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岚皋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移民(脱贫)搬迁政策的制定、宣传解释工作;搬迁对象及项目审批备案,建房与安置点“小配套”建设业务指导等验收工作;移民搬迁资金管理;相关项目的申报和争取;移民搬迁数据统计、信息、档案管理等工作。 | |
住所 | 岚皋县城关镇肖家坝大桥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龚永锡 | |
开办资金 | 1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岚皋县国土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16万元 | 3.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岚皋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新一轮避灾搬迁摸底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明确工作职责。下发了《关于成立避灾搬迁工作专班》(岚自然资发〔2022〕10号)文件,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主任,局党组成员为副主任,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避灾搬迁工作专班。负责全县避灾搬迁总体政策的拟定,统筹协调指导,督导落实推进。同时专班下设12个联镇工作组,负责联系、指导、督查各镇避灾搬迁工作。二是扎实开展摸底。按照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认真开展2022年避灾搬迁对象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陕自然资移民办发〔2022〕1号)要求,聘请有资质的技术单位对全县261个地灾隐患点及受灾户进行了摸底排查,通过实地查勘、技术认定等方式,最终确定我县符合避灾搬迁条件涉及194个地灾点,避灾搬迁对象1058户3440人。目前,摸底结果已上报省厅,待政策明确后及时予以实施。(二)腾退工作扎实推进。一是提前谋划腾退工作。按照《岚皋县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岚办发〔2022〕3号)文件要求,委托设计单位对全县2136处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了勘测设计,实施了6个旧宅基地腾退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恢复耕地面积838.77亩,其中拆除面积542.7亩,总投资3584.82万元。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结算审计工作。二是加快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我办根据腾退复垦地块,加快编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的编制,目前已编制完成待省厅审批验收后,预计跨省域交易100亩指标,收益资金3000万元,省域内交易400亩指标,收益资金11200万元。腾退工作的有序推进,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村容村貌,同时,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进行流转,获得收益资金,推动了我县高质量发展。(三)灾后重建顺利完成。按照《岚皋县2021年农村房屋灾后重建工作方案》(岚住建发〔2021〕84号)文件要求,共实施灾后重建75户260人,其中:县城集中安置7户28人,镇内集中安置21户70人,分散安置22户58人,购买二手房安置25户94人。目前,已兑现灾后重建补助资金290万元,75户搬迁对象已全部入住新居。(四)健全搬迁信息档案。根据县上要求,聘请专业人员完成了“十二五”、“十三五”移民搬迁户档案、西坡陈家沟、西窑、罗景坪等集中安置小区项目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同时,督促各镇完善了陕西省易地扶贫搬迁信息平台户信息、项目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了信息完整,不缺失。(五)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我办2022年承担了中、省、市、县反馈的9个批次14个问题的整改工作,针对各级反馈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股室进行研究部署,逐一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推动整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每个批次都有安排部署、整改研判、整改责任清单、整改台账、整改印证资料、整改报告、整改验收等印证资料。(六)多策联动促振兴。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联合国庆村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在村活动室召开座谈会、讲党课等活动,激励党员干部为村域各项事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二是驻村联户扎实有效,充分发挥单位优势,积极筹措资金,解决帮扶资金不足问题。立足帮扶村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选派一名年轻工作队员到国庆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统筹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和我办12名干部帮扶脱贫群众104户,通过落实激励关爱机制,积极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春节前夕,动员本单位帮扶干部献爱心,按照科级干部每人300元、一般干部每人200元的标准捐款,用于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三是重点工作推进有序,一方面着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助力发展茶叶、魔芋、猕猴桃、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一方面坚决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助力开展、防汛防滑、灾情排查和灾后重建工作。另一方面扎实开展了巩固衔接“回头看、全面查、彻底改”攻坚月工作,通过排查整改,各项问题全部解决到位,有力有序推进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四是消费扶贫促振兴,积极参与消费帮扶活动,采购农产品,带动帮扶消费,完成832平台消费扶贫任务,全年累计消费数万元,进一步帮助脱贫群众增收,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完成灾民建房75户260人,兑现灾后重建补助资金290万元,搬迁对象已全部入住新居,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安全住房问题。(二)经济效益:增减挂钩项目,跨省域交易100亩指标,收益资金3000万元,省域内交易400亩指标,收益资金11200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新一轮避灾搬迁政策未明确。通过调查摸底工作,全县还有1058户群众生活在地质洪涝灾害隐患点亟需搬迁,但省市至今无明确的政策支持,导致无法彻底根除安全隐患。2.增减挂钩工作后续潜力不足。2018年以来,我县已累计开展旧宅基地腾退6860亩,完成增减挂钩交易4442.39亩,基本做到了应腾尽腾,未来可供腾退的空间有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后续潜力不足。(二)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加大政策宣传,思想引导,与上级部门多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提前谋划新的一轮避灾搬迁项目,确保政策明确后能迅速开展。(二)加大政策宣传。进一步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宣传推进力度,重点围绕闲置房、土坯房、危房、废弃工矿厂等深挖腾退潜力,保障群众权益,做到农村土地整治前群众同意、整治中群众参与、整治后群众满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