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服务。综合研究全省农村经济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管理等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为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咨询和对策建议;开展农村合作经济政策宣传、人才培训等工作。 | |
住所 | 西安市习武园2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亚军 | |
开办资金 | 522.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5.94万元 | 391.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我站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实施办法,紧紧围绕厅中心工作,对标省委省政府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清单,强化调查研究,深化决策咨询,优化宣传培训,圆满完成各项考核任务,现对标报告如下。一、重点责任指标完成情况(一)聚焦热点重点,做好“三农”重大问题专题研究。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实施办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解剖麻雀、蹲点调研,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一是完成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调研报告。按照省委省政府202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和厅党组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部署要求,组织相关单位及专家教授组成专题调研组,集中利用2个月时间,分别在渭南、宝鸡、榆林等4市11区县44个村组,开展粮食规模经营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总结我省粮食生产经营现状,解读典型案例,解剖分析问题,提供对策建议,形成《关于我省粮食规模经营调查与思考》报告,受到矿玲厅长“此报告有一定深度,可以为我们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有益建议”的批示肯定,为我们全站工作人员鼓舞了士气,提振了信心。二是完成陕西农民合作社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分析报告。利用我站开发的陕西农民合作社信息服务平台,采集掌握全省12个市(区)17392个合作社信息样本,深入解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类型、信用等级、带动效应、财务运营等基本情况,为促进全省农民合作社健康、快速、高效发展提供决策建议。三是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规范化调研报告。选取关中农业大市渭南、宝鸡2市,通过问卷发放、案例访谈等形式对两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规范化程度进行了深度调研,收集有效问卷711份,并以自行记账的2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开展财务信息深度分析,为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金用途,提高主体利润找寻方法思路。四是完成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分析报告。全面分析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及特征,针对三产融合不畅、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大、收入差距不小、经管人才不强、创新驱动不够等问题,提出产业结构抓特色,经营结构抓质量,就业结构抓素质,要素投入抓创新等4项合理化建议。五是完成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组织全省农经站系统开展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大调研、大评选、大宣传活动,收集整理12个市区50多个县区调研报告97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评选调研成果40余篇,形成《2022年全省农经工作大调研优秀调研成果集》,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六是完成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按照开展2021年度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评估调研的工作要求,在渭南、安康、商洛3市6县区,摸底了解扶持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发掘典型经验,凝聚发展合力。七是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督导调研报告。全面分析托管服务在质量规模、主体培育、配套支持和项目实施方面的问题短板,参考借鉴兄弟省份先进做法,因地制宜提出陕西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建议在财政奖补、示范建设、主体推进、服务领域和服务环节等方面加快推进落实,实现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二)聚焦协作配合,全面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聚焦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改革任务,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主动入位,主动衔接、主动请缨,全面做好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一是积极参与会议筹备。做好全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现场推进会组织筹备工作,协助整理资料、观摩选点、会务保障、高效服务,为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二是主动配合项目评审。做好2022年度中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方案评审工作,各区县实施方案基本实现思路模式创新、项目甄选精准、方案要素齐全,为下一步各地做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落地、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打好坚实基础。三是全力做好宣传推介。开展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培训,以集体经济财务管理、资金筹集、资产营运等内容为重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宣传宣讲30余次,印发宣传图册5000余份。同时,针对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关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宣传推广力度,围绕确权、赋权、活权,规范土地承包合同,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完善土地仲裁流程,全年完成政策咨询、信访接待、来电来访12起。(三)聚焦宣传推广,全面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水平。把宣传推广作为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抓手,创新宣传手段、优化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实效,全力宣传推广全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成效。一是用足宣传手段。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育和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培训,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场主、省级示范合作社带头人,农民合作社优秀辅导员为重点,开展主体培育和能力提升活动,持续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业务能力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截至目前,我站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聘请专家教授60余人次,开辟创新课程20堂,发放培训资料1500余份,培训学员1200余人,实地教学辐射全省56县区,达到了培训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良好效果。二是用好信息媒介。力争把“陕西农经”微信公众号打造为政策法律法规和农经信息学习的便携箱和随身宝,加大形象建设,加强信息推送。坚持每日更新、每周求新、每月创新,设置政策前沿、聚焦关注、深度思考、专家评论、地市经验等多个专栏,发表转载覆盖农村党建、农村改革、集体经济、土地承包、乡村治理等涉及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各类文章1000余篇,关注人数近5000人。三是用活服务平台。组织召开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宣传服务平台操作视频培训会,培训市县两级平台管理员451人,加强督促指导,提升工作进度。截至目前,我站打造的陕西农民合作社信息宣传服务平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7392家,收录基础数据信息近15万条,已初步形成可看、可用、可享的合作社大数据资源,农民合作社信息宣传服务平台已成为集市场交易、金融服务、信息资源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优质服务平台。(四)聚焦指导服务,提升农经系统服务管理水平。始终把加强农经队伍、健全农经体系作为夯实农经管理工作、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条底线,建机制、搭平台、聚合力,全力推进省市县镇四级农经站系统有责、有位、有人。一是召开全省农经站站长座谈会。组织各地市农经站长(中心、主任)及28个县区农经站长近百人,实地观摩、交流研讨、共同进步,提出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注重课题调查研究、重视农经体系建设、加强农经政策宣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6项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全省农经站系统业务能力。二是召开全省农经体系建设座谈会暨2021年农技推广奖表彰大会。为获得省政府表彰的47名农村土地承包确权数据应用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技术推广获奖人员表功颁奖、提振士气,为进一步加强农经体系建设,激励市县镇三级理顺职能、主动作为、争先创优。三是召开全省农经工作绩效考评视频会议。12个市(区)农经站长逐一述职,总结梳理2022年度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开展全省农经站系统工作绩效考核考评,评选出4个市级综合优秀单位、7个市级单项优秀单位、44个县级优秀单位和68名优秀个人。二、日常责任指标完成情况(一)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制度保障。一是落实好保密安全制度。二是落实好财务管理制度。三是落实好日常工作制度。四是落实好年度考核制度。(二)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素质水平。一是建立学习制度。二是建立培训制度。三、共性责任指标完成情况一是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积分管理、民主评议、谈心谈话、警示教育等制度,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让党员干部自觉把思想和职责摆进去,深入检视剖析,强化整改提升。聚焦党建工作重点,全年召开支部党员大会4次,支部委员会12次。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开展民主生活会2次,组织生活会2次。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评选推荐党代会党代表3批,研究解决“三重一大”事项5项。二是持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党建+调研+服务”活动,持续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支部多次利用在延安、旬邑、蓝田、富平等地开展工作调研和学习培训的间隙,夹缝插针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再教育活动,参观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工作动力。三是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月活动,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定期学习《廉政教育与工作动态》,组织收看正风肃纪警示教育片2部,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全面推动全年工作圆满完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