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自然资源执法支队

宝鸡市自然资源执法支队

发布时间: 2022-05-13 16:29
单位名称 宝鸡市自然资源执法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全市国土资源进行执法监督检察;对全市土地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进行巡查,对全市地质检测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强制执行相关行政处罚,将涉及违法当事人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组织行政处罚听证活动;参与调处土地和矿产权属争议,查处侵权案件,负责国土资源案件中群众来信来访接待,指导县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工作。
住所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6号楼E座
法定代表人 刘胜利
开办资金 64.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3万元 41.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1年8月25日,单位名称由原来的“宝鸡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变更为“宝鸡市自然资源执法支队”;2021年8月25日单位法人代表由“李广科”变更为“刘胜利”,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坚持政治引领,狠抓党史学习,努力开创支队全面建设新局。按照党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严格落实周计划和夜学等制度,共组织开展了6个专题学习和“德润三秦”等5项活动等规定动作,创新性开展学习教育。坚持职能引领,狠抓日常监管,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执法水平。一是广泛开展法治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开展了“6.25全国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法治宣传活动,于晓涛同志被省厅表彰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七五’普法先进个人”。二是严格规范执法巡查。组织重新修订了《自然资源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度》《执法动态巡查工作台账》《宝鸡市自然资源违法问题交办单》,建立健全了问题台账,坚持每月组织动态巡查,紧盯问题抓整改,推进“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全年共组织动态巡察12次,共发现疑似违法用地15宗,下发《违法问题整改交办单》8份,全部督导整改到位。三是严肃查处和督办重大典型违法案件。落实“零容忍”要求,强化打击震慑,组织对媒体曝光的金台区宝鸡开源春晓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非法占地案进行了立案查处,收缴罚款173.3万元,清理恢复土地260亩;对高新区宝鸡综合保税区路网违法占地案、陇县514省道改建工程项目违法超占土地案进行挂牌督办,对千阳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违法占地案、麟游县306省道良舍至两亭公路改扩建项目违法占地案进行了督办,共涉及违法占地754亩,已收缴罚没款153万元,追究责任3人;对麟法高速、眉太高速等13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和54个市委全委会观摩重点项目以及旬凤高速超占土地、陕西玖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破坏耕地、陕西博飞腾达工贸有限公司非法采砂等6宗通报举报案件的核查督办;分2次对全市25宗执法案卷进行了集中评审,审查市辖区执法案卷80余宗,有力打击和震慑了各类违法行为。四是狠抓卫片执法工作。严格履行市级数据审核和督导查处整改责任,召开工作推进会7次,组织实地检查17次,完成数据填报审核3990个,纠正县区错误900多个,督导推进全市立案查处违法用地253宗,共收缴罚没款1104万元,拆除1.9万平方米,没收19.32万平方米,处分54人。2020年度卫片执法工作顺利通过部省验收,全市违法比例为6.58%;2021年前1至11月已完成卫片图斑填报1717个,全部按期完成“月清”任务。五是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坚持任务引领,勇于担当作为,圆满完成专项重点工作任务。作为市局直属单位,始终秉承为领导分忧、为组织担责的理念,自觉诸多困难,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高标准完成了6个专项重点工作和8项临时性重大突击任务。一是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扎实。二是“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及时制定下发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指导性文件5份,制定月报等制度3件,实施督导检查2轮,坚持每天汇总分析、每周电话督导推进整改,共排查各类问题线索265件,现已督导整改150个,整改率为56.6%。三是长江、黄河流域专项执法工作扎实推进。落实中央和部省市要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2轮集中排查,共摸排2018年以来违法占地案件22件、违法开采案件10件,已全部建立工作台账,正逐项销号整改。四是秦岭区域“乱挖乱采”工作持续深入。围绕秦岭生态保护,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3次,开展自查分析和“回头看”2轮、督导检查3次,落实属地管理、专人负责要求,强力推进历年遗留问题和2021年新增3件问题整改,务求取得实效。五是耕地破坏程度鉴定扎实开展。全年共接收县区耕地破坏程度鉴定申请6件,经审查不符合条件退回2件,受理4件,涉及基本农田70.734亩,出具鉴定报告4份,全面助推全市重大违法犯罪案件顺利移交、执行到位。六是土地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落实“以案促改”要求,对全市土地领域突出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实地核查,发现1宗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土地开发问题,涉案的4人已受到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摸排出的未批先建问题26宗、非法占地问题144宗,全部督导整改到位。(四)坚持党建引领,狠抓自身建设,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面对执法工作要求越来越严、耕地保护标准越来越高和机构设置不合理、编制少、任务繁重等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狠抓班子自身建设。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年共完成直查、督办案件5件,收缴罚没款173.3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支队被评为2021年度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先进单位。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土地例行督察常态化开展、卫片执法贯穿全年、动态巡查常态化法制化,工作标准高、要求严、任务重,支队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更加凸显,对加强日常监管、卫片执法和查处打击带来很大压力;加之无强制措施、巡查发现手段单一,打击震慑效果不明显,不能及时有效将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自然资源领域各类违法行为时有发生。2、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是学习教育不够深入细致,组织学习得多,化为实际行动的少,立足本职、主动作为的思想意识还不够牢固。3、查处执行亟待进一步规范。移送难、没收难依然是执法工作的最大难点、痛点和堵点。法律规定,凡涉及强制执行的,必须申请人民法院,但司法受理环节程序复杂、要求严、周期长,且协调机制不完善,致使拆除非法建筑物往往难以移送执行到位;另外,对符合规划的违法建筑物,虽多方协调,但至今没有规范的法律法规保障,财政部门往往因无法处置而不予接收,违法者难以得到应有的惩罚。(二)改进措施1、建议尽快整合自然资源执法力量,形成合力。2、探索新形势下的执法手段和执法措施,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执法效率。3、与检察院、法院加强联系与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四、2022年度工作打算(一)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贯彻中省市和市局党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和思路,严格落实“四种责任”,定期分析硏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搞好宣传教育和风险排查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二)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狠抓理论学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一岗双责”,压紧压实“两个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三)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执法。落实“严起来”要求,加强动态巡查和日常监管,严格“三项机制”,严肃查处和督办重大典型违法案件,严控全市违法占比,有效打击和震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当好自然资源卫士。(四)进一步抓实专项重点工作。持续强化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意识,继续发扬冲锋队、突击队、攻坚队作用,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高标准完成好常态化扫黑除恶常斗争、土地违法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秦岭地区乱采乱挖、耕地质量破坏程度鉴定等专项重点工作和市局交办的其他领实行重大突击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