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武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编纂《武功县志》及《武功年鉴》工作,指导各专业志编纂工作 | |
住所 | 武功县普集镇人民路 | |
法定代表人 | 伊唐波 | |
开办资金 | 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武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15万元 | 10.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武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情况:一、开拓创新、全面完成各项业务工作。(一)精益求精,持续做好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工作。围绕“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努力打造精品年鉴”目标,对年鉴实施品牌管理,调整改版编纂格式,使之更具史料性、可读性、指导性。年初,出台编纂大纲,实施改版、提质、扩容措施。建立组稿工作机制,由专人负责,从源头上提高年鉴供稿质量。年鉴框架结构有所调整,彩页和条目编写收录年度内社会发展中的“大”“特”“要”“新”等事件,增强信息留存。年鉴初稿已报送三秦出版社审阅完成二审;同时联系西安地图出版社、咸阳市自然资源局等多家单位,完成2021年武功县行政区划图和地形图的编制工作。全鉴设九编,含43个类目。《武功年鉴》2021卷预计12月底出版发行。(二)凝心聚力,编辑地情资料丛书。2021年初,为了更好地展示武功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近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沧桑巨变,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热情,结合县域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遗存,我办从春节后开始编纂大型图志《武功影像》一书,全书设十二章,收录武功历史和当代照片1800余帧,配图文字4.3万字,从不同层面,全景式地反映了武功独有的人文特色和自然风光,展示武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民生等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是一部研究武功发展历程的百科全书,填补了武功县没有图志的历史空白。8月中旬已出版发行,并赠阅各单位及群众500多套。《武功影像》为武功的发展服务,成为武功对外交流的新名片。(三)精心组织,撰写红色故事《吴德印》。我办策划专人撰写红色故事《吴德印》,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吴德印》以历史印记、红色烽火等事迹来展示武功地区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创建和发展武功地区的党、团组织的艰辛历程。6月底已出版发行,全县党员干部争相传阅,成为了解我县党史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四)挖掘资源,整理出版《武功文化集萃》。了解本土文化、深挖文化底蕴、热爱造福桑梓已成为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地方志丰富的资料资源,成为挖掘民族渊源、研究风土人情、传承优秀文化、研究编写地情历史的有力载体。年初,积极筹划整理出版《武功文化集萃》,此书主要收录历史人文、文物古迹、古镇村名、民间传说等内容。已完成20万字初稿,预计12月份可出版发行。(五)积极筹划,扎实推进镇村志启动工作。一是认真学习咸政函【2021】58号和咸方志办发【2021】12号文件精神,起草《武功县镇村志工程实施方案》。同时购买相关镇村志编纂书籍,组织全办同志深入学习,进一步锤炼大家指导编纂镇村志业务能力。二是历时3个月编写《镇村及部门行业志编纂指南》一书,为开展全县镇村志编纂工作奠定了业务基础。三是及时和8个镇(办)的主要领导联系并深入镇及相关名村就村镇志编修工作进行了调研。四是县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村镇志编修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县地方志办公室印发《关于武功县村镇志编修工作的指导意见》,并随文给各镇下发《镇村及部门行业志编纂指南》。目前,各镇(办)已上报编修村志名单。目前普集街办已完成了街办志目录设计,全面进入编纂阶段。(六)抓早动快,认真做好上级业务工作。统筹安排,高质量完成市地方志系统各项工作任务。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咸阳年鉴》(武功县部分)的编纂任务。二是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市方志办开展的“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咸阳故事”“讲好咸阳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演讲和征文活动。三是认真完成其他各项工作任务。5月重点安排完成《丝绸之路话咸阳》(武功部分)编纂供稿任务,共计3万余字,已上报采用。(七)有力推进,做好“走进武功”栏目及日常信息报送工作。围绕县情实际,将不断完善栏目框架,丰富内容信息,全面反映武功人文特事、地情资源。创新页面设计,加强日常维护。确保每周及时更新“走进武功”栏目内容,让读者在第一时间能查阅到本县新的地情信息资料,为县域经济建设、引进人才提供便利和协助。另外截止三季度我县上报市办信息数量综合评分位列全市第二名,信息报送质量和数量都进一步提高。(八)拓展领域,全方位扩大社会认知。树立志藏于民,志为民用的理念。今年以来,我办积极开展志鉴“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活动。为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赠送《武功年鉴》(2020卷)400余册,全县所有单位发放《武功年鉴》(2020卷)130余册,给三元科技产业园和13家驻园企业、绿野中学、孔雀小学,档案馆分别送去新编志书、年鉴和《武功影像》等志鉴书籍300余册。为了更好服务人群,给县图书馆赠书一二轮《武功县志》《武功年鉴》(2009-2020卷)、明康海《武功县志》、清康熙《武功县志》、雍正《武功县志》、嘉庆《武功县续志》、光绪《续武功县志》《民国志稿薄》《苏惠璇玑图诗解》、清光绪《武功县乡土志》影印本等5类200余册志书。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普及武功历史文化知识,让地方志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时为咨询者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据统计今年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志鉴及地情丛书1500余册,接待各类咨询、提供志鉴资料查阅80多人次,提供影印资料100份,照片120余张。与全国四十多个县市进行志书交流,累计邮寄志鉴200余册,进一步扩大地方志受众面和影响力。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公开出版印刷《武功年鉴》(2021卷);(二)编排整理出版《吴德印》、《武功文化集萃》、大型图志《武功影像》;(三)完成《陕西经济年鉴》(2021年武功县部分)和《咸阳年鉴》(2021年武功县部分)的彩图和文字编纂工作;(四)全面启动镇村志工作。三、存在问题(一)修志队伍业务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二)县志工作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才能更好的为武功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四、整改措施:(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修志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二)开拓进取,积极创新。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完成《武功年鉴》(2022卷)公开出版发行。2、指导村志、镇志和部门志的编写和终审等工作。3、继续做好《咸阳年鉴》(武功部分)的资料上报工作。4、收集整理后稷、李世民、苏武、游师雄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非遗文化史料。5、继续做好省委宣传部、省志办联合举办的“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陕西故事”活动,积极参与,讲好武功故事。6、继续开展“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户)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武功、宣传武功,为发展武功经济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