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高新区第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六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榆林高新南区开源大道与通源路交汇处东北角 | |
法定代表人 | 张文梅 | |
开办资金 | 996.8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高新区管委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82.64万元 | 546.7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高新区第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8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党建引领,提升政治觉悟一年来,一是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支委会、支部书记、班子成员上党课、全体党员轮流上党课。一年来,书记、班子成员上党课5次,党员上党课10次,党建知识测试1次,召开支委会6次。我校先后开展了“党员教师争先锋”、“党员教师助创文”、“学习宣讲二十大”、“ 汲取延安精神力量”、“唱红歌献礼二十大”等主题党日活动。根据活动表现与自学情况,评选表彰了高新七小党员先锋岗5名,区级优秀共产党员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学校党支部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双融双促,进一步实现了以“党建强”带动“教育强”,推动了我校高质量发展。我校坚持师德师风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将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融为一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宣传、警示教育等活动,创新开展了“四比四争当”活动,依托“榆林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突出的问题,逐条查摆,建立清单、限时整改,对有偿补课、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体罚学生等16种有“负面清单”记录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二、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素养本学期我校在“德育七个一”体系基础上,立足校情,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日系列活动,如清明节开展了“云端祭祀诗祭先烈”活动;五一“劳动节”开展了以“植树添绿助省运”为主题的植树节活动以及“劳动无大小我来助把力”劳动节体验活动,其中植树活动被中华网报道;在端午节前夕,我校开展了“品味经典,诗情画意”系列活动;在“六一”来临之际开展了以“少年追梦童年增色”为主题的儿童节系列活动,在伟大祖国73华诞来临之际,举行了“喜迎二十大歌声赞中华”庆国庆合唱汇演、“推广普通话,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活动。通过与坑镇中心小学开展线上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对全校班主任进行班主任技能大赛培训、召开班主任班级卫生座谈会、组织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分享会等途径,全面提升班主任班务水平及工作技能。为了将班主任、副班主任、实习班主任老师的岗位职责落到实处,特制定了“班风班貌排头兵”班务公示栏,对每周班级的常规工作进行及时地抽查和公示,从而提升老师们的工作效能,形成了班务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针对一年级新生习惯养成,开展了“雏鹰展翅梦想起航”新生入学仪式和一年级新生养成教育考核活动。组织家长观看了线上“智慧父母”家庭教育讲座、“健康防疫,自主学习”线上讲座、“家庭安全教育”公益讲座、“安全教育”主题讲座、“科学防控近视,共筑光明未来”主题讲座、“护苗行动”大讲堂等十多类线上直播课程,通过一系列针对性培训,宣传普及科学家教的知识与方法,解决了大量的家长困惑与烦恼。同时,我校公众号开设“卓越家长”专栏,为家长提供科学正确的育儿理念和方法。线上教学期间,我校组织召开《应对疫情,优秀家长这样做》线上家长会和学生会,向家长和学生传达“四好”和“六必要”要求,并开展了云端大家访、线上教学家长满意度问卷调查、线上“卓越家长”评选等活动。三、夯实常规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今年我校继续以“减负提质”为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准线,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关键,深化学习,强化管理,更新教育理念,持续推进“课堂革命,七小尝试”。为进一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今年我校组织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新任教师亮相课、督导课、思政课、组内听评课、推门听课、同课异构、语文主题阅读展示课,并多次外请专家对市、区“教学能手”、“思政课”和“课堂创新”大赛的参赛教师进行赛前磨课活动,并全面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组织开展了思政建设系列活动。同时,本学期我校先后组织开展了读书节、英语节、数学节、科技节、诗词大会、七巧板大赛、运动会、足球赛、《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学科特色活动,并继续开设了身心素质类、人文素养类、益智游戏类、科技素养类、巧手装扮类、艺术修养类六大类共57个校本课程,各类课程及活动异彩纷呈,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校组织开展了读书节、英语节、数学节、科技节、诗词大会、七巧板大赛、运动会、足球赛、《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竞赛、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等学科特色活动,线上教学期间,还进行了“我与父母共读一本书”系列活动、“童雅学子爱阅读”系列评比活动、“书香家庭、书香少年、读诗小能手、最佳小记者、最美书房、悦读之星和阅读达人”等各类评比活动。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四有”教师一是我校继续扎实做好校本研修。坚持以学科研讨、童雅论坛、集体培训为主要研修途径,先后开展了说课培训、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培训等内容。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受益匪浅,为教师专业成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二是提升集体备课实效,将线上集体备课和学科研讨进行有效融合,教科室则定期组织检查,确保集体备课有实效。三是继续落实师徒结对帮扶。今年共计110名教师结对帮扶,通过“师徒结对——自学实践——培养指导——达标考核”的培养模式,旨在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在学期末教科室对青年教师进行“过关考核”,通过“青蓝工程”,加快新教师的成长步伐五、强化宣传引领,助推学校发展今年我校继续做好平时校园电视台录制工作,以及每学期两次的校报《初心》出版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利用广播、电子屏、公众号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溺水教育、应急疏散演练、创建文明城市、省十七运等宣传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各部门报道学校系列活动,每周上报校园动态,利用视频号进行庆六一儿童节节目展演直播、利用钉钉进行送教下乡教学研讨、线上教学、线上研讨,切实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宣传力度和学校的办学知名度,本校先进工作经验在各大网络媒体上被多次报道转发。六、强化宣传引领,助推学校发展今年继续将学校安全工作列为重中之重。重常规,重提醒,重防范,重记录,确保校园师生平安,强化校园安全力度,建立了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进一步修订了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并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并与各处室、班主任、任课老师、后勤职工、家长等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提高师生对事故的警惕性,提高师生防止事故、抵抗事故的能力。我校还利用主题讲座、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演练等途径,对学生开展了交通安全、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校园欺凌、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病等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各项举措培养了学生的安全素养,真正实现了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入行动。七、取得的主要效益高新七小的生源辐射直径10公里,在高新区教育兴区的战略下学校周边的小区入住率基本已达100%,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家长好评度与日俱增,此外,还对榆林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提供了教育和关怀,与社区合作为孤寡老人送去节日祝福和温暖,经常组织党员和队员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在学校片区内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高新七小的生源辐射直径10公里,在高新区教育兴区的战略下学校周边的小区入住率基本已达100%,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一年,学校相继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校园、“‘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全国试点单位、第四批榆林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榆林市“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编程入门课程及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首批榆林市健康学校示范校、高新区教育系统“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高新区总支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此外,我校代表队在“2022年第二届全国校园排舞网络展示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和三等奖;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开启数字童年点亮智慧教育》在榆林市第六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微电影《凌弱暴寡》在榆林市中小学生微电影创作展映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苗叶、曹原两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八、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趋于年轻化,虽然年轻教师具备热情高、肯钻研、能创新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耐力小、经验少、能力弱的问题。九、整改措施今后,不断夯实我校教师培养“文化引领、师德涵养、青蓝结对、素养提升、活动激励”五大工程,推进“四个坚持”培训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十、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2023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校将遵循“一条主线三个方面八大体系”工作模式,围绕“提质增效”这一主线,抓牢“教师、学生、家长”三个方面,实施“制度、课程、课堂、教研、作业、班级、家校、评价”八大体系,其中重点落实: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二)巩固双减成效,深化课堂改革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充分发挥“三个课堂”综合育人功能,不断优化课堂结构,课堂革命稳步推进。(三)深耕常态教研,提升教师素养立足新课标,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技艺,坚持实际调研,坚持培训学习,坚持学科研讨,坚持论坛交流,形成“四个坚持”研训新模式。(四)抓好班级管理,提高教育实效学校最重要的网格是班级,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灵魂。继续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狠抓班级常规管理,不断促进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五)优化作业管理,实现减负增效充分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优化作业管理路径,从作业管理“时间、难度、效果”方面实现“三个控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7月获得第二届全国校园排舞网络展示大赛优秀推广奖、2022.5.9获得“‘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全国试点单位、2022年7月获得陕西省“平安校园”、2022年12月获得榆林市首批“三个课堂”示范校、2022年5月获得高新区教育系统“五四”评优表彰中获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2年7月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9月获得“高新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40多项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