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7-11 11:46
单位名称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预防保障。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和措施的拟定·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综合防治·卫生监测检验及技术服务·预防医学研究、预防保健服务和技术咨询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599号
法定代表人 陈保忠
开办资金 10608.4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868.34万元 43890.15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从业人数  2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中心2021年实有在编人员252名。按照西安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定的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做到了年初有科学合理的计划,项目工作有方案、措施,年终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及时科学规范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疫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通过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具体开展业务活动(一)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队伍管理制度》的规定和《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完善了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规范应急工作有序进行,促进物资节约集约利用,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有效处置,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电子通讯设备进行充放电等养护。(二)应急演练和专业培训为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处置能力,根据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安排,参与《2021年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脚本》、《2021年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脚本》、《西安市保障十四运和残特奥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脚本》、《西安市2021年旅游景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四个演练的方案和脚本编撰工作,中心领导和相关同志也参与了应急演练。(三)传染性疾病防控1.新冠肺炎、流感、手足口、布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2021年承担全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流调、采样、检测和消毒等工作。防控常态化以来,承担境外输入病例的流调、核酸抗体检测等工作;在全国局部地区发生暴发疫情后,市疾控中心承担着大量环境、高危特殊人群的检测任务。2.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对西安市每一例出血热网报病例进行核实、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关注大中专院校学生、建筑工地等病例,督促区县疾控对发病较多学校等重点场所进行督导,持续推动防控措施落实。加强疫苗接种和宣传教育,开展免疫血清学评价。3.艾滋病防控。继续开展艾滋病、梅毒的监测工作,并对高危行为进行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及抗病毒治疗,积极推进医务人员关爱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依托“一对一”关爱工作提高全市随访服务质量。3.结核病防控。继续深入推进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着重在结核病防治规划管理、病人发现、治疗、管理、培训、督导、监测、健教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了结核病定点医院、疾控中心和基层卫生机构的防治职责,提高了实施质量。(四)免疫规划工作西安市常规免疫报告质量稳定,以区级为单位报告完整性高。2021年,我中心进行了开展麻疹疫情风险评估工作,对全市AEFI进行了监测和报告,并开展了AFP病例监测,且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指标和省级指标要求。2021年我市无本地流脑报告病例,同时,中心对乙肝进行了监测,并开展了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工作。2021年无流腮聚集性疫情发生。(五)非传染性疾病防控1.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及管理。2021年我市继续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监测工作,对死因及产品伤害进行监测,并开展了慢病扶贫工作。2.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阶段行动。扎实巩固示范区创建成果。按照国家和省级要求,在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完成了4个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21年动态管理年度报表的填写和上报工作。稳步完成示范区复审工作。按照《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管理办法》要求,认真指导雁塔区和碑林区分别完成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区复审工作。(六)地方病防治1.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碘盐监测:全市共监测16个区(县)77个乡(镇或街办)的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同时,中心对甲肿及尿碘进行了监测,各区(县)均已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2.大骨节病及麻风病。新增现症患者所有个案调查表和病区村村级基本信息表全部按时录入《陕西省地方病防治信息管理平台》。积极开展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救治及健康管理工作,完善医保政策,推动救治工作有序开展。2021年对全市4个病区县(区)102个行政村7-12岁全部儿童开展临床检查,监测率100%,未发现阳性病例。全市上报的治愈者疑似复发病例,通过对其病史的回顾和追踪、现场皮肤和神经功能检查,在市区(县)两级麻风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协调和努力及陕西省商洛疗养院的协助下,最终被排除麻风病复发。(七)公共卫生工作1.学校卫生。中心开展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对中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症状监测开展网络直报。编制《2021年学校卫生相关法律文件汇编》,邀请国家级专家参与全市基层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学校卫生标准普及培训。针对近视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政策梳理、文献查询、具体案例,编写完成《西安市校医近视防控工作手册》,帮助校医落实国家政策。2.放射卫生、职业卫生和卫生监测。(1)放射卫生,2021年参加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开展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质量控制比对工作。基本完成省市下达的国家2021年项目。(2)职业卫生,制定西安市2021年西安市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的预工作方案并下发实施;召开区、县卫健局、疾控、监督职业卫生科会议,布置2021年的工作;制定西安市重点职业病防治项目资金使用方案;完成了国家对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盲样考核;开展了西安市所有医疗机构呼吸科门诊和住院病人无责任主体农民工临床尘肺患者的筛查工作,已完成市级二级以上医院的筛查,各区县正在筛查中。(3)卫生监测,2021年我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稳步推进,在全市13个项目区县及西咸新区、高新区均开展了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开展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与防护项目。(八)信息化建设通过中心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科普宣传知识,接受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采访,在西安晚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等市级媒体刊载有关报道。利用各类媒体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新冠疫苗接种知识、生物安全法、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周、十四运、残特奥会等宣传工作。二、取得效益2021年,在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心集中力量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并出色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的其他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省、市相关上级部门的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结核病卫生行政部门未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定点医院重视不足,结防工作薄弱:结核病门诊工作人员少,稳定性不足;结核病实验室工作水平低;疾控中心未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基层卫生机构对患者的健康管理不到位。(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配置有限、人员流动性大、工作量大等情况,目前很难规范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指标,慢病患者的管理质量有待提高,并且死因调查数据质量不高。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没有专项经费,一些省部级医院对肿瘤登记报告工作配合不好导致数据收集困难。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影响着死因调查工作的正常进行,无名尸和重卡现象严重。(三)学校卫生学生常见病监测工作未实现信息化,纸质问卷调查易出现漏填、错填、逻辑错误等问题,数据录入耗费时间、人力,效率低。常见病检测结果不能及时有效反馈给家长,严重降低了监测数据在“三早”干预中的实用价值。学龄前儿童局部用氟项目进展受限。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网上直报工作经费短缺。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颁标准《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技术指南》(WS/T772-2020)相比,监测内容尚不完善。系统统计分析、未上报查询、零报告等功能不完善,系统查询统计速度慢,手机网报故障频发,用户体验差。学校漏报现象普遍。目前因无经费支持,软件公司配合度差,系统处于半瘫痪状态。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积极应对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二)结合健康扶贫及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抓好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及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三)扎扎实实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五)稳步推进学校卫生各项工作。(六)继续加强科研管理工作。以科研强中心,促进中心科研水平快速提升,带动疾病防控工作更快发展。(七)加快推进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址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