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

汉中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07 09:48
单位名称 汉中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康。业务范围:全民健身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宣传、培训;承办各项群众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培训;国民体质监测服务;水上运动中心和江滨体育公园管理。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培徳街2号
法定代表人 秦峰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万元 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中心在市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1年,中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十四运会“精彩圆满”办赛目标,以“我要上全运”汉中市第七届运动会系列赛事为主线,抢抓十四运机遇,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持续加快全民健身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构建更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迈出坚实步伐。我市参加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取得市区组团体总分第二名成绩,获全省全民健身活力市称号,汉中市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一)精彩圆满做好火炬传递活动。9月6日,圆满完成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66名火炬手从天汉楼广场出发,途经景色宜人的滨江西路,最后在汉水女神广场举行收火仪式,全程约5公里。新华社、中华网等国家权威媒体,腾讯网、新浪网、今日头条等国内知名的新闻网站纷纷给予报道,充分展现汉中生态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底蕴、新时代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新成就,全网累计收看及浏览人次达3650多万,全民全运氛围更加浓厚,绿色宜居、汉风古韵城市形象大幅提升。(二)成功举办汉中市第七届运动会。2021年,以“我要上全运”为主题,成功举办汉中市第七届运动会,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50余场次;首次开展五人制雪地足球、雪地两人三足跑、全民健身才艺展示大赛等群众类体育赛事,进一步丰富群众赛事活动;汉台、城固、洋县花海马拉松,河坝王乒乓球赛等具有汉中特色的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市级各协会全力参与市七运会赛事活动,全民健身社会化进程持续加快,全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三)顺利完成滨江体育公园提升改造。对标区域中心城市一江两岸“中央文体区”定位,配合市体育局投资500万元实施滨江体育公园东段提升改造工程,先后建设乒乓球场地、健身区、棋牌区、儿童娱乐区、万向篮球场、智能器材健身区6个功能区,首次采购智能化低碳健身设备,精心打造“室外健身房”智能健身示范点,积极引领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配合市体育局累计投入180万元实施滨江体育公园南岸提升改造工程,全面提升体育健身场地,铺设悬浮地板2447平米、更换篮球架4副、更换乒乓球架20副、新建硅PU羽毛球场8块、更新健身区公共体育器材139件,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四)充实完善社会体育服务体系。2021年,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2021年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全市14个公共体育场馆场馆开放方案、对外公示、开放公示牌制作、监督电话设置、环境卫生提升等工作,有力提升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水平;2021年全市组织举办啦啦操、广播体操、航模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3次,累计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277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力量不断充实;组织开展“迎全运惠民生”2021年陕西省体育健康行“五进”活动,现场赠送了体育器材和科学健身书籍,开展乒乓球指导、太极拳培训、国民体质监测等服务,让体育和卫生健康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积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五)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行村(社区)公益岗人员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制度。初步统计,为全市1898个村、278个社区配备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2852名。(六)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建成了全市各县区级体质监测站,全市九县两区实现了全覆盖。2021年度累计完成国民体质监测1.7万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市七运会推动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7月,汉中市第七届城市运动会顺利开幕。本届运动会以“运动汉中 喜迎全运”为主题,设置县区成年组、青少年组、行业系统组和社会公开组共4个组别共51个比赛项目,近3万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市七运会举办时间恰逢建党100周年和十四运会即将在我省举办之际,时间特殊,意义重大,对于引领全市人民站位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积极投身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市上下营造人人关心全运、参与全运、支持全运浓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有力推动全市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为汉中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注入强大动力。(二)火炬传递点燃全运激情。9月,来自全省各地66名火炬手相约汉江之滨,以天汉楼广场作为起点,途经滨江西路、丝路广场、水上运动中心、旭日广场、蔡伦广场、天汉楼广场南侧、最后到达女神广场。整个线路位于汉中一江两岸核心区域,风景秀丽,生态良好,充分展现了汉中生态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底蕴、新时代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的新成就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所取得的成果。火炬传递活动(汉中站)盛况被新华社、中华网等国家权威媒体,腾讯网、新浪网、今日头条等国内知名的新闻网站纷纷转载报道,全网累计观看达到3650多万人次,点燃全市人民喜迎十四运会的热情。(三)为民办实事赢得一致好评。2021年,集中力量破解中心城区健身场地难题。对标区域中心城市一江两岸“中央文体区”定位,配合市体育局投资500万元实施滨江体育公园东段提升改造工程,先后建设乒乓球场地、健身区、棋牌区、儿童娱乐区、万向篮球场、智能器材健身区6个功能区,首次采购智能化低碳健身设备,精心打造“室外健身房”智能健身示范点,积极引领绿色低碳健康生活理念。配合市体育局投入180万元实施滨江体育公园南岸提升改造工程,全面提升体育健身场地,铺设悬浮地板2447平米、更换篮球架4副、更换乒乓球架20副、新建硅PU羽毛球场8块、更新健身区公共体育器材139件,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赢得群众一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通过一年的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市本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开展不够,对县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站业务指导不够。(二)改进措施要加强与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等单位的联系,广泛开展市本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已经实现县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站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体质监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指导各县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快推进全民运动模范市创建。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着重推进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创建工作机制,完善出台创建工作规划,制定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和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创建工作任务。(二)全力加强全民健身场地建设。以申办陕西省十八届运动会为契机,加快出台我市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发展体育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全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按照《中心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科学布点体育公园,不断增加全民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社区、村,老旧小区公共体育设施,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切实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三)扎实推进体育设施补短板工程。按照中省要求,加快推进10个县区乡镇补短板工程,确保如期建成投用。制定出台《汉中市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全面加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维护工作,确保群众健身设施安全,环境整洁,管理有序。(四)推动新时代全民健身质量双提升。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创新开展全市首届全民健身社区运动会,持续开展横渡汉江游泳挑战赛、油菜花海马拉松、河坝王乒乓球争霸赛等具有汉中本土特色的群众赛事,打造汉中精品群众赛事,全力推动新时代全民健身质量双提升。(五)举办精品赛事深化体旅融合。在油菜花旅游节期间,邀请全国马术爱好者汇聚汉中,组织筹办“一带一路”中国·陕西2022汉中油菜花节马术公开赛,展示我市自然环境之美和历史人文魅力,深入推进“赛事+旅游”的复合型旅游模式,向全国推介汉中,助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