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持续进行1.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隔离点设置有关文件,对北苑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维修改造,满足了疫情防控工作需求;成立三公流调15人专班;调整消杀组成员,增加采样组、检测组人员,对全县重点人群、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隔离点人员等进行核酸采样及检测工作,满足了核酸检测、消杀及流调工作需要。2.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3738人/次。北苑隔离点共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1人,支援机场工作人员隔离5人;PCR核酸实验室共计检测标本720961。共核酸采样检测118509人次;消杀200万㎡。(二)免疫规划工作1.2022年截止12月底共出生新生儿童266人,建卡、建证140人,建卡、建证率均为100%。完成常规疫苗冷链运转12次,购进非免疫规划疫苗16种,运转新冠病毒疫苗32600剂次。2.对全县15所幼儿园和8所小学转校生进行了春季查验接种证工作,应查验儿童2416人,实查验儿童2416人,查验覆盖率为100%;需补种儿童47人,实补种人数47人;应补种针次54针次,实补种54针次。3.疫苗针对传染病及AEFI监测。麻疹发病1例,麻疹、风疹监测病例2例,腮腺炎发病8例,百日咳发病5例,其它均无病例报告,AEFI监测报告12例,报告乡镇覆盖率100%。(三)健康教育工作完成健康知识讲座11次。开展卫生主题宣传活动20次,如“世界防治麻风病日”、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通过悬挂主题横幅、放宣传资料、播放艾滋病预防知识视频、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等多种形式,截至目前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累计21种、5000余份,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6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18次,咨询活动受众人数8880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8次。(四)慢病管理工作1.全县高血压规范管理率68.89%;血压达标4031人,血压控制率66.06%;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67.84%;严重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率93.48%。面访人数427人,面访率92.83%。2.严重精神障碍工作:负责指导全县10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排查、随访、网络报告等管理工作。对已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规范管理,现累计在册460人,优先加入贫困患治疗补助政策享受100人,中央免费服药20人,地方免费服药222人,全年共筛查28人,其中确诊5人,已纳入系统管理。(五)结核病防治工作1.全县各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报告率100%。2022年确诊肺结核病人19例,登记管理19例,管理率为100%。其中结核性胸膜炎2例,阳性患者数15例,阳性检出率88.23%,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100%;病原学阳性耐药可疑者筛查,应筛查15人,实际筛查15人,耐药筛查率100%;治疗成功率:治疗患者数19人,成功治疗患者数17人,成功治疗率89.47%。(六)传染病及疫情管理工作1.传染病发病情况,截止12月31日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557例,发病率777.70/十万,其中乙类传染病例114例,发病率158.7/十万;丙类传染病443例,发病率617.7/十万。2.对全县9个卫生院、县人民医院、雷塬卫生院2022年1月至12月31日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89例,报告89例,报告率100%,及时报告89例,及时率100%。准确报告89例,准确率100%,传染病自动预警及时处理异常信息共计82次。3.高危人群干预,艾滋病截止2022年底,我县按户籍管理35例,其中艾滋病人20例,艾滋病感染者16例,按现住址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5例、艾滋病病人10例,共计15例,应管理15人,实际管理14人,管理率93%。(七)地方病防治工作1.碘缺乏病防治。根据省、市监测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关于印发宜君县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通知》【君卫发〔2022〕20号】。并按要求采集孕妇、学生盐样各315份。2.布鲁氏菌病防治监测工作:全县应完成布病监测工作任务100人,实际完成161人,检测结果发现,虎红试验阳性15人,经进一步进行血清学检测。截止目前共网报布病2例,均按规定进行了处置及规范管理与治疗。3.克山病调查工作:在全县7个病区乡镇16个病区村常住人口开展了克山病病例搜索工作。本次监测应搜索病区村16个,实际完成16个,完成率100%。通过在病区范围常住人口中开展主动搜索,未发现疑似克山病病例。4.大骨节病调查工作、麻风病防治工作5.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通过浏览“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关注疫情动态。6.2022年枯水期采有效水样391份,其中分散供水标本28个,集中供水标本363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312处,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分析有效水样46份,其中枯水期23份(合格10份、不合格13份,合格率43.48%),丰水期23份(合格8份、不合格15份,合格率34.78%)。7.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截止12月底,食源性疾病监测共监测180例,均为急性胃肠炎,无聚集性病例,一起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涉及2人,均为急性胃肠炎)。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目前《宜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已取得了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县政府配套资金承诺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概算、预算,等前期工作。二是争取县级财政8万元用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维修改造,满足了疫情防控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中心现有工作人员中,预防医学专业仅4人,检验专业人员少,预防医学及卫生学检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致使开展的检验检测项目距国家规定县级疾控实验室检测能力的要求差之甚远;二是现有业务综合楼为2003年建成,面积仅1861平方米,业务、办公用房,垃圾暂存、物资储备用房,尤其是检验用房,房屋的设置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式下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中心将通过医学类毕业生招聘及事业单位招聘等形式,为我中心配备相关专业人才;继续跟进迁建项目的相关事宜,将我中心建成符合新形势下能够开展各项疾病预防工作的单位。四、2023年度工作计划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疾控工作任务,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扎实做好免疫规划,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疫情监测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检验检测,慢性病管理等工作。(三)积极引进和培养预防医学和卫生学检验专业人才,加强疾控队伍建设。大力争取中央资金,推进宜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实施。更新检验检测设备,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四)完成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