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畜牧兽医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畜牧兽医技术,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畜禽疾病医治、预防畜禽疫情测报畜牧业资源保护、质量监督畜牧兽医信息指导及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汉阴县东城街2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徐家俊 | |
开办资金 | 5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51万元 | 54.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阴县畜牧兽医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结合畜禽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统筹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必要防控物资和工作经费,制定防控方案,持续强化养殖、运输、屠宰、市场等环节清洗消毒和大培训、大宣传,切实提升养殖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防控能力,消除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风险隐患。县畜牧兽医中心全年召开5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会议,及时调拨发放畜禽强免病种疫苗,试点推行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圆满完成春秋两季强制免疫任务。监测(送检)重点环节样品500余份,畜禽强免病种免疫抗体水平全部达标,未检出非瘟阳性样品。列支3万元防控炭疽、布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列支10万元更新补充防控物资。截止年底,全县保持无重大动物疫情和人(畜)间布病、狂犬病发生的良好防控态势。(二)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持续压实屠宰企业主体责任。全县10镇均建立了产地检疫申报点,对养殖场户出栏畜禽严格检疫,由备案合格车辆运载,未发现隔山开证违法违规行为。截止12月底,共开具动物产地检疫证明(B证)750余份,出境检疫证明(A证)15份,检疫生猪12万余头,牛850余头,家禽22万余只。严格落实《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严厉打击“私屠乱宰”行为。5名驻场官方兽医持续强化生猪入场查验,屠宰环节监管,保障了肉品质量安全。截止12月底,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共屠宰加工30万余头生猪,无害化处理不合格肉品165头,经屠宰环节非洲猪瘟PCR核酸全覆盖检测,未发现阳性个例,开展瘦肉精批次抽检3800余头份,未发现阳性个例。(三)强化动物强制病种集中免疫和“先打后补”、推动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县镇两级及时召开了动物强制集中免疫工作安排部署会议,统一购置和配发器械,分组到镇村督促指导,树立防疫示范村,组织镇级交叉检查,抽样检测抗体水平,对抗体水平不达标的部分场户进行补免,圆满完成了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据统计,全县共防疫猪瘟、口蹄疫苗13.056万头,密度达100%;防羊小反刍兽疫1万只,防高致病性禽流感65.12只,密度达100%;防新城疫鸡65.12万只,密度达100%;防猪蓝耳病5.8万头;防牛口蹄疫苗2.78万头,防羊口蹄疫疫苗3.56万只,防狂犬病2600只,口蹄疫免疫密度均达100%,牲畜标识挂标率达93.5%左右,免疫档案建档3.18万户。(四)认真开展动物疫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县畜牧兽医中心兽医实验室在去年设备仪器补充更新基础上,结合动物防疫镇级交叉检查,现场采样650份畜禽全血,开展猪牛羊O型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羊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八病种免疫抗体检测,八病种分别检测20份血样,同时进行猪牛羊布病检测200份,未发现阳性个例。(五)畜牧业生产呈良好态势。2022年我县生猪存栏178268头,生猪出栏269335头,同比增长9%,能繁母猪存栏17197头;牛存栏28980头,牛出栏为12527头。羊存栏38985只,出栏41591只;家禽存栏108.13万只,出栏112.83万只,肉类总产量2.5863万吨。(六)加大畜牧业重大项目建设。对年初筛选实施的2个重点项目,县政府成立工作专班,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畜牧兽医中心具体负责落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在汉投资企业用地、环保及县政府配套政策落实。目前,东方希望拟在汉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集100万头生猪养殖、100万头屠宰及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养殖产业链一期项目所需5块用地,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全部调整到位,涉及占用林地的有3块用地已上报省林业厅批复完毕。该项目长窖、江河2处已于2022年12月初开工建设;100万头屠宰及冷链物流建设前期规划已完成,厂区用地进入招拍挂阶段,预计2023年元月初开工。(七)完成畜禽养殖环保治理工作。逐场逐户开展养殖场户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指导,督促养殖场户添置建设与养殖量相匹配的粪污贮存、运输设施设备,流转足量的消纳用地,将畜禽粪污用于种植用肥实施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累计排查畜禽养殖场236场次,发现问题134个,全部整改到位。今年农业农村部下达的2022年汉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正有序全速实施,项目投资总额597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800万元,企业自筹3175万元,2022年完成项目投资(国投+自筹)5375万元,2023年完成项目投资(国投)600万元。其他相关工作。统筹兼顾完成了十项常规工作。一是完成2022年度部省生猪生产和畜产品价格监测统计工作;二是完成苏陕协作溧阳“三黄鸡”援汉养殖项目工作;三是完成汉阴县浩铭养殖公司新建万头猪场选址工作和陕西世创农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建2万套父母代种鸡场选址工作;四是完成市县(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五是完成2022年度全县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兑现工作;六是完成省市防疫(飞行)检查及备案车辆监测样品送检工作;七是完成县级动物防疫实验室免疫抗体监测和官方兽医在线培训考试工作;八是完成养殖场户年度动物防疫信息化备案及录入更新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积极筹措防疫经费37万元,按期完成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防疫建档率达100%。定点屠宰场驻场检疫和各镇产地检疫,共检疫活畜及白条肉9.8万余头。(二)畜牧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在总量保持稳定的同时,生猪良种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二是圈舍建设快速推进。坚持新建与改建相结合,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规划设计到户,技术指导到户,全县项目涉及的各类规模场均进入扩繁达产达效阶段;三是加大力度培育生猪全产业链,同时,强化部门服务,狠抓疫病防控,在检疫监管、完善养殖设施和增强发展后劲上精准发力,全县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截止2022年底生猪生猪出栏269335头,同比增长9%,能繁母猪存栏17197头;牛存栏28980头,牛出栏为12527头。羊存栏38985只,出栏41591只;家禽存栏108.13万只,出栏112.83万只,肉类总产量2.5863万吨,预计畜牧业全年产值达8.5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22年,我县牧医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级兽防人员防疫报酬低,人员老化现象严重;二是中央财政防疫补助经费逐年递减,县财政资金拮据,一定程度上影响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三是生猪保险保额较低,生猪养殖风险大。改进措施:一是建议建议市、县领导积极协调工作经费,充实村级防疫队伍,提高基层防疫员报酬,增强工作积极性;二是建议提高中央财政防疫补助经费,支持动物防疫工作全面有效的开展,县政府领导加大对畜牧产业尤其是生猪产业的政策支持,加快现有招商引资项目工作进度。三是建议保险机构全面推行价格指数保险,提高保险额度,保障养殖主体利益。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采取“领导牵头抓总,工作专班集中推进”措施,加大对东方希望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建设工作力度,力争2023年一期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二)巩固提高疫病防控水平。加快推进“无疫区”建设工作,试点申报创建阳晨金硕无疫区,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措施,全面推行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圆满完成春秋两季强制免疫任务。(三)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全面完成2022年度及2023年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所涉42家养殖企业(场)和1家有机肥厂建设内容,确保项目年底前一次性验收通过,同时加强畜禽粪污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关键环节先进技术推广。强化县、镇、村三级联动日常巡查,督促规模养殖企业(场)粪污处理设施保持正常运行。确保当年新建养殖场全部按规定同步配建治污配套设施。(四)培育壮大屠宰加工产业。重点扶持陕西汉仓公司屠宰加工企业在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产业基地未建成投产前,加快基地建设进度,依托现生猪屠宰厂稳产保供,积极参与健康富硒肉产销对接,走出去抢占高端市场。力争新基地2023年底前投产运营,早日做大做强。(五)严格加强产品安全监管。提高畜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普(抽)检频率和覆盖面,屠宰环节年度抽检不少于2000批次,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8%,深入开展养殖环节“瘦肉精”等违禁品专项整治,提高监测频率和覆盖面,年度抽检不少于4000头份,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8%。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