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岐山县> 岐山县周文化景区管理委员会

岐山县周文化景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3-03-23 14:40
单位名称 岐山县周文化景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动周文化景区规范运行,实现景区旅游业追赶超越、争先进位。承担景区规划发展、项目建设、综合管理、协调服务、环境保障、环卫及综合执法工作。
住所 岐山县凤鸣镇北郭村臊子面文化产业园内
法定代表人 杨慧敏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岐山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4.74万元 202.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全市文旅节圆满开幕。5月13日,由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岐山县委、岐山县人民政府承办,以“喜迎党的二十大·相约周公故里·畅游魅力宝鸡”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岐山周文化旅游季启动仪式在周文化景区顺利举行。开幕式上,县委书记杨鹏程介绍岐山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情况。省市领导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授牌,向“我为宝鸡文旅代言”西安高校学生代表授旗。开幕式后,还举办了“古韵奏华章·喜迎二十大”全市民间锣鼓大赛、各县区宣传推介、特色旅游产品展示、我县精心举办了非遗展示及美食品鉴等活动。(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扎实有力。根据全县统一部署安排,一是成立管委会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购置消杀用品和防控用具,迅速向景区公司、区内企业及民俗村接待户下发了紧急通知,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原则,加强督查检查力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了机关和景区疫情防控的绝对安全。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参与凤鸣镇凤西路社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县城春阳小区、纪委家属院居民小区、佳庆花园、蔡家坡镇东街社区卧龙学府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三是进一步强化对周文化景疫情防控的日常督查检查,确保疫苗接种全员覆盖和常态化核酸检测,进一步加强景区人员管控,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景区疫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三)度假区建设持续推进。按照省文旅厅初验意见,扎实进行整改提升。一是调整了度假区规划范围。主要依托博大精深的周文化资源,包括周文化景区、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区和西岐民俗村3个板块,精确测量测算度假区面积,控制到12平方公里以内。二是进一步完善度假区的数字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建设。开放度假区微信公众平台,在政府网站设置度假区板块,在百度和导航中增加度假区简介和路线导航。全面推进岐山旅游指挥中心与省市和度假区节点信号联网接通,完善度假区的数字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建设和指挥平台建设,提升完善了岐山县旅游集散中心配套服务功能。指导周文化景区逐步建设完善智慧旅游度假系统和分时预约系统,为游客提供预约、预订、购票、游览、电子支付、电子解说等便捷的智慧旅游度假服务,提升智慧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指导太平塔文化旅游街区完善监控平台建设。三是对标标准要求和整改意见,加强与省市文旅部门的汇报对接,坚持整改深化工作全程在省市指导下开展,将岐山周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深化提升工作列入了全市创建计划当中,确保度假区创建深化提升取得实效。7月份市局初评并按程序向省文旅厅进行了申报,11月份省厅组织进行了暗访检查。(四)宣传推介活动有声有色。为了进一步挖掘周文化的内涵,弘扬周礼文化“崇德、尚和、践礼、约行”的核心理念,我们深入研究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举办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岐山转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结合地域特色文化,设计推出周风古扇、周原趣味纪念币、凤鸟纹服饰等文创产品,举办“情寄中秋·月满周原”“礼乐庆华诞·欢乐游周原”“璀璨周原·夏夜灯光秀”等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先后参加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旅游日、进博会、丝博会等文旅宣传推介活动8次,发放宣传册和项目册19000多份。同时,利用学习强国、爱岐山、岐山洪霖等平台,发送周文化典故、岐山地名文化等视频、文章20篇,信息463条,多角度、全方位、高密度地宣传推介了周文化旅游资源。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理编印内部学习资料出版物《鉴往知来·跟总书记学用典》,帮助干部职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五)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结合市、县招商引资政策,印发了《岐山县周文化景区管委会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岐山县周文化景区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周文化景区管委会总部经济工作招引方案》、《关于加强总部企业招引工作的十二条措施》等项目管理办法和招商引资扶持政策。全面挖掘文旅资源,精心谋划特色民宿、研学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智慧旅游平台、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改造、旅游扶贫等招商项目。精心策划包装周文化景区二期、岐山周文化景区整体提升项目、海外流失青铜器展馆项目,我委与县发改局联合将凤雏遗址保护与展示项目上报市发改委,现已被陕西省发改委纳入十四五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通过向企业发送邀请函、上门拜访、解说政策,提供“保姆式”服务,招引机械产品加工意向企业1户,文旅项目3个,实现协议引资2.7亿元,到位资金3.3亿元。完成重点项目投资7750万元,占全年总任务的125%。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548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9.6%。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2年,紧紧围绕全县“做大一碗面,做活周文化”总体工作部署,狠抓周文化景区高A级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重点项目建设、疫情防控、景区综合管理等重点工作,统筹抓好景区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年累计接待游客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干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2、文旅融合发展有待机一步提升。(二)改进措施1、加强学习、立足实际,加压奋进,开拓创新,统筹做好全年各项工作;2、创新举措,再鼓干劲,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创文旅发展新业态,不断推进文化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强化宣传,做亮周文化品牌1、充分利用各类旅游推介会、洽谈会、文化论坛等进行周文化的强势宣传,提升周文化影响力,举办好第五届全国周文化学术研讨会。2、加强周文化旅游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周文化景区功能升级,抓好研学游市场的拓展和延伸。3、策划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节庆系列活动,依托景区实际,组织实施文化旅游推介等活动,提升岐山知名度。4、配合省市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周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周公祭典申报国家级非遗工作。5、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培养打造周文化核心IP,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二)立足实际,推动景区全面提升1、积极实施周文化景区综合提升,整合文化文物资源,合理配置景区旅游六要素,创新产业发展模式。2、指导景区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发挥旅游大数据功能,提升景区综合保障能力。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完善设施建设,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4、加大周公庙文物保护力度,强化文物古建修缮,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文物本体安全。(三)创新举措,全力抓好项目建设1、加快周文化景区二期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495万元,按照5A级景区标准,对景区的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软硬件提升。2、稳步推进周文化景区整体提升项目。计划投资1027万元,扩建景区百工坊民宿25间1700平方米;提升改造诸子百家园及亲子乐园3100平方米;新建景区区域性遮阳设施1100平方米;更新景区标识标牌120处;升级停车场计费系统3套;打造换装体验馆900平方米,开发密室逃脱、周原景区游戏小程序,建设景区可视化和AR数字化系统。3、加快周原田野文物考古中心建设。计划投资2300万元,建设文物陈列室、文物修复室、文物库房、办公、食宿等建筑,庭院占地面积为1000㎡,配套购置文物修复、检测、保护等设施设备和办公、生活等设施设备。4、多措并举,强化“走出去”“引进来”工作机制,加大项目宣传推介,实现总部经济招引新突破。5、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对接联系,加大专项资金争取,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以项目建设推动周文化旅游度假区、周文化景区文旅产业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