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7-14 18:21
单位名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西安高新区提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服务。区内社会保险管理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的拟定·区内社会保险资格的审定,社会保险费的基数核定、征缴及管理·区内基金财政专户的管理·区内开办险种待遇的审核·区内各项保险的统计工作
住所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A座610室
法定代表人 毕林
开办资金 418.17万元
经济来源 举办单位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4.35万元 73.07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事项,没有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核定的事业法人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单位执行章程情况我中心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始终保持砥砺前行的实干作风、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和人民立场的公仆情怀,凭着一股韧劲,忠诚履职,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把管业务和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管廉政相结合,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意义,开展“我为全运添抹绿”、“巾帼心向党,共筑人社梦”等主题党日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我为群众办实事”。加强理论学习、制度建设、服务群众等各个方面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召开部门例会,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严格执行基金收支两条线,确保财务收支严谨、规范。严格执行各项社保基金管理制度和风控管理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开展的业务活动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聚焦“办事流程最简、办理时限最短、服务体验最优”的经办目标,着力为全市1/5参保人群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先行先试,实现了多个“全省首创”和“全市最优”。(一)实现“人社大通办”服务新模式。按照“窗口之外无事项、即办业务现场办结、转办业务一次受理”的要求,实现了社保、医保、居保、人才就业、档案托管等202项业务“人社大通办”。建立了“场内一窗通办、场外辅导帮办、简单业务自助办、下沉业务就近办”的多维联动服务模式。日均接待群众700余人,年均窗口受理20万件,群众好评率达99.9%。(二)搭建“一体两翼”信息化平台。推进“互联网+人社”,构建以核心系统为主体,高新社保网厅和手机智能终端为“两翼”,搭建“一体两翼”社保信息化服务平台。发挥全险种集成优势,自主开发涵盖11大功能、61个模块的“高新社保网厅系统”,建立“集三个经办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网上办事大厅,企业单次登录即可实现全险种业务办理,年均网上办理量达68万件。同时,将高频业务链接至高新人社微信公众号,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建立“三级经办”服务体系。以高新区政务大厅、街区服务站、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为依托,将社保业务同质化下沉至各基层站点,构建“1+8+12”(1厅、8站、12中心)的三级经办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按照“同事项、同流程、同标准”的同质化服务体系,实现“群众办事不出镇(街)、企业办事不出园(区)”,企业群众年均就近办事2万余件。(四)业务经办跑出“高新加速度”。把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经办资源整合,全方位提升经办服务效能。在中省市打包办事项基础上,新纳入46项人社业务和5个服务场景。同时梳理形成了179项事项的“提速办”事项清单,121项业务通过一窗通办窗口实现了“即办”,33项业务在省市提速的基础上平均再提速63%,跑出了高新加速度。(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围绕制度全覆盖,政策有倾斜、报销更便捷要求,重点紧盯脱贫监测户、贫困边缘户、重大疾病返贫户“三类人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三、社会效益高新区参保企业达2.8万余户,参保人数达120万余人,职工养老保险资格认证7825人、认证率100%,其中通过陕西养老保险APP认证7789人、占99.54%。强化基金风险防控,全年“两定机构”检查率100%,引入17名社会监督员参与医保基金监管工作,全年共追缴医保基金69.61万元,社保基金58.88万元,终止服务协议机构14家,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多措并举推广“陕西养老保险APP”、医保电子凭证,累计51万参保群众激活医保电子凭证,陕西养老保险APP激活率超40%。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全区脱贫户等特殊群体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范畴,累计为8297人次农村困难群体、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保费144.43万元。为全区6.19万人次提供一站式结算服务,医保总额补偿27690.51万元。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措施尽管2021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建设进度还需加快,灵活就业新业态参保扩面力度还需加强。2022年中心将围绕党工委管委会总体部署,以打造服务最优为目标,继续在提升营商环境上下功夫。(一)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灵活就业、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为对象,开展专项扩面行动。同时,拓展参保缴费渠道,优化参保缴费流程,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网上办、掌上办新路径。(二)完善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持续优化“一窗通办”服务模式,以人社大通办服务模式为抓手,在物理整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化学融合,将更多服务事项融入“打包办”服务事项,加快推进业务提速办理。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信息化平台建设,针对养老、医保系统切换的情况,持续优化网厅建设,加快掌厅开发进度,结合业务风险防控新要求,同步修订业务经办标准,完善信息系统权限分配。(三)加速构建“全域通办”服务体系,以受理口径统一、审核口径统一、答复口径统一的“三个统一”和服务模式不变、所需资料不变、经办速度不变的“三个不变”为目标,加快业务下沉力度,持续拓展下沉事项,探索人社医保业务“社银合作”新方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绩效情况:无2.受奖惩情况:2021年12月被人社部评为“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3.涉及诉讼情况:涉及3件诉讼,均胜诉4.社会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