劳动保障监察员学法用法水平,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做好普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用活用好媒体宣传,做深做细现场宣讲,充分利用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全年多次深入广场社区、建筑工地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单、现场解答等方式,努力提升《条例》知晓率和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学《条例》、懂《条例》、用《条例》的良好氛围。初步构建起日常宣传与专项宣传相依托、分散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的根治欠薪宣传新模式。(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监控职能,运用“双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执法检查机制,扎实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全年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保护、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国有企业劳动用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根治欠薪夏季行动、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等多次专项检查。以工程建设项目、厂矿企业为重点对象,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管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社会保险缴纳等为核心内容,切实督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制度落实落地,持续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活动,全面掌握企业用工情况,不断建立健全欠薪隐患台帐,及时发现和处置欠薪隐患,从源头上预防欠薪案件发生,将欠薪问题调处化解在萌芽状态。(四)积极妥善处置欠薪问题,坚决杜绝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渠道向社会公布拖欠民工工资投诉举报电话0912-8329295,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接待场所,指派专人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建立规范的值班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一站式接待处理的要求,完善“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追”的案件查处机制,对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做到快立、快办、快结。同时,派遣业务骨干进驻神木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接待受理劳动者欠薪问题信访渠道诉求。同时,切实加大案件办理力度。对来人来访投诉举报案件和网络平台转办案件,及时建立案件台账,指派专人负责,明确办案期限。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相关情况,积极调查取证,做好案件全过程记录,采取谈话调查、实地走访、查阅台账资料、下达询问通知书、责令改正决定书等方式方法,督促用人单位履行工资支付义务,对拒不执行及无力支付的,全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切实缩短办案时间,提升办案效能。(五)不断完善欠薪预警机制。依托市治欠办工作平台,不断建立健全欠薪预警机制和欠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劳资纠纷突发事件,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全市突发事件的防控和应急反映能力。对劳资纠纷突发事件及由拖欠工资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协调信访、公安部门迅速派员到场联合接待,掌控事态,第一时间通知行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负责人直接参与,充分发挥联合办案、联合执法的工作优势,最大程度地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性事件。(六)大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2022年,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人员调动、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岗位等方式,为单位配备了退役军人3人,并增配了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等规范化执法设备,对单位办公楼进行了统一物业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办公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切实增强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全面加强了与公安机关和法院、检察院的工作衔接,有效推动人社领域犯罪案件及时进入司法程序。并以作风建设行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锻造了一支高标准、高素质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年共检查用人单位420户,涉及劳动者41688人。在检查过程中下达询问通知书410份,责令改正决定书240份,补签订劳动合同290份,督促17户用工单位进行了社会保险登记,对用工单位内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进行了督促整改。(二)妥善处理投诉举报案件。全年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2304件,调解处理2281件,结案率达99%。其中,来人来访案件135件,涉及劳动者1044人,追讨工资2059.8万元。国务院“欠薪线索平台”、互联网+督查、陕西省信访信息系统、“人民网”政府领导留言板、榆林市12345便民服务热线、神木市“百姓问政”等网络平台投诉举报案件2146件,涉及人数1707人,追讨工资2575.58万元.(三)多措并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和学习强国等平台,坚持理论教育和主题教育相结合,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深刻领会总书记来陕考察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目前存在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大队各项工作有序完成,但对照上级要求、农民工期待和发展预期,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检查覆盖率仍相对偏低;二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规范化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整改措施(一)进一步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坚决克服人员抽调、案件较多等各种主客观困难,进一步细分管辖区域,合理配置执法中队。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以工程建设项目、厂矿企业为重点对象,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管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制度落实、社会保险缴纳等为核心内容,不断完善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进一步提升劳动保障监察覆盖率,同时通过主动监察化解被动接访,努力将欠薪问题调处化解在萌芽状态。(二)进一步落实“三项制度”。不断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针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制定完善执法细则,明确具体操作流程,切实做到步骤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程序公正,并向行政执法相对人和社会公开。不断完善调查取证、告知、听证、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确保程序规范。同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对重大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狠抓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一方面,在强化理论学习、坚定思想信念、转变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做了全面梳理总结,通过集体学习,分组讨论、廉政党课等形式,不断强化干部职工党性修养,提升廉洁意识、服务意识,促进作风改进,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风政风全面过硬,工作环境风清气正。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知识讲授、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形式,努力将业务知识学好、学精,学通,确保每位监察工作人员精通本职业务。(二)做好普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持续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放在重要位置,用活用好媒体宣传,做深做细现场宣讲,组织劳动节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广场社区、建筑工地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单、现场解答等方式,努力提升《条例》知晓率和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学《条例》、懂《条例》、用《条例》的良好氛围。(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监控职能,扎实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以工程建设项目、厂矿企业为重点对象,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管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社会保险缴纳等为核心内容,切实督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制度落实落地,持续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活动,全面掌握企业用工情况,不断建立健全欠薪隐患台账,及时发现和处置欠薪隐患,从源头上预防欠薪案件发生,将欠薪问题调处化解在萌芽状态。(四)积极妥善处置欠薪问题,坚决杜绝发生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渠道向社会公布拖欠民工工资投诉举报电话0912-8329295,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接待场所,指派专人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建立规范的值班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一站式接待处理的要求,完善“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追”的案件查处机制,对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做到快立、快办、快结。(五)不断完善欠薪预警机制。依托市治欠办工作平台,不断建立健全建立欠薪预警机制和欠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劳资纠纷突发事件,规范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全市突发事件的防控和应急反应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