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组织实施全市人口、经济、农业等大型普查调查和全市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及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统计、新兴产业调查、全市限额以下服务业统计调查。开展各种大型普查、调查数据处理,对各项统计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 | |
住所 |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1503室 | |
法定代表人 | 冯军利 | |
开办资金 | 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统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8万元 | 4.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统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一)织密统计监测网络。坚持经济领域全覆盖、分级分类抓落实,以三个区、平原县为重点区域,持续关注能源化工、钛及钛合金、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及5000万以上重大项目,形成了“领导包联县区、科室负责本领域、专业人员抓好本行业”的立体统计监测体系,建立了3个责任清单,有效破解了统计精准监测上的“难点”。召开部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利用第四次经济普查成果完善了基本单位名录库,对710户一套表调查单位进行了审批,进一步拓展了统计监测网络的覆盖面。(二)强化统计调查分析。推行“双日报、周研判、旬分析、月预警”统计监测模式,组建11个稳增长专业学习组,将大数据、智慧宝鸡平台引入宏观经济发展统计分析,打通了统计与信息化融合的“堵点”,有效发挥了统计“数库”和“智库”作用。提高统计调查分析的频次和密度,全年共开展统计调查70多次,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和送阅件180余篇,及时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各县区复工复产指导组科学决策、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全年累计发布各类统计信息1641篇,省网采用226篇,国家网采用15篇,向市委、市政府专网报送信息493篇,《宝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我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聚焦发展积极探索宝鸡局开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等文章被《中国信息报》刊载,统计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提升统计预警效能。严格落实月度预报、进度分析、模拟预警、信息共享、网报期间日汇总报告、重点领域分类监测等六项制度,进一步强化月度、季度、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先行指标的统计监测。创新统计调查方式,向调查对象推送微信小程序和二维码,开展网上调查,提高了统计调查效率。加强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周期性监测,健全限上社零指标预测预警制度和服务业监测预警制度,建立十亿元以上项目、市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零进度项目等四项常态化监测机制,形成四本专项台账,实行动态销号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能。积极参与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数据资料审核,为市营商办提供详实的统计数据资料。(四)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全市“一四五十”发展战略、工业强市“1459”工程开展深度分析,组织开展“六个引领开新局、服务基层办实事”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开展统计调查100多次,撰写统计快报88篇、分析报告27篇,累计发布各类统计信息1013篇,省网采用184篇,国家网采用13篇。举办“赓续红色血脉·奋进统计未来”第十二届统计开放日活动,编制完成《“十三五”时期宝鸡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建党10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统计服务资料,按时发布2020年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编印《2020年统计手册》《数据宝鸡2020》及每月《宝鸡经济运行监测》,通过文件、内外网、政务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相关统计数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为市委、市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提供各类统计数据资料、统计咨询服务200多次;通过门户网站、电话咨询、现场办理、“12345”平台等多种形式,为企业、个人提供统计数据查询近300多次。(五)以国家统计督察为契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办法》《规定》,对全市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梳理,对标对表,举一反三,抓好国家统计执法反馈问题整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进一步夯实了全市统计工作基础。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标准和统计报表制度,严肃开展数据质量评估,进一步完善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修订《宝鸡市部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工作协作机制,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全市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工作,形成统计数据质量协作机制。严格执行《宝鸡市一套表调查单位管理办法》,县区对申报入库企业实地核查率达100%,市级抽查率达60%,切实把好一套表单位入库源头关。严格执行GDP发布和核算流程,做到核算数据真实准确、规范统一、公开透明,全市生产总值与各县区生产总值汇总数基本衔接。结合联企帮扶活动,“一对一”开展统计业务培训,指导调查对象严格执行统计方法制度、规范填报统计数据、确保了源头数据质量。(六)积极拓展非公企业统计服务领域。紧紧扭住非公核算评估、非公统计监测、非公企业发展监测等重点工作,加强非公经济发展分析、非公党建团建服务等统计服务,全面提升非公统计服务水平。制定《宝鸡市非公经济增加值数据质量评估办法》、《非公经济统计质量管理办法》。选取有代表性的155家非公企业作为调研对象,组织开展非公企业发展现状调研,并撰写形成《2020年宝鸡市非公经济稳步恢复》、《宝鸡非公企业经营总体平稳,研发创新力度加大》等分析报告。将非公季度数据编入经济运行监测,及时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提供非公统计数据,为考核办提供考核依据;结合非公统计基础数据,为工信局、统战部等部门提供了民营经济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有效拓展非公统计服务领域。4月份召开非公统计业务培训会,对全市各县区及11个开发区统计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联合市工信局,对我市非公重点监测企业开展业务培训,有效增强统计意识,从源头保证非公统计数据质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和开展各项统计调查工作,调查中心向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大量详实的统计数据服务,开展统计调查70多次,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和送阅件180余篇,全年累计发布各类统计信息1641篇,省网采用226篇,国家网采用15篇,向市委、市政府专网报送信息493篇,《宝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我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聚焦发展积极探索宝鸡局开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等文章被《中国信息报》刊载提升了统计公信力,满足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统计信息需求,统计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统计调查制度方法还需改进;二是调查对象配合程度还不够高;三是服务能力还需加强。(二)改进措施:一是紧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变化,不断跟进统计调查,利用大数据等新媒体改进调查方法,提升统计调查质量;二是加强被调查单位的统计宣传和培训,提升依法统计意识,减少基层统计工作负担,提高统计数据的精准度;三是统筹运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部门行政记录、大数据等开展统计分析研判,提高统计效能,为党委政府提供服务。四、2022年工作计划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紧扣统计现代化改革,强化调查、分析、监督三大职能,实施数库智库、质量提升、依法治统、信息共享、基础建设五大工程,为巩固拓展“六稳、六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宝鸡新时代追赶超越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一是实施数库智库工程,推进统计调查制度现代化。按照全市“一四五十”战略,围绕“六稳”“六保”开展监测分析,强化月度、季度、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和先行指标的统计监测,丰富调查分析报告形式,推进统计调查方式方法现代化,不断提升统计“数库”、“智库”服务水平。二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推进统计管理体制现代化。完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规范面向基层的统计调查项目。三是实施信息共享工程,推进统计数据服务现代化。推进大数据在价格、人口、服务业、贸经、住户等统计调查中的应用,不断丰富数据发布内容,帮助社会公众正确理解使用统计数据,更好满足公众多样化统计信息需求。四是实施基础建设工程,推进基层统计工作现代化。推进县镇两级统计规范化建设,充实县区、开发区统计工作力量,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规范统计业务工作流程,完善基础设施台账,全方位提升基层统计工作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