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麟游县> 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3-03-16 17:35
单位名称 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规范园区管理、提高园区服务质量和水平。负责拟订园区发展规划及管理办法;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入园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初审,开展经贸合作、交流,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负责管委会机关日常事务管理、人事财务等工作;负责园区投资开发与建设工作。
住所 麟游县两亭镇天堂工业园区滨河六路1号
法定代表人 赵朋军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麟游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14.15万元 573.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2年5月31日,单位名称由麟游县两亭循环经济科技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变更为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建强支部聚合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强基石。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高质量党建助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1、创新机制提效能。以成功创建省级经开区为基础,扎实推进经开区党工委及管委会提档升级工作。2、久久为功强作风。全面落实全县“作风建设年”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思想纪律集中整顿活动及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学习教育上下功夫,在问题整改上动真格,在工作落实上出实招。3、一以贯之夯基础。抓牢“植树节”“清明节”“建党节”等重要节日,紧盯党的101周年华诞、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刻,创新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星级管理、党员教育、党员发展等常态化工作。(二)强基固本促建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强力突破、合力攻坚,着力夯实经开区发展源动力。1、创新机制“促建设”。创新推行“领导包抓,责任任务双评比”项目推进机制,实行“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干部直接抓”包抓责任制,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将项目建设与年终目标任务考核挂钩结合,定期晒进度、比成效、查不足,层层压紧压实责任落实,以责任落实助推9个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2、质效合一“赶拼抢”。始终把“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开展全过程式项目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效合一。把路线图和时间表作为任务书,按时序进度列出责任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赶进度、拼速度、抢时效”,全力推进经开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郭家河铁路集运站、经开区商业综合体等9个市县重点项目全部年度建设任务。3、分类施策“强保障”。充分运用项目推进周例会及重点问题现场会制度,以破解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问题为突破口,提供全过程式“帮办、协办、代办”保障服务。(三)凝心聚力抓招商,积蓄高质量发展强动能。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牢牢把握中省市县政策导向,抢抓“十四五”发展及能源产业战略西移等机遇,“多维度”招商引资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1、高位推进“抓机遇”。积极争取县委政府领导支持,亲自带队实地对接考察项目,带队参与西安丝博会、民营企业座谈会等招商节会2次,先后赴徐州、苏州、西安、咸阳等地开展精准拜促活动6次,拜促企业13家,促成陕西煜通众合实业有限公司、陕昆缆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落户经开区。2、创新模式“觅商机”。创新“线连线”“屏对屏”的线上“云招商”模式,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招引力度不减、项目对接不断,签约矿山机电设备再制造等项目4个,签约资金5.63亿元,谋划储备污水处理厂、标准化厂房等强基础、利长远的项目48个,总投资23.4亿元。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产业化项目8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4个。3、以商招商“促落地”。依托区内“两矿一电厂”等行业领军企业,招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煤炭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招一个带一群、来一群带一堆”的聚集效应,全面对接徐矿集团、陕投集团等国有企业产业协会,借势借力、精准对接、成功招引常州泰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陕昆缆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落地发展,积极跟踪对接陕投集团战略储煤场项目、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持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四)全力以赴守平安,夯实高质量发展强根基。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管理意识,督促企业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安全领导责任制,引导企业生产、安全两手抓,均衡发展。1、疫情防控不胜不退。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全覆盖、无死角管理,扎实落实网格化管理,坚持日登记日报告制度,持续盯住薄弱环节和重点人群,开展疫情防控专项检查30余次,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夯实健康屏障。2、安全管理高效有序。始终坚持安全管理“全覆盖、零容忍、严监管、重实效”的标准要求,从紧、从实、从细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在日常检查上不松劲、在重点区域上不疏忽,在督查检查上不懈怠。3、生态环保常抓不怠。始终守牢生态红线,持续加强生态、绿色经开区建设进度,突出抓好在建项目、停车场、市政道路等重点区域环境保护,坚持定期检查与临时抽查相结合,扎实开展“两山”创建工作,全方位优化经开区生态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全市首宗“标准地”试点出让。稳步推进“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印发《“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7个职能部门全面完成区域评估,制定外延性控制指标,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并于9月23日完成首宗“标准地”挂牌出让,试点企业已开工建设,实现净地出让和拿地即开工,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经开区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原煤开采和煤电转化,主导产业传统单一,“高、精、尖”产业发展不足,对外贸易缺乏竞争力,进出口短板明显,外向度不高,对于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工业附加值影响较大。2、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提升。经开区气、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环保及安保设施滞后,水、电、路、讯、环保等基本的设施建设进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争取难度较大,出现“企业不入驻,设施难建设,设施不建设,企业不入驻”的“死胡同”,亟待破解基础设施建设瓶颈。3、三产服务业亟待发展。经开区三产服务业发展滞后,活力不足,城镇基本要素不健全,难以满足大型投资企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公务生活、教育医疗、文娱消费、休闲康养等基本需求,现有企业职工在周边区县消费问题凸显,影响经开区经济社会高效发展。(二)改进措施1、狠抓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这是开发区的主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招大引强,聚焦高端产业、自主创新型项目和产业链发展缺失环节,加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人才招引,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提升,提高开发区产业的整体素质。2、明确发展定位,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开发区的先行规划工作,明进一步明晰各片区的发展定位,按照各片区的优势和各自的特点规划其未来的发展,进而相应地制定各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推动各片区的有序发展。同时加大融资机制创新力度,多措并举创新融资机制,破解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不足难题。3、强化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环境。针对经开区三产服务业发展薄弱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服务业政策配套,按照项目手续帮办、代办、承诺制等原则,细化工作措施,重点从项目准入、工商注册、手续办理、税收优惠等方面着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主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投资三产服务业项目,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加快三产服务业发展,尽早形成区域影响力。四、2023年工作计划(一)聚焦效率提质量,项目建设要现新速度。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理念,坚持续建项目抓复工、新建项目抓开工、建成项目抓投产的工作步伐,进一步夯实责任、细化措施,健全领导包抓、部室推进、干部主抓的项目管理机制,高标准抓好2023年11个市县重点项目推进,以项目高质量建设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二)聚焦亩均强招商,项目招引要有新招牌。突出经开区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全力推动《2022年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十条措施》在经开区落地生根,综合运用和探索专题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抱团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三)聚焦规划强引领,发展瓶颈要有新突破。立足关中城市群现代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机遇,科学规划、超前谋划,抢抓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将土地资源向开发区倾斜,为经开区发展夯实土地基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