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靖边县> 靖边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靖边县文化馆靖边县书画研究院)

靖边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靖边县文化馆靖边县书画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2-07-27 17:09
单位名称 靖边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靖边县文化馆靖边县书画研究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宣传交流,艺术研究;文艺活动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文化期刊编辑;文艺演出中心服务。
住所 靖边县人民路2号1402室
法定代表人 刘昊
开办资金 1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靖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8.59万元 315.67万元
网上名称 靖边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以及文旅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围绕“扎实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坚守底线思维,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付的各项任务。一、主要业务活动1、群众文化服务提质增效。2021年以来我中心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免费开放、非遗进校园工作,同时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累计人数达10余万人次。春节期间,我中心联合县书法协会开展了“迎新春、送春联、赠百福”活动,以书写春联、条幅和剪窗花的形式累计向群众赠送春联15000多幅,剪纸6500幅,福字5000余张。举办线上春晚系列活动八期,通过抖音、快手账号推广,供广大群众随时可以感受春节的氛围,举办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培训2期,开设合唱、国画、油画、琵琶、民舞、爵士、书法、瑜伽、剪纸、柳编、声乐等10余个成人、少儿培训课程,累计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次。同时举办辛丑上巳节书法雅集活动“全国百名书法家书‘靖边诗词’献礼建党100周年邀请展暨靖边县第二届职工书法绘画展”、靖边各界人士画院迎新年美术作品展,组织各类包括“风雅听我说”书法艺术等各种公益性讲座,积极组织中心人员外出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开办了周五剧场,承接县级会议22场次,建成数字文化长廊,与此同时成功举办“塞上秋色水彩靖边”写生作品展,第四届“寻梦统万、写意靖边”全国油画名家写生作品展,出版文化艺术杂志《无定河》季刊四期,持续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文化馆评审定级工作已通过了国家验收,被评为国家级三级文化馆。2、非遗保护传承有序推动。加大非遗利用展示力度,举办了“献礼建党百年传承多彩非遗”靖边县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纪念品1万余份,开展了独具特色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非遗展示厅全面开放,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首次组织成人、少儿非遗项目公益培训,6月省级非遗项目霸王鞭完成央视《向上之路》栏目录制,完成靖边跑驴、靖边信天游、靖边剪纸等11项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委派非遗传承人参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安康市举办的“乡村振兴非遗先行”陕西省非遗实践提升班,组织靖边剪纸艺人李凤英等10名传承人参加榆林市文化馆主办的“学党史庆百年”榆林市百名剪纸传承人主题创作活动,完成“靖边剪纸”陕西省第二批扶贫就业工坊申报工作和甘沟旅游推广月活动启动仪式非遗系列展演工作。同时完成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调研工作,陕北文化实验生态保护区验收工作。3、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深化。一是结合全县干部作风整顿,结合中心工作实际,开展了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重点查处“吃空饷”、请销假制度执行不严格、不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等问题。全面加强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深入查找干部职工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不担责等问题,全面解剖分析、切实整改落实、强化警示教育,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二是提高工作质效。定员、定岗、定责,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质效的提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组织全体党员学党史,开展重温党史忆初心,锤炼党性践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每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提高党性修养。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公共文化事业,它具有一般行业的特点,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它的职能是承担政府公共文化事业、繁荣群众文化。它通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社会审美教育,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文化馆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它既是党的宣传思想阵地,又是先进文化的基本载体。同时,其文化产品又具有商品的属性。如何正确把握它的双重属性,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摆在我们文化馆人面前的现实问题。作为公益性,首先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并努力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社会效益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没有经济效益,文化产品的生产也难以发展。经济效益的优劣,证明消费者对其文化产品的认可程度。经济效益越大,认可度越高,接受者越众,社会效益也就越充分。其实,优秀的文化产品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的统一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追求两个效益的最大化,是我们文化馆人必须努力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是党和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坚持公益性,发挥社会效益是其基本特征。它的作用往往体现在对人的素质的提高,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等方面。要评价文化活动的社会效益,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要考虑它是否对社会产生了正面的影响,看它是否是科学的健康的。其次,要考虑它的社会效益发挥的程度。那些富有新意、寓教于乐,在较长的时期内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起单纯娱乐性质的群众活动显然会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再次,要考虑它的覆盖面,而不能局限在一定的文化圈子里。长期以来,资金不足影响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制约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政策不配套,难以落实,影响了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如国家规定的“文化事业建设费”政策,应主要用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馆虽然是国办的文化事业单位,国家拨款是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要更好的搞好群众文化活动,使文化馆的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就需要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努力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提高经济效益。三、存在的不足与改善措施今年我中心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有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干部职工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不够精细、标准不高等问题。2022年我们将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在巩固和加强2021年工作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各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服务质量。四、2022年工作计划1、继续实施“两馆”免费开放工作。2、继续做好文化惠民演出工作。3、做好各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4、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5、办好第五届“寻梦统万、写意靖边”油画写生活动。6、继续组织参加陕西省、市、县各级群众文化培训活动,加强对我县群众、非遗传承人和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7、做好《无定河》的出版8、承接办好县级各类会议。9、做好文化对外交流10、继续完成县委、政府及文旅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