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新动能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制定园区管理规定、园区项目申报、采购;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务。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影剧院2号楼一单元18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杨志强 | |
开办资金 | 15.3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安塞区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4.93万元 | 70.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新动能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下,新动能园区办立足“市区一体,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围绕“一园一基地三板块”的产业布局思路(一园即新动能产业园,一基地即将延能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成为热、电、汽的能源供应基地,三板块即先进制造、文创商贸、科技教育板块),以建设产业发展新高地为目标,全体人员团结奋进,务实创新,扎扎实实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主要工作特点及成效当前,园区刚刚起步建设,框架初具雏形,各项生产建设条件正在陆续完善,我们坚持一手抓招商,一手抓落地的理念,两手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力求园区尽快发展起来。1.全面加强项目服务保障。一是坚持“保姆式”服务理念,积极协调延能热电联产项目在征地拆迁、场地平整中遇到的困难,主动牵头帮助办理立项核准、规划审批、环评初审、热网报告等基础手续,目前已挂牌出让土地717亩,平整土地134亩,接通水、电、气管网,完成施工项目部用房70间;二是全力完善园区南片区一期路网工程,目前路面硬化、路灯安装、管网配套、树木栽植工作已完成,正在完善相关手续,即将着手竣工验收工作2.精准对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园区办广泛推介对接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与陕西七杰科技(已落地)、中通快递集团、上海喆畅科技网络有限公司、中建七局、陕西悟空云计算、陕西西俄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签订安塞新经济企业招商服务项目协议)、深圳裕安金控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新动能特色商业街区及住宅区开发项目协议)、中链物联网集团(西安)有限公司(签订安塞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协议)、泉州丰业集团有限公司、维瓦特食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浙江东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延安新润泰汽车商贸有限公司(签订新动能产业园区汽贸城建设项目协议)、中国建筑等四十余家企业对接洽谈,效果显著。3.主动出击做好招才引智工作。积极开展企业对接活动,先后对接了深圳裕安金控、杭州光影写科技、北大方正、中国网库、上海立达等公司,就商贸综合体、人工智能、电商产业园、职业技术学校就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进行交流洽谈。4、积极对接发展注册地经济。由于受园区目前无标准厂房、无项目孵化器及创业园的限制,我们注重发展注册地经济,经过广泛对接洽谈,目前已招商引进延安新润泰汽车商贸有限公司、延安华荣复星科技有限公司、延安山道梁原生态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延安惠农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安塞松柏合汽车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延安仕辰工贸有限公司、延安市安塞区鑫丰洋工贸有限公司、陕西七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二、存在主要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做到水、电、路、气、暖、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园区发展力量薄弱,无办公场所、无标准厂房可供企业入驻,企业落地进驻困难重重。2.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少。由于目前招商引资政策不够完善,加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签约率不高,项目落地不多,实质性落地的只有延能投资建设的热电联产项目,且推进不快。3.园区建设资金短缺。由于未完成园区开发公司的资产整合,园区发展资金短缺,特别是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虽已向上级部门申请债券资金(国家级)解决投资,但由于申请周期长,协调难度大,还未有实质性的落实。4.项目包装论证不到位。受经费制约,园区项目普遍存在前期论证不充分、发展定位不精确等问题,致使可推介的高质量项目少,引领性、带动性不强,对投资商的吸引力不够。三、整改措施暨2022年工作计划1.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通过与太平洋建设、中建、中铁建等企业联系,完善园区路网建设,配套好水、电、气、暖、通讯等要素,使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创造企业落地所需的基本条件,提升承载项目能力;二是基于无厂房招商的窘境,急需启动众创孵化中心和标准厂房建设,满足轻资产企业入驻需求;三是实施“区中园”战略,计划打造“汽贸产业园”、“先进制造业产业园”两个专业小园区,招引汽车4S店、车辆检测线、报废车辆拆解、新能源汽车交易中心等汽车相关项目、3D打印等精工制造项目。2.狠抓招商引资力度。将招商引资作为园区的“生命线”工程,立足区域实际,聘请专家学者,围绕先进制造、文创商贸、职业教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谋划包装一批创利税、能就业的精品性产业项目,按照招大引强思路,重点对接央企、省属国企以及知名国内外民营企业,全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3.狠抓产业项目落地。围绕汽车产业,积极对接蔚来汽车城等公司,并协助延安新润泰汽车商贸有限公司和安塞松柏合汽贸有限公司落地建设;围绕教育产业,对接上海立达、西安腾龙等院校,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并谋划建设延安体育训练基地,承接赛事,承担训练;围绕制造产业,对接江苏格尔顿传动公司、山西嘉斯特新能源材料公司,发展传动配件、石墨烯涂料等项目。4.狠抓开发公司融资力度。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利用中、省、市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和区财政投入相结合(对接科技、工信、商务、发改等部门),搞好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二是充分发挥新动能投资开发公司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对接省内金融部门进行融资搞建设;三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通过打包资产、财务并表等方式,壮大园区开发公司综合实力,创建2A及以上级别公司,提升融资能力。并通过与延安高新区开发公司、延安新区开发公司加强合作,提升新动能投资开发公司融资实力,发挥公司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