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主课主业,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一是严格干部培训指标,圆满完成培训任务。严格按照中、省、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要求开设班次、设置课程。制定了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将党校培训工作系统化、专题化。主体班、理论研修班、专题研讨班均按照要求开设。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坚持主课主业地位不动摇。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一个中心,四个方面”教学布局,坚持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坚持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20%,同时,在党性教育中加大现场教学的比重,保证现场教学不低于党性教育总课时的50%。加快开发新课题,保证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年更新率不低于20%。三是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术水平。紧抓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用学术讲政治”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严守课堂纪律,坚持党校姓党。制定了《彬州市委党校教师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新课试讲点评制度》、《主体班次教学测评评估制度》、《教师外出授课纪律要求》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严把课程质量和纪律,确保课堂不出杂音。五是严格班级管理,弘扬严谨校风。制定了《彬州市委党校学员管理办法》,每个班次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带班并全程跟班,班主任领导支委与班委共同管理班级,在一个月以上的班次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二)做实调查研究,发挥党校科研智库主力军作用。一是发挥智囊团作用。积极开展了下乡调研活动,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划分为3个调研小组,形成3份有质量的调研报告送市委、市政府,很好的发挥党校智囊团作用。二是发挥党校刊物作用。《彬州理论》已成为咸阳市县级党校第一刊,现已刊发七期,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建议。三是发挥理论骨干作用。彬州市委党校理论骨干教师的理论文章在全省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多次获奖,彬州党校先后多次蝉联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咸阳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咸阳县区党校教师赛教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三)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一是选调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学科研力量。广泛吸收理论、专业方面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师资库队伍之中;二是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和进修活动,不断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授课水平。三是建立教师挂职长效机制。(四)强化宣传宣讲,发挥新时代思想引领主旋律作用一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服务宣讲平台为载体,大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二是按照市委安排,抽调精兵强将到学教办,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教师赴全市镇办、部门宣讲党史;三是配合市委组织、宣传等部门,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镇、街道办、村以及社区等开展“七进”、志愿服务队宣讲42场次。(五)加快校区建设,发挥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市委党校建设项目为2021年我市重点项目,项目占地60亩,资金来源为市财政全额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16944万元,建筑面积30950平方米,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六)加强组织建设,发挥机关党建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围绕培训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培训”的观念,以党建工作引领培训事业健康发展。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今年六月份,在支部工作评选中我校党支部被授予特色支部称号。动员全员参与,发挥创文工作主人翁作用一是全员全力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按照创文工作网格化管理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组织教职工在所包抓的区域和小区开展志愿者活动、宣传创文知识、制止不文明行为、清理垃圾、发放创文宣传彩页,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使小区居民进一步提高对创文工作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二是制作了创文公益广告及宣传版面30多个,各科室和公共场所张贴了宣传标语和文明提醒警示牌,为各办公室及公共区域新增了绿植共40盆。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30余次。开展结对帮扶,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认真谋划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制定详实可行的帮扶计划,落实好市上下达的各项帮扶任务,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到包扶的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主动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圆满完成了新民镇胡家坡村的帮扶工作任务。二、取得效益(一)举办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参训学员650人;新任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培训班(四期),参训学员300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青年干部春季主体班,为期一月,培训人数50人;镇(街道)新任干部能力提升班,参训学员90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10期),参训学员1500人;科级干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参训学员65人。举办了4期“彬州大讲堂”,参训学员共计1200人;开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参训学员320人。(二)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3份调研报告得到市委领导肯定,并在咸阳市党校系统获奖。(三)今年,我校荣获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征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2篇论文分别获得省校论文二、三等奖;2篇荣获市级科研二、三等奖。三、存在问题(一)教师学习上仍需加强,参与党校系统理论教育和学习的比率仍不高。(二)教学方式单一,多为专题讲授,探讨式、情景模拟式教学偏少,老师的授课艺术仍需提高。(三)科研咨政职能发挥的还不够好。四、整改措施(一)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阔教师视野,提高师资水平和业务能力;(二)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教学方法。在主体班次开设了学员论坛、情景模拟课堂,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三)选派教师到乡镇部门挂职交流,围绕市委二届一次、二次会议提出的目标开展调研,力争形成批阅件。五、工作计划(一)坚持党校姓党,发挥党校红色学府的作用聚焦主业主责,坚持学员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不动摇,使党校成为培养各级干部和党员的红色殿堂、理论高地、干部摇篮。聚焦主课主业,发挥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的作用一是紧盯目标任务不放松。着眼于全市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推进中心工作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和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年内计划举办彬州发展讲堂12期、校内集中培训12班次,培训干部1.1万名以上。通过培训,促使基层党政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法治思维、增强治理能力。二是紧抓培训质量不放松。1、开齐各类培训班次。举办彬州发展讲堂、全市科级干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村级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培训班、两新党组织书记研讨班、春季新任科级干部主体班、全市党务干部培训班、新时代文明实践干部理论培训、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班、全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市公务员能力提升轮训班、秋季新任科级干部主体班、纪检干部培训班、党外人士统战思想培训班;2、不断完善教学布局和课程设置。继续开展集体备课、试讲评教、教学评估等活动,确保每个教师全年新备教学专题不少于3个。3、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主体班中常态化开设访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增加学员论坛,打破灌输式教学,增强学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大现场教学的比重,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不断打磨已有的两个现场教学课程,力争形成精品课,切实增强党校教学的吸引力。三是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教职工学习教育,严把课堂纪律和教师外出讲课纪律,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在理论研究上做到先人一步、学深一层,理解好、宣传好党的理论和政策,发挥好党校信仰高地的作用。四是加强学员管理和考核。进一步完善《彬州市委党校学员管理办法》,坚持从严治校,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在班级管理上不断探索创新,继续实行校级领导带班、班主任跟班、跟班教师具体管理的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学员临时党支部、班委会的作用,使学员管理工作更细化、更具参与性,进一步提升学员管理工作水平。(三)强化科研支撑,发挥党校智库作用一是制定《中共彬州市委党校科研工作制度》、《中共彬州市委党校科研工作实施方案》,为党校教师开展校内课题调研提供制度依据,加快形成教研咨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二是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精选调研课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将调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三是建立“彬州发展智库”平台,聘请中省市党校教授及兄弟党校同仁来彬送教、调研,围绕我市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从更高层面为彬州发展出点子、找路子;四是深挖我市党史和革命史,形成特色课程;五是积极争取承担市校课题,培养大师和名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党校人才优势一是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力度。二是选调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学科研力量。加快校区建设步伐,让党校工作踏在实处。一是成立校建工作领导小组,做好项目建设协调、审核把关以及剩余前期手续办理等工作,全力确保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二是强化效率观念,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前期工作步伐,不等不靠,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三是进一步细化项目建设推进路线图,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进一步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并严格项目设计以及后续财政评审、监理、施工招标等前期工作和用地规划、人防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工程许可、消防设计、施工许可等手续审批办理工作时间节点,统筹推进,力争项目2022年5月底实质性开工。(六)积极完成其他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