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 2022-06-01 09:25
单位名称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技术应用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农业类、林业类、水利水电类、建筑类、信息技术类、经济类、管理类学科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科学研究、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及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渭惠路24号
法定代表人 王周锁
开办资金 100213.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7112.1万元 46629.07万元
网上名称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从业人数  10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之年,是全校师生团结抗疫、攻坚克难的一年,更是学校追赶超越、奋进向前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推进“双高”“提质培优”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大学的发展框架初步构建。现从七个方面总结如下。一、坚持师生为本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共抗疫情面对形势严峻的西安疫情,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要求,按照疫情防控“制度规范化、责任网格化、措施精准化、运行专班化、防护常态化、服务亲情化”六化原则,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应急方案、实施校园封闭、加强学生管理、充足物资储备、落实三级24小时值班值守、加大宣传教育、开展全校园消杀、全员核酸和疫苗接种,确保校园稳定安全和师生生命健康。二、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驰而不息加强党建工作一是庆祝建党百年,汲取丰富学养。广大师生以歌咏比赛、《共产党宣言》话剧等多种形式喜迎党的百年华诞,充分展现了同心向党的时代风貌。二是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迅速掀起“七一”重要讲话、六中全会和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等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聚焦师生急难愁盼,完成耕读文化馆等十件实事。三是夯实党建责任,推动工作落实。胜利召开第二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校党委班子;召开党建巡察整改推进会、党建工作督查,压实从严治党责任。四是建强基层堡垒,增强组织执行力。规范二级单位议事决策规则等组织生活制度,举办总支书记沙龙,落实党政交叉任职、支部书记双带头100%全覆盖等组织建设要求。五是党建“双创”、“一院一品”有效提升。完成“双带头人”工作室和五星级支部创建评估验收,我校动物医学党支部荣获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党建+X”贯穿“正禾”育人工程,形成了系列品牌。六是加强组织工作,优化干部队伍。修订《处科级干部年度考核管理办法》等,健全干部日常调整、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管理等常态化机制。七是强化舆论宣传,讲好杨职故事。登上央视《焦点访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省媒体平台。八是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廉政警示和纪律作风教育,完成年度巡察整改工作任务,推动豆村农场等疑难问题处置。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三、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启动实施“正禾”育人工程,耕读教育、十大节庆、24节气等10个项目、60项支撑活动全面铺开。“正禾”育人特色品牌获水利院校德育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二是立德树人,思政先行。制定了《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在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中,获省级标兵1名,教学能手1名。获评国家级思政课程和团队2个。三是大力弘扬“后稷文化”。获教育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称号,陕西高校共青团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四是构建了“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持续推进劳动教育,入选陕西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225余名志愿者服务十四运会、杨凌农高会等,13个团队参与暑期“三下乡”,获全国优秀个人、省级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五是技能大赛与双创大赛取得突破。高水平承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国赛。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获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奖数量和层次位居全国第八、全省首位。代表陕西获全国乡村振兴技能大赛铜奖1项(陕西唯一),“挑战杯”获全省高职唯一特等奖。六是管理育人。完成各类资助评选2.1万人次,5200万元,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良性循环。七是招生就业。录取新生7000人,毕业生6023人,去向落实率95.2%;专升本上线911人,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省高职唯一)和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聚焦“双高”和“提质培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双高”和“提质培优”全面推进。以两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学校顺利通过全国水利优质院校及专业评审验收,优秀等次。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60强。二是申办本科加快推进。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和8个工作专班,通过现场评估纳入省高校“十四五”规划并报送教育部。三是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坚持“德技并修、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构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41433”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框架成型实施。四是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校主持国家职业教育“食品营养与检测”资源库验收通过,11位专家入选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现代学徒制改革11个专业群全覆盖。1+X证书试点达到86个,专业覆盖率80%。五是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启动杨职金课,1门课程获教育部专项立项;2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园林艺术》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六是教材建设提质增效。《园林规划设计》和《细胞培养技术》2本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3本教材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目录。七是产教融合持续深化。区校融合科创中心、两个院士工作室加快推进,建成现代牧业学院等14个产业(企业)学院;获评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突出贡献奖。八是教学管理优化创新。建立多样的课程考核评价体,加快学分置换实施,407人通过学分置换及认定达到毕业要求。案例入选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教育教学”案例,学校被评为2021年省级教学管理先进集体。九是图书资源不断丰富。全年上架图书8526种,3.7万册,周末、节假日不闭馆,全年累计入馆人数5.2万余人次。典型案例获教育部全国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二等奖。五、主动作为、协同推进,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一是乡村振兴再启新程。学校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开展“百名教授进百村”乡村振兴大调研。形成的《教授进村技术上门百团下乡支农问诊》获全国职业院校优秀案例。成立陕西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研究院等“2院5中心”,获省“双百工程”、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先进集体。二是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赵瑜“武农981、988”两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全年项目经费创历史最高,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6项,获评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三是产学研基地成果丰硕。24个产学研基地共推广小麦、无花果等推广效益7.4亿元。动物疫病检测工程中心获批陕西省高校工程中心,彬州基地获批陕西省县域试验示范站。四是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全年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51.71万人天;新建定边乡村振兴学院等11个教育培训基地;“培训+”模式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六、开放办学,构建对外合作新格局一是加快推进海外分校建设步伐。融入“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先后成立了几内亚水利工程学院、古利斯坦国立大学现代农业学院和乌兹别克斯坦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二是持续做好国际学生培养和专业课程国际化建设。录取17人国际学生,完成39名国际学生教学任务。与长安大学签订了国际学生“3+2”联合培养协议。完成与荷兰朗蒂斯教育集团的第二轮“现代农业技术”课程线上培训任务,学校当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联盟分盟副理事单位等。七、多元创新强治理,服务能力和管理效能明显提升一是“十四五”规划实现开门红。学校“十四五”规划和8个专项规划印发实施,提出了“12468”发展战略。促进学校规划与省、杨凌示范区规划衔接融合、同步发展。二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或修订各类制度33项,增设调整7个机构。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工作和三级帮扶等制度。三是师资和管理队伍持续加强——园林技术团队入选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全国涉农职业院校大赛一等奖。——启动师德师风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光荣从教30年表彰。改革人事管理体系,完成83名专技人员职称评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暑期锻炼,学校荣获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百强校。四是基础建设有序推进。新校区获上级部门批复立项,陆续启动工程设计等工作。全年大型修缮项目13项,三校区家属院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基本竣工。五是财务资产管理提质增效。扩大二级单位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2021年财政拨款总收入3.48亿元,完成预算支出3.47亿元。完成了2021年度投资项目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统计联网上报工作,畅通资产报废渠道。六是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优化升级OA办公系统,完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学校“健康打卡”系统,,获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样板校称号。七是后勤保障服务到位。稳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荣获陕西省节水型高校;校医院全年诊疗患者4028人次,各类教学业务用车600趟次,安全行车里程8万公里。八是招标采购持续规范。完善流程,简化审批,规范合同文本、加强信息公开,全面完成全年各项招标任务179项。九是安保人武工作稳中向好。开展“平安校园”评估认定,发放了宣传手册14000本,2021年学校应征入伍463人,作为全省唯一高校两次在全省征兵讲评会上作经验介绍。十事群团工作有声有色。召开三届五次双代会,组织系列教职工活动,赵瑜老师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举办首届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智慧团建”居全省前列。一年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关怀指导下,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作风,群策群力、奋发进取,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大学建设目标持续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学校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建设单位(2021.5)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1.10)学校获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称号(2022.1)学校获2021年度全国品牌影响力高职院校称号(2021.12)学校获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2021.12)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