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网络信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城域网建设及网络数据传输、网络运营和IP、域名的分配管理;教育资源库建设、管理及信息网络平台数据库维护;教育信息网管理及采集、编辑、播发教育相关信息;教育信息技术普及推广、培训和远程教育等。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教育局办公楼6层 | |
法定代表人 | 梁学清 | |
开办资金 | 9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7万元 | 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抓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担当责任,筑牢初心使命中心党支部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在学习强国上学、在微信公众号上学等方式进行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召开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情景剧等形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4次,集体组织学习党史学习教育3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次,专题民主生活1次,红色革命电影3次、情景剧1次,新媒体宣传学习党史学习活动200余次。党支部坚守政治纪律,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活动,组织开展网络答题、知识测试和学习座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抓好网络安全保障和防护,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管控,提升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能力中心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印发《延安市教育系统网评员队伍建设方案》、召开网络安全专题会议、举办“坚持教育正能量”“网络安全宣传周”等一系列活动,及时对局属各单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进行排查、通报、整改,充分发挥网络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把握网络舆情演化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各类教育意识形态问题,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确保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三)抓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各县(市、区)、市直学校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今年全市新建设校园网4个、计算机教室30个、“班班通”教室193个、校园电视台3个、智慧教室13个、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73个、创客实验室3个,新增计算机2000余台。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市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平台、县(市、区)教育信息平台13个、校园网292个、计算机教室520个、“班班通”教室6890余个、录播教室149个、校园电视台100个、智慧教室151个、远程同步互动教室87个、创客教室69个,拥有计算机53700余台,所有学校通过光纤接入县区教育信息平台,100%的中小学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2.全市积极开展“智慧校园”示范创建活动,推荐延安新区申报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延安市实验中学等4所学校申报省级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3.制定印发《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建设指南(试行)》,全面实施“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即“三个课堂”建设应用工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子长等5个县(市、区)和延安实验小学等4所市直学校完成建设,建成“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73间,其余县区正在规划建设中。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或成效1.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市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平台、县(市、区)教育信息平台13个、校园网292个、计算机教室520个、“班班通”教室6890余个、录播教室149个、校园电视台100个、智慧教室151个、远程同步互动教室87个、创客教室69个,拥有计算机53700余台,所有学校通过光纤接入县区教育信息平台,100%的中小学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2.子长市、延安实验小学等4县(市)和4所市直学校均已完成“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建设,建成“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73间,其余县区正在规划建设中。3.延安实验小学等21所学校被授予“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4.组织申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四五”规划课题2个、第四届陕西省基础教育创新型资源建设课题32个、希望工程“比翼行动”教育信息化公益项目课题11个。5.延安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厅评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延安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荣获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延安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被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评为2021年陕西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优秀组织”。三、存在问题一是中心党员数量过少,导致部分党务活动无法开展;二是各县(市、区)教育信息化专项投资相对较少,教育信息化与先进地市间尚有一定差距;三是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没有与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深入共享;四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相对滞后,教育现代化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还需进一步强化;五是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仍需加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教育厅《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和2022年中、省、市有关教育信息化工作安排,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全面加强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一是广泛开展“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创客实验室”建设和“智慧校园”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二是完善本地特色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三是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智慧教育、创客实践和“优课”“微课”“智慧课堂”“爱挑战”等培训应用和大赛活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不断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四是加强农村薄弱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常态化开展远程同步互动教学和“陕西教育扶智平台”“陕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台”应用活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五是持续做好教育系统政务公开、信息宣传和舆论舆情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六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控,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