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平利县洛河镇公共事业服务站(文化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辖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镇、村道路管护;环境卫生、供水供电;城乡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农家书屋规范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科技推广,广播影视,科普培训等公共事业服务工作。 | |
住所 | 平利县洛河镇洛河街村 | |
法定代表人 | 肖辉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平利县洛河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8万元 | 1.9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平利县洛河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环卫及“两场”运行工作。实行领导包片,单位包段,个人包户的责任制度,与集镇住户、个体户、县驻镇及镇属各单位签订洛河镇门前“四包”责任书,实行包卫生管理、包绿化管理、包秩序管理、包公用设施管理;通过政府采购,将洛河镇垃圾清运及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承包给平利县莲花社区服务中心;新配置12个垃圾收集箱,并对使用的垃圾箱进行日常清洗、维修与更换。购买消杀药品约2万元,4月至11月每天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一次蚊蝇消杀;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对莲花台村污水处理站提升改造,并将狮子坝村安置点污水纳入莲花台村污水处理站处理;洛河街社区污水管网工程投资12余万元,将困扰周边住户多年的农村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极大程度的改善了周边住户的生活生产环境。2.农村公路养管工作。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农路养护的责任机制。年初就与各村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同时与养护承包人签订了养护合同书,把道路养护管理等落实到人,责任到人;管护镇级公路共4条共50.5公里,落实了15名管护员进行日常管护;村级公路51.55公里,落实了12名护路员进行管护。以道路养护为中心,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紧紧围绕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履行了公路管理养护职能,扎扎实实把全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每季度对全镇的道路养管工作进行整体全面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共发行政村公路养护资金21万余元;强化养护效果,大力改善路况,始终以强化养护效果为手段,以大力改善路况为目的,狠抓全面养护,使重点路段路容、路况有了新的改观。坚持把预防性、经常性和及时性养护作为养护工作的重点,对发现的病害路段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及时报告,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处理修复解决,对路障随时发现随时清除。3.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及工程验收工作。新修通组硬化路23.039公里,以集镇、大广路沿线为重点,更换太阳能路灯100盏,安装光伏一体红灯笼106个;在日常工作中对镇内各绿化带及花坛进行修剪,并对缺株的绿化带进行补植,保障了绿化树木的景观效果和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清理树挂物、捆绑铁丝等杂物,彻底清除绿化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有效地改善了道路两旁绿化环境质量,提高了绿化生长态势;对加强对集镇乱摆乱放现象的监督与管理,规范外来摊贩的摆放地点,禁止随意在集镇范围内摆摊经营;加强对集镇范围内乱停现象的管理,督促乱停的车辆尽快开离;加强在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督,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并严格按照工程施工量对工程进行验收。4.文化工作。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镇、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配备专业从业人员,加大对村文化管理员的培训,定期到村开展检查督导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环卫工作:通过一年多的综合整治,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得到了增强,集镇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提高,镇村农户生活生产环境卫生得到了大大改善,也为打造美丽田园小镇打下坚实基础。2.农村公路工作:农村公路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运输畅通带动了产业致富,对山区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加强监管、规范秩序,保护好公共设施,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工程质量严格监管、验收,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促进了镇域的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4.文化工作:开展“戏曲进乡村”表演9场次,平安建设文艺演出5场,其余文艺演出2场,农村公益电影播放132场次,镇村活动广场全天免费对村民开放,村民定期自行组织开展广场舞等娱乐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娱乐活动,满足了村民的文化需求。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村民环卫意识不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群众环卫意识有所提高,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环卫意识仍然较差,仍存在随意糟蹋环境卫生、破坏公共基础设施、乱堆乱放、随手扔垃圾、破坏果皮箱等不文明现象。2.农村公路管护不当,养护不及时。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路面等级不断提高和改善,管养里程不断增加,养护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3.文化活动内容单一,群众参与面不广泛,基层专业艺术人才匮乏,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少。改进措施:1.继续深化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把环境卫生整治与各项创建工作有机结合,继续深入开展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在各片区管辖范围内树立示范样板,分片分区全面推进,并坚持四个原则:一是目标任务不变,二是整治力度不减,三是监管力度从严,四是工作责任落实。将环卫保洁范围从主要道路伸延至闲置地、边角地,重点解决好村与村结合部及周边的“脏乱差”问题。2.继续提高环卫、绿化、基础设施管养能力。一是坚持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做好镇村级公路的巡查登记,及时掌握道路的维修情况,加强路灯照明、环卫设施、公厕等项目的监管、运行维护等,每月进行考核;二是坚持做好环卫保洁工作。进一步创新环卫保洁监督检查方式,依照属地管理原则,强化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权责,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督促检查,提升环卫保洁质量;进一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公厕、路灯、环卫设施等管理落实到位。3.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同时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对基层干部进行专业艺术培训并积极参加市县专业艺术类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才艺素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集镇及各村环境卫生巡查,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环境卫生不留死角、改善集镇的乱摆乱放现象,加大对物业公司、社区的管理力度,彻底改善集镇环境。继续实行“领导包片、单位包段、个人包户”目标责任制,与集镇住户、个体户、县驻镇及镇属各单位签门前“四包”责任书,对环境卫生做到常态化管理。2.加强农村公路养管工作。按照“建管养并重,全面协调发展”和的养护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统一领导、以村为主、分级负责、全面管养”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实现“有路必养,保障畅通”的目标。与养护人员签订养管合同,把道路养护、管理等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整洁,加强日常巡查,做好巡查记录,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做好农村公路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更新管理台账等资料,对水毁路及时上报及时修复,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宣传,完成上级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3.做好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加强监管、规范秩序,保护好公共设施,完成镇政府交办的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4.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新民风“八大工程”、文化演出等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满、幸福感和满意度。二是全力优化服务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加大特色民宿、地方美食开发建设力度,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接待服务能力。5.完成镇政府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