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救灾物资储运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省、市救灾物资、设备的储备管理、调运、维护和保养,捐赠救灾物资接收和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采购各类救灾物资,指导县区救灾物资储备管理。 | |
住所 |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李家崖陈仓公安分局东隔壁 | |
法定代表人 | 张少军 | |
开办资金 | 2726.0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33.39万元 | 2484.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1年3月18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冯天录变更为张少军。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宝鸡市应急管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立足本职,扎实做好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1.完善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定了《物资入库前消杀制度》、《物资调拨应急预案》、《物资入库管理制度》、《疫情防控应急生活类物资保障预案》等制度措施,提高了应急救灾物资调运能力、提升了物资管理水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应急救灾需要发挥了及时有效的保障作用。2.加强日常物资管理。储备物资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做足做实一个“备”字,工作中抓好“三常”,即平常、日常、经常。一是对库存的救灾物资实行封闭式管理,专库、专区存放,专人负责。分管领导每周定期检查物资储备库两次,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主要对仓库内屋顶是否漏雨,门窗是否渗水,库房外是否有积水,库区排水是否顺畅等,发现问题立即整治。二是春、秋两季每天对库存物资进行通风除尘,并根据温湿度进行除湿;制作防老鼠挡板,避免被、服等物资遭受鼠类毁咬;堆高叉车、重型叉车等机械设备摆放整齐,并定期进行维修保养,聘请专业维修技师对汽油发电机进行保养,使每台发电机都处于应急状态,确保机械设备零故障。三是做好省、市、县调拨应急救灾物资以及社会募捐救灾物资的接收管理工作。四是毫不放松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把各类风险防范的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严格对入库前物资进行消杀,加强救灾物资防控管理,有效保证调拨物资安全发放。3.锻造过硬应急队伍。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本领高强、能力全面、反应迅速的精兵队伍。通过全员学习设备理论知识,加深理解设备运行原理,熟记性能参数,熟练操作流程,叉车驾驶及使用、如何快速搭建帐篷、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参加“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轮训网上专题”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努力打造一支能本领过硬,勇于担当的专业化应急队伍。(二)、做好应急值守,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救灾物资工作1.疫情防控措施得力。一是加强领导,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及时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支委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从思想上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开展疫情防控持久战的打算和各项准备。二是加大宣传,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利用微信群把当前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到每名干部职工当中,确保每名干部职工“应接尽接”。三是严格落实消杀制度,保证调拨物资安全。邀请陈仓区疾控中心对调拨我市的4996件救灾物资进行了入库前集中消杀,坚决杜绝了疫情传播途径。截止目前,累计发布各类信息80余条。2.夯实党建引领工作。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发挥作用,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预案》,教育全体干部职工科学认识、积极预防、从容应对疫情的同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以最昂扬的斗志、最扎实的工作、最过硬的作风投入到应急物资发放一线,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光。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全体党员视疫情如命令,以防控为己任,积极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于9月27日晚,接到市局向眉县紧急调令后,在人员少,时间短的情况下,及时成立以党员为5人的装运小分队,仅用30分钟,就将1100条棉被、棉褥子、棉被各550条全部装车,圆满完成任务,全力冲锋在全市疫情防控物资发放第一线。3.稳步做好党建精神文明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思想觉悟教育,提升了干部职工自身素质,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3月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培训会,制定并实施年度集中学习教育计划,党史学习教育经验被陕西应急管理厅网站、《宝鸡通讯》、宝鸡市应急管理局网站等媒体发表、刊登、转载。全年共进行30余次专题学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截止12月底,储存各类物资73272件(个)。共接收调拨、采购物资45934件,其中接收中央库物资4996件,公开招标采购应急救灾物资40935件。发放各类物资21604件,其中向眉县、岐山、陇县等县区发放应对秋淋灾害物资6750余件,发放冬春救助物资14854件。向陇县、麟游、眉县、渭滨区等县区和单位发放疫情防控生活类保障物资5115件。在抗击疫情期间,累计发放各类抗疫应急救灾物资5115件(个)。其中棉帐篷320顶,单帐篷783顶,棉被1400床,棉衣裤400套,棉大衣1760件,竹板床252张,应急灯200个。开展冬春救助物资发放,把冬春救助物资发放工作当作“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平台,全体工作人员放弃双休日,集体加班发放棉被7200床、棉衣裤6400件,确保全市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加强消防安全和防盗工作,确保物资储存安全。定期组织开展全体工作人员消防培训及实战演练,锻炼了面对突发灾情的强大心理,增强了应急处突的能力。资金争取快速到位。完成省、市50万元财政资金争取任务,改善了办公环境,更换了25个高清监控红外线摄像头和60余个消防灭火器材等,增强了单位安保消防保障能力。物资管理创新有为。紧张有序完成了790万元市本级备灾点物资和冬春救助物资采购工作,丰富了全市应急救灾物资的种类,增强了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依规集中处置了2054顶废旧单、棉帐篷,处置资金10.28万元,已按规定全额上缴财政,做到收支两条线。整理了3500余件久置未动的物资,增扩仓库面积近800㎡,为市本级备灾点应急物资和冬春救助物资顺利入库、分类摆放提供了宽敞的空间。同15家大型超市、运输公司、劳务公司签订了《应急救灾物资供应协议》、《应急救灾物资运输协议》、《应急救灾物资装卸搬运协议》,提升了应急救灾物资储运管理能力与水平。聘请专业消杀团队在仓库内外放置了30个环保型灭鼠装置,开展库区内外鼠害歼灭战行动,有效防止了鼠类等有害生物对应急救灾物资的毁咬、排泄物污染等危害,实现了“保生态、护物资”的鼠害防控目标,确保了应急救灾物资的安全和有效供给。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了商业财产综合保险合同,对库存所有应急救灾物资、办公楼和物资维修车间进行财产保险,6月份赴全市十二个县区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调研,摸清了各县区应急救灾物资底数,指导县区开展备灾点物资招标采购工作,加快了全市应急救灾物资采购工作进程。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生产设备处置问题。2019年单位加工生产职能取消后,购置的无纺布生产设备处于关机闲置状态。2.救灾仓库建设问题。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预算4000万元,该项目已报市发改委备案,并已申报列入《宝鸡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但项目实施仍需首先开通周边道路,接通自来水、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后方能开工建设。3.编制专项预算问题。目前我市市本级尚未形成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专项机制,市级财政未列支救灾物资预算目录。4.智能化网络管理欠缺。仓库物资调配目前属于半自动化形式,没有同网络智能化管理同步。(二)改进措施1.对原有闲置的生产设备进一步拟进行评估、拍卖,并将拍卖残值上缴国库收支两条线。2.每年编制预算不少于100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采购应急救灾物资,会同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明确采购目录,公平公正透明开展好应急救灾物资采购工作,不断使全市应急救灾物资种类得到增加,数量得到补充。3.增加新型设备,实施物资信息网络化管理,对职工开展智能化、网络化物资管理培训教育,提升物资管理科技含量。4.向市政府递交规划道路维修报告已被批示,2022年将改善基础设施,相关部门修好周边道路及附属的自来水,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夯实主责主业。1.计划投资30万元建成应急救灾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物资入库、出库、发放、回收等环节条码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2.开展应急救灾物资保障技术大练兵活动。以熟悉应急救灾物资性能为基础,提高堆高等车辆驾驶与运用、帐篷搭建、发电机组启动技能操作为目标,通过举办实战演练检验过硬本领。3.计划同省应急救援航空护林中心、中国铁路、大型物流、食品(饮用水)生产企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确保灾害发生后物资供应充足。4.争取72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采购移动式电源、简易厕所、棉帐篷等应急救灾物资,加快补齐补足关键品类物资短板,更好防范和提升我市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能力与水平。(二)完善基础设施。1.计划投入30万元对消防喷淋系统、仓库屋顶等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2.计划投入50万元购置微型消防和物资保障车各一辆,提高灭火应急救援保障能力,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送达到受灾地区。3.计划投入15万元对物资清洗室、晾晒场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功能齐全的应急救灾物资管理基地。(三)推进项目建设。1.计划投入4000万元启动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2.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规划审批等事宜,积极做好中央预算内资金申报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四)提升品牌创建。1.推进省级精神文明、青年文明号,市级园林式、绿化模范、敬老文明号、三八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取得实效,通过创建提升干部职工良好精神风貌,展现单位文明形象。2.计划投入10万元实施档案室标准化建设,实现档案信息化、科学化管理。3.计划投入10万元完成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结合开展“党员政治体检”工作,建成“自醒室”、“叩问室”等活动场所,为开展党建活动提供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08年民政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嘉奖;2013年、2018年连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20年度市级、区级“平安单位”。2021年荣获省级“绿化模范”单位、市级“青年文明号”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