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石泉县师训教研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全县中小学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检测;负责组织实施多层次形式的全县性教学竞赛、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指导全县教育教学工作。 | |
住所 | 石泉县城关镇向阳大道东段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陈永健 | |
开办资金 | 55.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5.3万元 | 5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中心在县教体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和省市教研中心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创新实施“半日教研”活动。为便于县、协作区、学校统筹开展教师培训研修,本学年我们继续实施半日研修制度,全县统一策划各学段各学科的半日教研时段,统筹管理指导校本研修。由师训教研中心统筹规划,学校组织安排,实施研修“六定”制度,保障校本研修的时间和效果。2.继续实施名师领航工程。为充分发挥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我县积极实施名师领航工程。遴选省级骨干,组建了9个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名师领航工作室。各工作室以教、学、研、训一体化推进的方式运行,围绕学科难点、痛点问题,扎实开展学科研修活动。3.扎实开展“名师引领行动”活动。针对县域实际,本学年组建了幼儿园及中小学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及初中英语等多个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了“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活动,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团队到熨斗镇中心小学、迎丰九年制学校、池河中学、两河九年制学校等学校送教送培。通过课例观摩、研讨交流、专题讲座等研修活动,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4.扎实做好暑期教师全员培训。8月21日—28日,我们组织开展了暑期继续教育全员培训,170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本次培训采取“线上+线下、集中+校本、专题+研讨”的方式,邀请了重庆、西安及本市专家与名师。重点就新高考政策解读、新课程标准研究、教育法律法规、师德师风、班务管理、教育技术等内容展开培训。其中通识培训4天,学科培训2天,校本培训2天。通过培训活动,切实解决了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为大力推进县域教育改革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5.继续夯实课题管理工作。一是扎实做好2022年度省、市、县三级课题的申报和立项、开题、结题等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工作。对年底即将结题的2021年度立项的4个市级作业专项课题进行了结题前指导、初审、上报。二是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与指导。根据要求对本年度县课题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在网上组织了市级课题负责人培训会;组织召开全县2022年县级微型课题立项申报负责人培训会,为全县幼儿园园本课题实施与管理做《课题研究与管理》的专题培训等;组织市级一般课题立项负责人参加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市“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负责人培训会议。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创新教师培训,引领专业发展。一是利用“教师领航课”这个平台,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本学年我们共实施教师领航课52期,参与领航课研训人数5000余人次。二是骨干教师培训先后多次聘请山东潍坊、重庆等专家在线授课,不断更新骨干教师理念。三是本学期我县举办了为期两周涵盖中小学语、数、英、体育等学科19名乡村教师访县域名校培训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四是紧紧围绕未成年人家庭保护法、家庭育人经验、关心关爱学生好老师宣讲、高考综合改革与学生生涯规划等主题,开展了23期教育大讲堂活动,采取线上加线下的方式,并通过钉钉直播,覆盖全县教师及学生家长。2.创新教研指导,提升服务质量。师训教研中心结合“双减”工作,改进“教研大视导”,开展“一校一周学校全覆盖,一次视导一份清单”的“双减”教研大指导,督查学校落实“半日研修”情况,为学校“双减”工作落实问诊把脉。到校累计听评课350节,参加“半日教研”活动8场次,开展师生交流400人次,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3.做好课题研究,总结提炼成果。为了提高课题研究实效、提炼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开展了市县两级课题研究阶段性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对全县申报的58篇论文进行了评选,最终评出一等奖16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8项;召开了2021-2022年度教育科研学术交流会,20余位教师参入学术分享与交流。为规范课题管理、提高课题研究含金量,推广教科研成果,促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搭建了平台。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推进我县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限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采取的措施还不够得力,迈出的步子还不够大。教师培训项目和人数非常可观,部分培训针对性不强。二是各学科不匹配,教年龄偏大,工作繁重,缺乏学习进修的渠道和时间。2.改进措施。一是不断充实培训团队力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为培训团队成员搭建学习平台,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二是借力名师领航工作室,发挥“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活动中磨砺团队成员,助推培训团队更快发展。三是开展教研员岗位大练兵,提升教研员的培训指导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和教师。四是培养过程中更加关注薄弱学科,适当向其倾斜,多为其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不断培养骨干教师,夯实学科引领力量。五是全力挤出业余时间加强自学,进一步提升对学科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能力要求更清晰的理解,指导和服务更多的教师。同时积极向主管部门争取,建立吸引人、留住人、激励人的人才机制,努力建设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师德高尚、队伍稳定的教研队伍,不断提高教研工作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加强县域合作,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加强县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分享教师培训经验,不断借鉴他县的好做法,为我县教师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2.利用信息化平台,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充分利用我县当前教育信息化优势,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思想指导下的教师培训新渠道、新模式,创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培训质量。3.利用教科研工作,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继续做好课题研究的立项评审、中期评估、结题评审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使课题研究出实效、结硕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被评为陕西省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