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3-28 09:57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宝鸡市清姜东一路15号
法定代表人 祝晓立
开办资金 753.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0.07万元 309.34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清姜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7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打造幸福团队落实“三名”工程。学校继续坚持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思路,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绩效“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激励作用,年内采取“三上三下”的方式完成绩效考核修订方案。开展师德承诺、师德演讲、中秋诗会、榜样教师评选、微讲堂、幸福团队拓展等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职工之家”建设,丰富教职工文体活动。继续开展教师成长“八个一”工程,开展“下水作文”比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演讲比赛”提高教师“说”“写”的能力。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全员育人氛围,确立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整合班主任、任课教师、少队干部、家长等各方力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进一步聚集德育合力。年内及时调整了家长委员会成员,因疫情制约定期在家委会微信群推送家庭教育信息,开展线上活动,有效促进了家校教育的有机融合。深入推进幸福教育内涵发展,提升班级建设评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年内学校将原有的“书香班级”评选提升为“幸福班级”评选,通过申报、考核、公示、命名四个环节,开展“幸福班级”评选。学校已经启动了幸福班级创建的过程管理与评价,将通过一学年考核命名。(二)围绕全面发展培养幸福学子。学校作为宝鸡市“成志教育”示范校,年内紧扣“健康、自信、懂礼貌、会学习”的育人目标,积极开展成志教育与幸福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落实“全纳教育”,全面落实体育艺术“2+1”活动,让学生真正站在学校的中央,年内学校成功举办第三十一届幸福教育艺术节,隆重举办了第七届书香家庭颁奖仪式,表彰了240名清姜小学“十星”好少年,举行了三次道德大讲堂活动,对心理异常的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持续跟踪辅导,对六年级学生分层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并将劳动教育纳入“幸福课程”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不同年级段学生在生活自理、日常家务、公益劳动等方面的要求,相继开发了快乐农场、亲子课程等劳动实践课程清单,建立评价机制。目前学校的植物园、种植园已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劳动乐园。年内学校继续优化清小“七小”劳动教育课程群,即“小帮手,家园生活课程”“小主人,校园责任课”“小农夫,田园体验课程”“小巧手,手工制作课”“小工匠,职业启蒙课程”“小公民,志愿服务课程”“小当家,垃圾分类课程”。今年秋季按照教育部要求,我们及时安排专任教师承担劳动教育课程。(三)改善办学条件争创健康学校。作为宝鸡市成志教育示范校,我校坚持阳光体育锻炼的“四有”评价标准:即脸上有笑,身上有汗,场上有伴,时上有恒。继续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课题研究成果,落实“三大球”和“三跳”进课堂,丰富大课间活动,一班一特色,促使每个学生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年内,学校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引入宝鸡市英志篮球俱乐部、宝鸡棋院等专业机构,为学生开设篮球、足球、跳绳、围棋课;为全校各学段开设了口风琴、口琴、葫芦丝等演奏乐器课,学校小海豚管乐队又增设了鼓号队。并认真落实“五项管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和季节性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关注学生视力健康,定期为全体学生进行体检,在前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为全校24个班级更换护眼灯,年内成功申报省级健康学校。投资近36万元实施了清姜小学校史馆建设工程,学校校史馆的建成全面、真实记录学校发展历程,生动展示我校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的办学历史和取得的成就,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了解校史和爱校教育的窗口和基地。财务工作始终高标准严要求,我校财务工作实现了运行更顺、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积极转变,学校被区局评为财务工作先进单位,张响同志被评为财务工作先进个人。筑牢安全防线提供健康环境。我校时刻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职责重于泰山”的思想,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扎实深入地开展了“平安校园”建立活动,确保全体师生和校园安全稳定。按照“平安校园”创建要求,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开展安全工作大排查并认真做好记录,加强校产安全管理,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常年坚持24小时无缝交接值班制度,确保安保人员随时在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定时进行消毒和对学生的“晨午检”工作,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落实每天20%的师生核酸抽检工作。上班期间校门口建立领导带班、教师值周、安全员安全巡视、学生检查制度。在学生中扎实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拐骗、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意外事故等教育。给家长下发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一封信》《清明节假期告家长一封信》《“五一”假期告家长一封信》《端午节告家长一封信》《暑期假期告家长一封信》等,号召家长同志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学校先后获宝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宝鸡市智慧校园示范建设学校、宝鸡市垃圾分类示范单位、渭滨区少先队工作优秀单位、微电影创作展映和影评征集活动区级优秀组织单位、第3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渭滨区第四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七年获教育体育工作目标任务综合考核优秀单位,李隽峰、钟瑞等四位老师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渭滨区名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冯军红、邹玉翠等老师在渭滨区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获奖,祝晓立同志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渭滨区特殊贡献拔尖人才并作为渭滨区教体系统唯一代表出席宝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朱海丽老师在宝鸡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中获一等奖,朱海利老师的科学实验课说课视频被放在宝鸡教育云平台供大家学习。陈乃宁等二十位老师在渭滨区中小学学科命题大赛中获奖,段亚慧、张琼、范琳、严亚科等十位老师承担市区公开课和讲座活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以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管理力度不够,二是学校教师骨干体系有待加强,三是智慧校园建设步伐力度不够。重点在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以及课程建设上要努力向区域内名校看齐,实现新的跨越。改进措施:重点在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以及课程建设上要努力向区域内名校看齐,实现新的跨越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坚持青年教师基本功检测过关制度,通过课标、教材、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三过关考核,使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很快融入骨干教师行列,深挖学校发展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新建校园电视台、德育展室,在办学品味上再提升。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围绕“夺争树”和“精彩计划”,不断优化幸福教育的内涵,为“百年清小,魅力名校”建设注入新的活力。1.继续优化内部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干部队伍管理制度,提高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目标达成意识,建立自我约束和目标管理机制,提高学校制度执行力、规划落实力及目标达成度,在学校上下建立追赶超越的工作态势。2.家校携手,拓展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办好与家长贴心的学校,为建成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做出应有贡献。(二)围绕“双减”政策落地,不断推进“品质课堂”建设、优化作业评价、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落实“五育并举”。1.不断推进“品质课堂”建设,强化校本研修实效和备课组活动,围绕清姜小学幸福课堂实践的“六种模式”(即:校内专家示范课、观摩交流推广课、骨干教师研究课、组内交流常态课、师徒“同课异构”研讨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不断优化作业评价形式,加强对作业设计质量的评价;3.围绕“五育并举”不断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确保学生自主选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百年清小,魅力名校”建设提供强基固本。1.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建设活动,做好教师教育论坛、读书论坛、教师礼仪等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力,为教师自身的和谐发展搭建舞台,提供机会。2.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建立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的立体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四)深化教学管理研究。围绕“双减”政策落地,不断推进“品质课堂”建设、优化作业评价、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落实“五育并举”。1.不断推进“品质课堂”建设,强化校本研修实效和备课组活动,围绕清姜小学幸福课堂实践的“六种模式”(即:校内专家示范课、观摩交流推广课、骨干教师研究课、组内交流常态课、师徒“同课异构”研讨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不断优化作业评价形式,加强对作业设计质量的评价;三是围绕“五育并举”不断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确保学生自主选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