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旅游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旅游产业提供服务保障。旅游服务网络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旅游路线开发推荐,旅游景点及相关项目的重大信息发布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延西高速铜川出口 | |
法定代表人 | 文辉 | |
开办资金 | 11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铜川市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9.51万元 | 92.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旅游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游客接待、讲解、咨询情况。通过“线上+线下”,“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途径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通过“周一模拟讲解日”,不断对口播操训练、讲解体态规范、态势语言管理等内容自查自纠,全年开展周一模拟讲解训练共计46次,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强的讲解队伍。更新完善了《溪山胜境景区》等景区讲解词,撰写完成《铜川市市情讲解词》《2022年度中心讲解词汇编》,并撰写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制作全市客运线路发车时间表和文化类资讯统计表。在节假日及5.19中国旅游日等重要节点,积极对接景区(点)相关活动资讯,通过铜川全域旅游导览及互动平台进行展示,方便游客提前规划线路,安心游玩。在中心一楼服务窗口设立“失物招领处”,方便来铜游客及市民朋友认领遗失物品,提供更加贴心的出行服务,营造温馨和谐的接待环境。2.抓严抓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成立领导小组,针对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建立工作台账,全年开展消防、防汛等各类安全大检查60余次,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测试,巩固学习成果,每日按时上报单位重要安全情况,坚决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紧盯疫情防控薄弱环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图,组织全员开展学习新冠肺炎(第九版)操作手册及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培训会。主动开放一楼北厅为延西高速路出口疫情检测点工作人员提供后勤服务保障,24小时专人值守,共同守好高速“前哨”,切实做好长期防疫准备。严格值班值守,要求值班人员必须佩戴口罩、穿防护服,交接班时相互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每日对中心楼内外进行2次全面消毒,全力做好“防输入”和“保安全”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新冠疫情防控视频培训会,按要求将重点人群信息录入至铜川市疫情防控检测平台,进行日常管理。3.设立“田亚莉非遗工作室”,“非遗+研学”打造非物质文化传承新课堂。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爱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制作非遗文化墙,展示铜川特色非遗文化。邀请全国能工巧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君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十大“三秦巧娘”、铜川工匠田亚莉老师入驻中心,设立“田亚莉非遗工作室”,签订非遗工作室入驻协议并举办田亚莉非遗工作室揭牌仪式。设立商品展示区,让广大游客更直观的了解铜川深厚的文化底蕴,感悟铜川人民的勤劳英勇、敢为人先的精神。组织策划研学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使更多的人能深入探索感受文化本源、引导人们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4.开发“游铜川”小程序。依托微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游铜川邂逅铜川遇见美丽”小程序顺利上线,全面实现咨询、订票、导览、服务、营销、宣传、游客反馈等方面为一体的互联网化、智慧化、信息化建设,从而提升游客的体验感。精心制定推广方案,丰富”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功能,线上营销策划旅游节庆活动,扩大铜川旅游影响力。5.强化日常培训。坚持开展“周三培训日”活动,结合业务需要对最新政策文件、文旅资讯、安全技能等方面进行了36期培训学习,在“以学促知”中提升自身本领,持续为干部职工知识“充电”。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中心高度重视旅游接待工作,以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作为中心的生命线。截止2022年12月11日中心共接待12122人,接听咨询电话1515通,游客接待11919人。其中咨询景区游客5375人;参观中心游客6544人。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新形势下,缺乏专业的营销策划、包装设计团队,中心讲解员、党务专员、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在知识储备量、沟通交流能力、业务技能等方面还需要邀请专业老师或联合专门机构进行进行培训、指导;二是宣传经费严重不足。线上宣传缺乏“亮点”、“爆点”,外出咨询宣传无交通工具和宣传物料,一些活动策划难以实施。三是中心位置紧邻高速路口,日常频繁接触外地来铜游客,自身安全防护责任重大,同时,承接了高速路口疫情防控检查站点的后勤服务工作,疫情防控物资消耗巨大,办公经费难以为继。四、改进措施及2023年工作计划(一)党建“新高度”带出群建“加速度”。开展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建立党建品牌管理机制,不断充实品牌内涵,丰富活动载体,提升品质和影响力。坚持以党建为核心,让党建“新高度”带出群建“加速度”,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创建水平,推动群团组织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凝聚基层党建工作强大合力。(二)积极创建2023年省级青年文明号。按照上级共青团组织和局党组的安排部署,以创建省级青年文明号为目标,带领全体青年职工,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再立新功。(三)开展“i游铜川—跟着节庆游铜川”文旅咨询活动。以旅游节庆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围绕药王山二月二古庙会(2月)、香山民俗古庙会、牡丹文化节(4月)、樱桃旅游节(5月)、避暑休闲节(7月)、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9月)、金秋旅游节(10月)、冰雪旅游节(12月)等节庆活动全年共开展不少于四次文旅咨询活动。(四)开展“美好时光,在铜川”宣传推广活动。根据四季不同景色:春季赏花、采摘;夏季避暑、露营;秋季登山、赏红叶;冬季滑雪、赏雪景。抓住热点进行线上美文、攻略、短视频推广、海报设计,线下走进景区、星级饭店、特色美食店铺进行二维码推广吸粉活动。(五)开展“非遗文化游铜川,一边学习一边玩”研学活动。深入挖掘铜川非遗文化内涵,以“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为目标,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和策划一系列融教育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研学主题活动,体现铜川本土文化元素,宣传铜川旅游资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