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培养经济类专业和特殊教育提供服务。经济类、管理类、交通运输类、电子信息类学科中等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工艺美术、中医康复保健、计算机平面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涉及执业许可及资质认可管理以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范围为准)。 | |
住所 | 西安市朱宏路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孝如 | |
开办资金 | 11874.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554.8万元 | 11735.6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 | 从业人数 10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突出主线,不断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确定工作要点,明确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召开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政治担当。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全面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完善和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和工作机制。以案促改汲取教训。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确定以案促改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反思剖析,查摆存在问题,深刻汲取教训,净化政治生态。加之其它一系列警示教育,深化了领导干部认识,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学校原主要领导严重违法违纪案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彰显了党对腐败“零容忍”、反腐败“无禁区”的坚定决心,释放了持续正风肃纪、高压惩治腐败的强烈信号,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要深刻汲取教训,正视查摆出的问题与不足,主动认领、深挖细查、对症下药,坚决抓好整改落实。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敢担当,又要知敬畏;既要干事,又要干净。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政府采购招标管理办法》、《学校校务公开主要任务责任分工的通知》等重要制度,修订印发《规章制度汇编》扎紧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及治理水平的提高,与蓝星培训学校解除租赁合同,11月底该校已完成搬离;与学校食堂协商解约事宜,目前还在洽谈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历览我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注重“五个结合”。即: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同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建设相结合,同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相结合。深刻体悟共产党人的“信念之坚”、“奋进之功”,“担当之勇”。拓展主渠道。通过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思政课程教师大练兵、主题团日、主题班会、重大历史纪念日、入团积极分子培训及仪式等,推动党史学习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真切认识“三个来之不易”,把个人理想融入复兴伟业。方式呈多样。坚持集中学与分散学、自学与互学、专题授课与研讨交流、线下与线上相结合,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召开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参加“省残联系统领导干部党史专题培训班”、线上答题竞赛、拜谒红色基地、观看红色影视、在党员及学生中开展讲党史故事活动、过政治生日等方式,增强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利用网上平台资源,督促党员干部学以润德、学以践行。教师郭海霞的烙画作品《扬帆起航——中共一大南湖会议》荣获省直机关庆祝建党100周年作品展一等奖。注重办实事。聚焦师生“急难愁盼”,先后建立医务室、智慧图书馆,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康复训练,进行辅助器具适配、健康检查等,解决师生最关心的能力提升培训及教学水平提高、医疗保健及康复训练等问题。强化责任意识。一是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依章指导两支部做好换届选举工作。二是抓好专项工作落实。按照要求开展党风政风四项重点工作落实排查,完善相关制度。紧盯节日期间“四风”问题,廉洁过节。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三是指导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工作,筹备工会、教代会换届工作,开展帮扶活动,发挥好群团的桥梁纽带作用。二、围绕主业,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抓培训,强队伍。一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及师德模范、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以“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为标准,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学生爱戴的好教师。二是先后组织70余名教师参加了我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省教科所组织的公共基础课新课标培训。对近两年入校的10余名新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参加“1+X”等级证书、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培训,累计48人次(教师)取得了“1+X”中、初级讲师证书。通过系列培训,为我校1+X证书制度试点培训考核评价工作储备了师资,为开展技能培训提供了人才保障。三是开展教学竞赛。学校举办第七届微课程设计比赛。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在我省第五届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三名教师分别获得微课赛项二等奖和三等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学技能,育工匠。举办第八届“红五月”校园技能艺术节暨“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6个专业10个项目的专业技能竞赛和8个项目的趣味比赛,评出24个一等奖、35个二等奖、47个三等奖。激发了热情、浓郁了学风、培养了工匠精神。“五四青年节”期间,对3个“优秀班集体”、18名“优秀学生干部”、29名“三好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健全医教结合、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同时注重学生养成、劳动教育,坚持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切实把“三全育人”浸润在学生学习、实习及生活的全过程。重融合,谋双赢。学校在江苏东渡纺织集团和福建德诚黄金集团等原有的2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学校与陕西天润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开展校校交流与校企合作。组织教师赴多家企业(学校)学习,开展教研活动,同时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来校交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严防控,保平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围绕“创建平安校园”这一重点任务开展工作。学校与各科室负责人、教职工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将责任分传递到各部门和个体。实行校园封闭化管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我市疫情出现反弹情况下,落实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做好在校生新冠疫苗的接种。办理学生保险,做好舆情防控宣传并做好舆情监控工作。三、克难攻坚,完成招生就业培训任务。在新冠疫情反复、就业市场不振、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校克服困难,主动作为:多管齐下招新生。2021年我校共招收各类残疾学生161人,在校生巩固率为98.55%,巩固率和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招生工作动员教职工、学生利用网站、微信等平台进行多方位、渠道宣传。通过电话联系,对全省学龄阶段残疾人情况进行摸底。赴甘肃等省残联、特教校,推进今年学校省外招生工作的开展;深入延安、咸阳、商洛等地市(区县)残联,开展招生宣传工作,招生人数略超考核指标。破解难题增就业。针对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校企合作,开设就业指导课,使毕业生转变观念,正视现状,扬长避短,增强信心。今年我校共毕业152人(中专生134、大专生18人)。综合就业率86%,对口就业率85.2%,超额完成省残联下达的就业率80%的目标任务。依托基地抓培训。培训中,学校把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项目设置的重点和依据,并在培训结束后,积极推荐学员就业,受到了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欢迎。全年面向社会为438名视力、肢体、听力残疾人免费开展短视频直播运营、农村电商、办公自动化、高级保健按摩等职业技能培训。面向262名在校学生开展了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与管理、网店运营推广、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三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受到了培训学员的普遍欢迎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