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南县> 洛南县景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洛南县景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2-05-07 14:46
单位名称 洛南县景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健全农技、畜牧、林业、水务、扶贫、农经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三农。农林水牧技术推广,动物防疫,森林资源管护,护林防火,安全饮水,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精准扶贫,气象服务等;受委托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具安全、动物卫生、林政等执法。
住所 洛南县景村镇景村街社区一组
法定代表人 张军科
开办资金 32.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南县景村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65万元 38.7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功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综站立足单位职能,明晰工作思路,严格干部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全体干部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扎实开展粮食生产、产业发展、农业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全镇统一调运马铃薯良种113.45吨、小麦良种36.3875吨,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62万亩,其中玉米3.82万亩,小麦2811亩,薯类0.64万亩,豆类0.7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57万吨。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全镇种植烤烟7350亩,产量89.14万公斤,种植蔬菜6153亩,辣椒3000亩,新发展中药材种植7100亩,全镇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8万亩,发展食药用菌600万袋(窝),其中天麻200万窝,木耳21万袋;生猪饲养量达36033头,肉牛饲养量1401头,肉羊饲养量2691只,养殖蛋鸡2.96万只,土鸡3.15万只,肉兔5120只,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3、林业生产有序开展。完成春季造林绿化1100亩,开展义务植树3万人次,在居庙路、景丹路和344国道沿线扦插杨柳50万株,四旁植树12.5万株,在沙坪等村栽植白皮松7500株。配合县林业局完成600亩退耕还林验收,对历年来190亩退耕还林地块进行达标补植和科管。完成核桃良种补植300亩,综合科管4.8万亩80万株。落实核桃政策性保险3200亩。实施板栗科管3000亩,板栗嫁接1.5万株。实施林业病虫害防治3000余亩,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基础。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巡查监管,保障森林资源安全。4、认真抓好水利工作。制定完善全镇防汛应急预案,加强物资储备,开展水库山塘和险工险段巡查,明确水库山塘监测人员,夯实监测责任。新购置手电50把,雨衣50件、救生衣50件、靴子50双、铜锣10个,手摇报警器10个、发电机1台。持续巩固安全饮水工作成效,开展安全饮水大排查5次,新建改建井台50个,井盖155个,安装管道10210米,更换抽水泵1台,新建安装应急取水点(储水罐)32处,制作饮水安全提示牌1100块,村级饮水安全公示牌50个,协助25个村居完成2次水质安全检测,已送检117个采水点水质。落实河长制管理责任,认真执行“清四乱”活动要求,镇、村河长按时对辖区内所有河流开展巡河,突出抓好河道采砂整治,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破坏浪费砂石资源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彻底杜绝我镇出现危害生态的行为。5、扎实落实惠农政策。严格程序,扎实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2021年核实兑付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共计71.636万元,其中县级八种产业奖补资金52.182万元,镇办切块奖补资金19.454万元;落实马铃薯良种补贴9.076万元,小麦种植补贴39.354万元,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72.86708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03.9972万元。6.农业安全有效保障。全年签订农机具安全责任书850份,农资安全责任书3份,农鼠药安全责任书2份,饲料兽药安全责任书2份,规模养殖场安全责任书28份,牲畜贩运对象安全责任书24份。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检查,全年累计开展各项农业生产安全检查144人次,及时纠正监管对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依法规范经营。规范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确保调运动物安全。7.村集体经济规范运行。加强对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指导,督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健全运行机制,规范账务收支。在全镇14个脱贫村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益性岗位28个,公岗人员每月发放补助360元,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通过各项措施,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促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道路。8.农村改厕工作持续推进。按照上级安排,在全镇实施改厕推进工作,全镇累计建成卫生厕所6304座,其中财政资金支持1020座。通过实施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居民人居环境,为改善村容村貌和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9.产业服务成效显著。指导各村摸清产业脱贫户基本信息,建立产业台账,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全年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不断提高脱贫群众种、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家庭收入。指导落实脱贫产业奖补政策,建立完善各种产业帮扶档案,充分发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行业责任,提升产业服务工作质量。10.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按照《洛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经群众申请,村组、镇级联合审查,报请镇政府会议研究,2021年全镇共审批农村宅基地52宗,宅基地面积18.64亩,涉及人口186人,其中审批新建宅基地30宗,宅基地面积8.85亩,涉及人口119人,保障群众建房需求。同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房行为,全年开展违法违规建房行为查处8起,及时纠正群众非法行为,切实保护耕地。11.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按照镇党委政府总体安排,所有抽调干部按照各自职责,严格履行包村领导、驻村队长、帮扶干部工作责任,积极指导、协助村、脱贫户、监测户开展帮扶工作,帮助脱贫群众、监测户产业就业综合保障等增收致富。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县镇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完善各类村户资料,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站上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单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全年未出现1例因工作延误或失职被通报的情况。二是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62万亩,粮食总产量1.57万吨。发展烤烟7350亩,种植蔬菜6153亩,辣椒3000亩,新发展中药材7100亩,全镇药材面积达到1.38万亩,发展食用菌600万袋,天麻200万窝;生猪饲养量达36033头,肉牛饲养量1401头,肉羊饲养量2691只,养殖蛋鸡2.96万只,土鸡3.15万只,肉兔5120只。三是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全年未发生1例安全事故。四是防汛抗洪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指导各村(居)制定完善防抢撤应急预案,加强汛期值班,及时做好汛情雨情监测,汛期未发生人员伤亡和群众财产损失。五是农村改厕工作持续推进,完成卫生厕所6304座。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1.单位业务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不足,对新政策、新问题学习研判不够,落实工作任务有差距。2.业务工作开展不均衡,在农村改厕工作推进中,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工作推进缓慢。3.动物疫情防控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防控范围涉及养殖、运输、野生动物防范等各个环节方面,防控工作任务艰巨。4.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产值不高,利润微薄,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部分村居存在弃耕撂荒、空栏弃养问题,影响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5.群众森林防火意识淡漠,野外用火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森林防火工作存在死角死面。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提高业务干部和从业人员素质。二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对重点业务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重点工作如期完成。三是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科学分析价格走势,做出研判预警。四是加强重点工作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五是加强干部教育和管理,全面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引导,量力而行工作原则,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2、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加强培训指导,规范经营运行,提高村集体经济积累。3、积极培育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4、认真做好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5、扎实做好农机具、农产品等安全监管工作。6、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管护。7、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安全饮水、河长制巡查监管等水利水务各项工作。8、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各项中心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