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滨区学生资助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针、政策;负责汉滨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初审工作,协助经办银行联系、催收贷款;负责汉滨区学前、义教、普高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教育资助政策和学生诚信教育宣传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 |
住所 | 汉滨区五星街127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何先斌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滨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86万元 | 9.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二、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学生资助工作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性强、影响力大、关注度高,为广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和学生资助政策,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各学校均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宣传资助政策。一是印发《汉滨区学生资助政策明白卡》、《致初中毕业学生一封信》、《致高中毕业学生一封信》等对学生进行宣传资助政策。二是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钉钉群、微信群、qq群等向家长及社会宣传资助政策;三是通过家访等形式“面对面”、“一对一”地对学生及家长开证政策宣传解读;四是资助资金发放后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学生家长,并由家长签字确认、回收告知书存根留档备查。五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励志教育.2.严格规范资助程序,落实精准资助。一是规范贫困学生认定程序,确保精准识别。各学校均严格按照《安康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安教体发[2020]100号)规定的程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贫困认定。开学初学校通过发放《资助政策告知书》及班会、固定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提前向学生(或监护人)告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事项;学生(或监护人)自愿如实填写《申请表》,并向所在学校提出认定申请。学校认定小组根据学生(或监护人)提交的《申请表》,结合学生提交的证明材料或“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下发建档立卡学生信息以及区资助中心从扶贫、民政、残联部门获取全区建档立卡家庭、低保家庭(含特困人员)、残疾学生信息进行核实。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经公示无异议后建立贫困生档案库。二是规范资助对象确定程序,确保精准资助。资助中心下达指标后,各学校对纳入贫困学生档案库中的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通过班级民主评议,经学校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资助对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学生等重点资助对象做到了资助全覆盖三是规范资金管理,确保精准发放。各学校、幼儿园对于资助款项均建立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在资金到账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银行打卡的形式将资金全额兑现到位。无套取、挤占、滞留、挪用资金的情况。3.全面应用学生资助系统。及时维护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并开展了全国资助系统学前、义教、普高、中职资助子系统和陕西省精准资助系统操作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资助管理工作水平。4.加强资助工作督导检查。经常深入学校开展资助工作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了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有序、扎实有效。5月中旬至6月初,我们对全区各学段学校(幼儿园)进行了学生资助工作专项检查。检查通过查阅资助档案、与学生、家长座谈、电话回访受助学生家长等方式,从资助政策宣传、资助制度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程序、资助档案、资金管理、系统应用培训七个方面,全面检查各类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了反馈和指导,并要求学校(幼儿园)限期进行整改。5.抓实本息回收工作。今年我区本息回收任务3610人,金额5046973.35元。面对巨大的回收任务,我们抓早动快,提前谋划,采取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包抓镇(办),利用电话、QQ、微信、邮件等形式,提前通知贷款学生和家长按时还款、清息。针对一些难催收的贷款,采取重点走访,多方联动,多措并举进行催收。6.配合完成各项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完成了开学检查、校园安全大排查、扫黑除恶、目标责任考核、控辍保学、期末检查等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共发放各级各类资助资金27902187.5元,惠及学生56417人次。其中,2021年全年发放学前贫困幼儿助学金9609人次,落实资金3565875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33467人次,落实资金11737062.5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8371人次,落实资金8877250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959人次,落实资金2119800元。全年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6218人,金额52224723元。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学校在资助过程中评审不严谨、公示不规范,导致资料错误较多;档案整理不规范,资料未能按学期分年度整理归档。二是有的学校全国资助系统和省精准资助系统维护不及时、不规范。系统账号名称没有及时更新,全国资助系统受助学生录入不完整、资助金额填报错误、资助金额与资助项目错位;省精准资助系统建档立卡学生核对不精准、非寄宿生核对为寄宿生,导致全国和省系统比对出建档立卡学生未正常受助。三是资助育人工作未能持久开展。对学生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未抓好做实、未充分挖掘资助育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资助育人水平有待提升。四是贷款学生毕业时未能及时在系统中更新个人及家庭联系方式,无法联系学生及家长,年度本息回收工作难度较大。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督导检查,规范资助工作程序。二是开展系统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系统应用水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励志教育,挖掘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四是多方联动,多方式多途径开展本息回收工作催收。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对各类资助数据的精细化管理。2、扎实落实从学前到大学的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应享尽享,不漏一人”。3、继续开展好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保证贫困家庭政策知晓率达100%。4、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检查与考核,确保政策落实规范不走样。5、加强资助中心内部建设,强化管理,夯实责任,提升效率。6、加强资助工作宣传力度。注意收集工作中好的案例、经验、做法,形成宣传报道,向各级媒体推送,不断扩大我区学生资助工作的影响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