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星元小学

榆林市星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1-16 10:18
单位名称 榆林市星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榆阳区榆阳西沙常乐路东34号
法定代表人 慕彩芳
开办资金 747.3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7.8万元 1368.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星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校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突出党建引领,积极参与抗疫行动一方面持续加强党建引领作风,持续加强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支部基地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另一方面,在疫情等突发事件面前,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积极参与一线抗疫工作,我校五名教师参与了教体系统志愿抗疫活动。同时学校有近30多名教师长期参与所住社区疫情管控工作。(二)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有序开展线上教学本学期先后经历了两次线上教学,教务处能全面部署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及时启动线上教学预案,开设了线上课程,同时合理安排眼保健操、升旗仪式、班队会,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内容。在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线上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停课不停学、减时不减质”。(三)落实招生政策,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招生管理,认真开展入户调查,确保适龄儿童的户籍与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相统一;适龄儿童、少年的户籍与实际居住地相统一。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缀学报告制度、辍学劝返制度,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建立适龄儿童档案,保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严格均衡编班,确保每个班在教师配备、学生编制上都达到均衡。实行座位轮换制度,定期前后、左右轮换,同时适当照顾视力差的学生。与教师签订责任书,坚决杜绝教师有偿补课,杜绝变相强迫学生参加家教补习班,杜绝教师体罚学生。(四)突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力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培训活动,组织教师撰写、交流学习心得,确保让教师学有所得、所悟、所思,并能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二是继教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发挥其育人功能。被指导的青年教师经常听指导老师的课,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指导老师也能严格要求被指导青年教师,给出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同时认真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教研、课改和课题申报等工作。三是加强业务能力指导。秋季开学后,对各学科新任教师进行了了解性听课活动,并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选送6名教师参加区级教学能手比赛,最终三名教师荣获区级教学能手称号。组织开展了第一届教师解题能力竞赛。(五)以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大力践行德育十字方针近年来,持续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并把该项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设计、创新、实践。3月8日至9日,榆林市星元小学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学雷锋”系列活动之“爱为宝”废旧纺织品捐赠活动,并荣获榆阳区“爱为宝”废旧纺织品回收项目先进集体。9月19日,组织开展“共创文明城,同做文明人”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师生志愿者走进常乐路社区积极开展特色服务:宣讲党规党纪、政府扶贫资助政策,慰问退休老党员,关爱空巢老人,帮助残疾人做心里疏导,清洁公交车站牌、公用垃圾桶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星元人的志愿者精神。(六)加强中心校互动,促进教育共同发展根据教育共同体方案,每年定期开展系列活动。一是加强学校管理交流。定期组织校委成员、骨干教师到芹河就学校管理、业务管理、作业教案等进行检查指导,帮助成员校提升管理水平。4月份,举行了2022年语数学科“同课异构”暨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讲赛活动,6月份又举办了思政教师“大练兵”活动。秋季学期筹划了二年级语数学科“同课异构”大讲赛,但因疫情影响未能开展。二是定期组织双方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体验学习,增进两校学生的友谊。三是除了日常业务交流外,在节日活动期间,双方均参加对方举办的活动,进一步增进双方教师感情。(七)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校园师生安全开展警校共建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举行了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防恐防暴安全应急演练、冬季防火疏散演练、预防煤气中毒及急救演练活动。加强“三防”建设,坚持开展“四位一体”护学岗,协助保安维持上学和放学秩序。加强安全检查整治工作,学期内进行了三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并对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积极开展校园欺凌检查,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与公安、执法、食药监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排查整改。(八)扎实开展各类创建工作,促进校园和谐文明持续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照创建标准将责任落实到人,对校园环境进行维修升级,对所有展板进行更新,多次组织师生和家长普及创文知识,在市区创建办及安徽创文专家的多次考查指导中受到好评。积极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工作。经常性督促相关责任人对照标准开展活动,及时收集、编辑材料,定期在省文明网上传稿件。前三季度网络得分为满分,第四季度稿件已上传待评分。(九)扎实落实“十事实办”,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为了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生幸福指数,学校对教代会提案和各班学生征集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对急需解决、有条件解决的十项事件进行了落实。一是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建成了无塔上水房,增加了供水压力,解决了卫生间因冲水压力小而导致的冲不尽、异味大的问题。二是对教学楼新建了不锈钢防护架,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学生活动安全,杜绝意外事故发生。三是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对校园无线网进行了改造升级,提升了无线网的速度和稳定性,确保校内网络全覆盖。对部分办公室老旧电脑进行了集中更换,为开展信息2.0提升工程提供了保障。四是新购置了希沃白板电脑数台,对部分教室旧白板进行更换,提升了信息化教学体验。五是购买了网上阅卷配套设备和软件,极大提升了教师的阅卷效率。六是购置了一批桌凳,对老旧课桌凳进行了更换,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七是对校医和部分公益岗人员进行培训,使学校可以自主开展每周一次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八是更换了食堂厨师,饭菜质量明显提升,职工满意度大幅提升。九是积极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功能,向省妇联申请项目,购置了一批无人机及配套编程课程,后期拟开设无人机编程社团。十是积极推进新建综合楼工程进度,加强工程监督,确保工程按期安全竣工。新楼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同时建全标准化部室,中午为教师提供休息的集体宿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学校先后“爱为宝废旧纺织品回收项目先进集体”、“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苏丽丽、贺姣、张承媛三位老师获区级教学能手称号,苏丽丽副校长荣获“榆林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曹婉菁老师荣获“榆林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靳丽娜老师荣获区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张梦宇老师在榆阳区创新课堂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张源远老师在榆阳区第五届教职工才艺大赛中荣获美术素描二等奖,谢春梅老师荣获区级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李海燕老师所代的班级荣获榆阳区优秀少先队动感中队。多名学生在省市区级比赛中获奖。三、存在的问题团队执行力不够,导致部分工作进展缓慢;党员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创新意识不强,管理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教学业务检查不够规范,部分教师在备课、批改作业、教研活动上有所松懈;部分教师财产管理意识和节约意识淡薄,领取的教学设备或教具不能如数上交,学校水电费及维修费持续增长;钉钉打卡有所松懈,请假不及时,导致无法预先安课。四、2023年主要工作思路一是严规范,抓执行。2023年春季学期,新任校长将尽快熟悉学校工作,学校的各项制度、办法暂时按原有执行,但必须执行到位。在用人方面,严格实行民主推荐,领导考察,让能者上,坚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对想进步有想法的青年教师,学校愿意给教师提前锻炼的机会,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二是铸师德,强作风。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讲师德、遵规范、重品行、严师风的良好风尚。坚决杜绝教师有偿补课、收受礼品礼金、体罚学生、违规买学习资料、酒驾赌博等违规违纪行为,全力维护教师队伍良好形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注意言行举止,注意与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尽量避免家长误会而出现网络问政。三是重学习,促成长。随时在教师群推送优秀文章供教师学习交流,传播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并逐步渗透到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中。为进一步加强宣传,拟在各年级、各学科组选拔人员,成立传媒组,加大对外信息宣传力度,同时对教师本人也是一种成长和能力提升。四是谋新局,再启航。在充分征求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完善、出台一些制度办法,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学校东边的综合大楼现已建成,2023年春季,学校将加快整体规划布置,加快室内装修进度,争取在春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在2023年秋季学期全面投入使用。同时,将对旧楼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几处卫生间,重新布置短缺部室,为教师提供午间临时休息室。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榆林市“爱为宝废旧纺织品回收项目先进集体”榆阳区教体系统“平安校园”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