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略阳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略阳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略阳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26 11:34
单位名称 略阳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略阳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导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负责县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开展农业产业化调研,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数据库;负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和运行监测工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审查、上报和检查验收工作。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采集分析与发布,农业数据库维护。推广农村能源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住所 略阳县中学路脱贫攻坚指挥部三楼
法定代表人 罗云鹏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12万元 13.43万元
网上名称 略阳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3月16日办理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登记,单位名称由原略阳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变更为略阳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为指导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负责县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开展农业产业化调研,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数据库;负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和运行监测工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审查、上报和检查验收工作;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采集分析与发布,农业数据库维护;推广农村能源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建全机制,全面构架推进体系。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和农业农村局长任副组长,发改、科技、林业、乡村振兴、财政、经贸等2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业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组,专门负责对全县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组织协调,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通知》《关于推动脱贫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明确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年度目标任务的通知》等一系列产业振兴指导性文件,压实各成员单位及镇(街道)农业产业化(产业振兴)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对全县产业振兴工作的科学指导。同时成立产业帮扶工作联镇指导组,强化日常指导服务、督导检查,确保产业振兴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了实处。(二)兴产业,统筹夯实富民基础。坚持将绿色食药作为首位产业,按照“一县三品、一品一链”产业发展思路,编制了《略阳县“一县三品、一品一链”产业基地布局规划》《“十四五”一县一业(食品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绿色循环发展规划》,以略阳乌鸡、杜仲、天麻等食药同源产品为重点,打造百亿绿色食药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壮大略阳乌鸡、天麻、杜仲三大产业,做强做精食用菌、蚕桑、中蜂等特色产业项目,坚持周汇总、月通报、季点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各类特色产业扩规增效。全年新发展中药材3万亩,养殖略阳乌鸡251万只,饲养生猪12.6万头,中蜂5.6箱(桶)、食用菌2612.9万袋、蔬菜5.2万亩,新栽桑园2648亩。全县有中长线产业脱贫户8846户,户均产业门类1-2个。(三)强支撑,健全机制防返贫。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制定《产业脱贫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工作方案》,对有劳动力,且有发展意愿的监测对象,持续落实农业技术培训指导、主体(村集体)带动、产品销售、小额信贷等帮扶措施,促其持续稳定增收。为全县95个脱贫村配备了产业发展指导员,开展产业技术培训指导服务235场次、累计培训7856人次;2021年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新增投放2222户次、贷款10010.45万元,贴息共计253.35万元,截止10月底我县逾期率0.23%;认定扶贫产品供应商46家,扶贫产品152个,全县通过认定的扶贫产品累计销售7691.95万元;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933.13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62.8万元;积极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印发《2021年略阳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投保农户涉及全县17个镇办152个村(社区)19892户,实现了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全覆盖,保险机构已累计赔付175万元,有效地降低了农户因灾情、疫情等造成的重大产业损失风险。(四)育龙头,延链强链补短板。重点围绕中药材、略阳乌鸡、食用菌、蚕桑、中蜂等特色产业发展,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和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项目。全年入库产业类项目38个,总投资19445.74万元,计划实施产业类项目七大类21个,整合财政资金10823万元,将5000余户脱贫户融入产业链实现稳定增收。积极推进“6331”工程,持续开展“两对接一规划”,略阳乌鸡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中蜂产业园、蚕桑产业园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启动了百亿元绿色食品医药产业园区建设,集研发、展销、科普、仓储为一体的“华夏天麻城”“七通一平”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已建设河堤831米,回填土方10万立方米,平整场地80亩,完成投资1.2亿元。全年新发展县级以上龙头企业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65家,全县累计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06个、认定家庭农场223家。建成略阳乌鸡、天麻、杜仲、黄精、林麝5个研究院,推出7个系列38个新产品,力争将略阳打造成绿色食药农科城。(五)激活力,规范管理增收益。制定印发《关于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指导意见的通知》,组织召开了全县17个镇(街道)分管领导、30个实施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了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项目推进工作。指导各镇(街道)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换届变更登记工作,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运行情况统计调查工作,全面摸清了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情况。(六)突出舆论导向,创新信息宣传工作。全力开展农业信息宣传,利用网站和微信,宣传介绍基层一线亮点工作、先进措施、成功经验和工作动态。在政务信息工作方面,加大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力度,拓展信息服务功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严格按照网信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定期更新信息公开栏目。1-10月,向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网站发布信息20篇,县级网站采用30篇,市级农业信息网站采用信息10篇,略阳农业发布870余篇,略阳农业发布关注用户达2000余人。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通过一年来的业务工作,构建了“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平台+专业园区+乡村基地”的产业体系,形成行政主导、科技支撑、群众嵌入、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格局。统筹使用涉农整合资金1500万元,支持30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自营或与经营主体入股合作等实施2021年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打造一村一品,示范带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全县1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收益1509.86万元,其中:经营管理收益1111.46万元、光伏分配398.4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达114个。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特色产业培育较为缓慢。受地理条件制约,全县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特色产业质量效益不高;2.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原材料销售收入仍占较大比重,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且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创市场联农户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3.农业产业项目投资大、资金回收慢,自然、市场风险等不可控因素制约多。(二)改进措施:1.建立稳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增长机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园区、龙头企业扶持的优惠措施;2.对传统农业进行数字化提升改造,提高农业数字化程度,激励电商平台扩大品牌效应,提高互联网销售渠道,探索订单农业、合作农业、提升农业效率与产品质量;3.持续加强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及重大项目储备、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实施工作,增强农业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产业帮扶长效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落实扶持政策,重点做大做强乌鸡、中药材产业,持续抓好食用菌、蚕桑、中蜂等基地建设,稳步扩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建设;(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运行,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指导,督促村集体实施好产业发展项目,逐步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三)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补齐短板,打造品牌,建立健全利益联结长效机制,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