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教研室

城固县教研室

发布时间: 2023-03-25 17:41
单位名称 城固县教研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住所 城固县博望街道办事处小西街36号
法定代表人 李云华
开办资金 8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城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1.04万元 100.6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城固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引领示范性作用。自今年1月以来,(一)是积极开展学科基地活动,各学科基地以教科研为抓手,立足课堂,活动频次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普遍反映效果良好。(二)是以学科基地为主,大力开展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市、县级学带培养对象共计65人参与学科基地活动,纳入培养考核。(三)是按照市上要求,积极开展以基地为主的课题研究工作,共计申报2022年市级学科基地研修专项课题19个。(四)成立了6个学前教育领域学科基地,并已陆续全面开展基地建设和研修交流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五)是由学科基地核心团队对赴市参加教学能手评选教师展开全面指导培训、磨课演练,提升赛教质量。(六)是制定并印发学科基地考核细则,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力促学科基地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2.加强高考、中考复习备考工作。今年3-4月,以学科基地为主,分科开展了两轮高三复习备考研讨会;组织开展了三次2022届高考模拟考试,并分别进行了认真的质量分析,寻找差距,弥补不足。5月,召开了全县九年级中考复习备考研讨会;随后,分组入校以听课、召开座谈会、查阅中考复习计划及有关资料等方式,开展了两轮九年级中考复习专项督查工作;开展了三次九年级中考模拟调研考试,并进行了认真地质量分析;召开了中考复习备考研讨会和模拟调研检测质量分析会;完成了八、九年级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11月将组织开展高三复习备考研讨会和全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工作。3.精心组织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一)4月下旬,教研室组织进行了2022年县级赛教工作,制定赛教方案,编制赛教手册,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分组别开展赛教工作。全县185名教师参赛,依据赛教成绩评选出县级教学能手,并推荐42名教学能手参加市级赛教活动,其中,36名教师荣获2022年汉中市教学能手称号,6名教师被推荐参加省级赛教。(二)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出12名优秀教师参加汉中市第二届课堂创新大赛,疫情期间组织参赛加市级,7位教师将参加省级创新大赛。(三)按照县教体局安排,拟于近期开展城固县2022年第二批(农村教师全员赛教)中小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本次活动目前已全面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共199人参赛。(四)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拟于近期从课题展示、个人才艺、说课等方面,举行城固县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本次大赛共计报名125人。4.认真组织教学质量调研评估工作。(一)召开了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全面客观、准确地分析了各学科、各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和位次。(二)组织了全县六、九年级期中质量调研评估检测,实行网上阅卷,并及时反馈成绩,指导学校认真分析、研判,找准差距,弥补不足。(三)制定《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科网阅工作安排》及细则,召开网阅教师工作培训会,并到学校进行现场指导,按要求上报了地理、生物学科的试题评价报告质量分析小结。(四)要求各学校以六、九年级期中调研检测为例,认真分析、评估其他年级教育教学质量,及早着手,增强广大教师质量意识,制定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成果展评活动。(一)认真做好2022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十四五”规划课题、省级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市级学科基地专项研究课题、市级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目前,已完成省级基础教育课题网上审核通过16个,市级学科基地专项研究课题申报19个,市级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申报52个。(二)积极开展陕西省第二届优秀作业案例征评等工作,成效显著,其中,优秀作业案例征评采用网上申报、县级评定,40篇优秀案例受到县级认定表彰,8篇优秀案例推荐省市参评。(三)认真开展“天汉好课堂”评选活动,(四)鉴于受疫情影响,将在12月初,按照市教研室要求,完成我县2021年57个市级课题结题评审工作。(五)全面部署安排了第一届全省教育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6.认真组织开展“送教送培”活动。3月以来,组织省、市名优教师和教学能手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劳动与综合实践等学科的“送教送培”活动,培训形式以各级教学能手、教研员的示范课引领为主,并开展同课异构、观摩研讨交流。4月底,按照市上安排,分别在朝阳小学、西郊逸夫小学举行了2021年度小学“名师引领行动”培训,参训教师200人;在城固县职教中心举行了全县幼儿园2021年度“名师引领行动”培训,参训教师100人。9月16日,市教研室到城固开展“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暨送交下乡”专项活动,在陕飞二小开展了中市“天汉好课堂”首届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儿童符号意识发展”主题活动。7.强化中小思政课建设。按照县教体局要求,起草并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城固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展示活动的通知》(城教研发〔2022〕06号),遴选并表彰“思政课教学标兵”11名、“思政课教学骨干”13名、“学科德育骨干”5名。择优向市上推荐“天汉好课堂”思政精品课4节,推荐市级思政标兵及骨干教师8名,学科德育骨干教师1名。8.表彰先进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工作。(一)按照省、推荐县教研室张丽老师为省级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先进个人;推荐城固一中等12个单位为市级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先进单位,屈鑫等20名教师为市级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先进个人;决定授予城固县职教中心等37所中小学幼儿园、董芬等89名教师分别为城固县2021年度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称号。(二)对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了表彰,张丽等22名教师被评为城固县2021年度“送交送培+主题教研”活动先进个人。(三)对学科基地工作成效显著,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了表彰,王谦等51名教师被评为城固县2021年度学科基地建设活动先进个人。9.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一)积极筹备城固县教育学会的成立,加强县教研室教科研力量,力争使其成为引领和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载体,与县教研室形成互补、共进机制。(二)进一步完善修订了《城固县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三)对义务教育段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做了进一步明确。(四)结合县上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反馈交办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了工作任务。10.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标准(2022版)》。(一)组织教研员研学《新标准》,交流研讨会。(二)印发关于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2022版)》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三)全县义务阶段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多学科线上培训。(四)印发关于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2022版)》学习交流研讨会活动的通知,于9月24日在城区7所学校,由20多位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担任主讲培训教师,分学段、分学科培训14门课程学科教师1000余人(五)指导各学校大力开展学科基地和校本《新课标》学习培训,效果良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我室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引领示范性作用,通过广大一线教师做了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合理组织教学方面的示范引领,提升了全县教师教学研究水平;遴选并表彰“思政课教学标兵”11名、“思政课教学骨干”13名、“学科德育骨干”5名。择优向市上推荐“天汉好课堂”思政精品课4节,推荐市级思政标兵及骨干教师8名,学科德育骨干教师1名。增强广大教师质量意识,制定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学科教研员不配套,导致一些教研活动的开展受限;教研员整体能力素质亟待提高,驻校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改进的措施一是加强教研队伍管理,强化教研员考核,重视教研员培训,切实提高教研队伍整体水平。二是创新、改进驻校调研工作的方式方法,重视教研效果,努力提高驻校调研工作效益。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认真总结我县开展驻校教研的工作经验,反思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扬长避短,不断改进调整工作思路,继续推进驻校教研。准确客观的发现被调研学校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深入分析,给出合理有效的意见建议,通过驻校教研,切实能给被调研学校有益的帮助,促进学校的发展。2.强化对各级课题的过程管理。督促、指导每个课题组认真实施课题研究方案,围绕课题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和研究工作。注重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3.充分发挥学科基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四个促进”的目标,促进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全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办学水平整体提升。4.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工作坊的作用。各工作室、工作坊要以教师业务素质提升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经常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不仅要带动成员学校的教师,培植优势学科,还要为全县学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5.持续关注和支持远、偏、小、贫困村学校的发展,加强体育、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薄弱学科的教学管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环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