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

发布时间: 2022-04-22 10:39
单位名称 西安博物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举办各类文物文化展览,开展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及其古代建筑群进行保护维修管理·对西安博物院景区实施养护、维修和管理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72号
法定代表人 余红健
开办资金 5093.15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78.38万元 6789.24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博物院 从业人数  1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院在市文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一)稳步提升文物基础保护和研究水平一是新接收文物31件组,上账上号607件组,拍摄文物照片2500余张,文物鉴定提级认定244组282件文物,为315件(组)文物建立藏品档案;重新拟定文物搬迁方案。二是做好文物日常养护外,修复61件文物,完成与陕师大的字画修复项目,修复完成《春秋经注》(五卷),修复4册《周礼注疏》并归库;上报的《西安博物院濒危古旧字画抢救性修复方案》通过审核。三是推进保护研究,《1965年西安小雁塔整修工程报告》已出版发行,参与编著《大西安行政区划调整研究》,修订完善古籍数字化保护项目方案,推进古籍数字化保护项目立项,《明清小雁塔武举题名碑整理与研究》成功申报2021年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二)持续做好小雁塔保护管理工作根据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保养维护操作规程》要求,结合我院遗产区实际,持续对小雁塔本体及相关古建、附属文物、古树名木、建控地带等进行巡查监测,随着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改造工程的推进,小雁塔遗产区环境显著提升,遗产总体稳定无异常,各古树名木生长良好。2020年小雁塔—世界遗产监测年度报告顺利完成。(三)编制《西安博物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先行,精准发展。2020年末,启动“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21年3月规划初稿基本形成,4月我院召开初稿汇报讨论会,同时安排专人赴上博、苏博、南院进行专项调研,8月专家论证会通过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细节修订和调整。11月顺利完成《西安博物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向全院印发,统筹协调、守正创新,全力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均衡发展。(四)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以博物馆赋能、博物馆文化二次传播为出发点,新开发“乐居长安”、生肖牛系列文创产品,推出“小雁塔雪糕”、唐小西运动书签及盲盒摆件,跨界合作推出《时光公主》网游,上线的馆藏文物手机主题、锁屏壁纸等收获粉丝30.4万,滑动总曝光1.5亿,目前已累计开发文创产品35类240余种。首次引入社会力量举办的“丝路明珠璀璨盛唐”西安博物院文创大赛6月份顺利落下帷幕,收到参赛作品517件,评选出27件获奖作品以及5个优秀团队,极大丰富了我院文创产品的设计储备。向西安市第二福利院、西安市儿童福利院捐赠文创糕点一千多盒。“长安春色归”在全国文化创意产品推介活动中获全国百佳文创奖,唐小西系列文创、余庆杯分获第三届(2020)陕西优秀文创作品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奖,冰心玉壶冰酒和小雁塔文创雪糕均获得“2021西安市旅游商品大赛暨陕西第七届旅游商品大赛西安选拔赛”的“最具商业价值奖”。二、举办各类文物文化展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一)多策推进陈列展览启动《古都西安》基本陈列局部提升工作,《永远的长安》专题陈列大纲已完成文本初稿。同时,充分发挥新形势下临展功能,参与外展11次,举办临时展览3个。原创展览《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千年回眸丝路唐音》长安古乐展厅等陈列大纲及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丝路明珠小雁塔》世界文化遗产基本陈列已完成展览申报,《大梦敦煌——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展》正在筹备中。“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荣获第一届(2018—2020年度)陕西省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优秀展览奖。积极推动展陈工作内外纵深发展,启动“乐居长安”展览巡展,首站已在苏州吴中区博物馆开幕。(二)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一是线下活动丰富多彩。深入社区、军营、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五进”宣传教育活动12次。举办“快乐中华节”等线下教育活动10余场,“国际博物馆日”系列主题文化活动走进西北大学等高校6所,“字说字画”汉字文化之旅系列科普教育活动成功立项,已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二是新型活动备受推崇。策划推送“乐知云课堂”“趣·博物馆”等4项线上教育课程25期,线上推出荐福二十四节气、学成语识国宝等系列专题。积极参加西安晚报“馆长有话说”访谈,省广播电视台“博物馆奇妙夜”访谈,哔站“国风奇妙夜”“5.18国际博物馆日”直播,走进深圳航空京东直播间,参加“深情西北丝路起航”宣传推介。三是共建教育覆盖更广。建成“美育基地”,开展互动体验项目。与碑林区教育局、第三医院、碑林区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让博物馆教育和文化惠及更多公众。四是志愿者管理逐步提升。制订《志愿者签到签退管理制度》《服务时长方案》等,组织在册1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笔试考核,加强日常考核和管理。启动2022年度志愿者招募,完成报名工作并对246名大学生进行了实地培训。三、持续做好西安博物院景区维护管理工作(一)配合完成小雁塔景区景观维护竣工收尾工作,以及开园系列活动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项目是西安市重大文化工程,我院积极配合曲江做好小雁塔景区景观维护竣工收尾工作,配合做好北门游客服务中心装修、大雄宝殿藏经楼展陈装修等工作,就东小院区域景观改造、施工遗留问题、临时配电室拆除、景区导视说明、新增建筑物等问题向曲江致函20余份,确保项目顺利竣工。4月30日开园时间确定后,我院通过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开园后,院内社教活动、新展、文创层出不穷,社会各界反响良好。(二)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4月30日,园区正式恢复开放,我院严格防疫消杀、环境卫生、人员配备、游客服务、安全防范的同时,深化有温度的服务理念,从细处着手,升级门票预约系统,推动智慧景区票务系统建设;新招聘讲解员35名,讲解服务4610批次;引进智能语音讲解自助租赁机和AR自助讲解设备;在博物馆内增设茶憩空间,停车场新增20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适时增加雨伞、口罩、急救药箱等配备。利用闲暇,安排游客服务工作人员进行中华通史课程讲座15期,开展急救知识讲座,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全面助力十四运文明旅游服务,截至12月游客接待量61.51万人次,同比增长76.81%。四、深化文物安全监督管理,文物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2021年继续坚持“严、细、实”的安全工作作风,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上严格落实,工作上认真执行,责任上落实到人,修订《西安博物院安全保卫规章制度》,签订《2021年春节疫情防控及文物安全承诺书》11份,《安全生产治安防火责任书》20份,制定应急救援预案28项,修改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32项。在市文物局指导下,配合做好文博单位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文物保护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等。在市文物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市住建局、消防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推进西安博物院消防工程验收工作。全年组织安全大检查14次,举办“202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讲座、防火知识讲座,组织消防应急实战救援演练、防暴恐演练,劝退无批准手续无人机90次,安全巡逻4000余次,调整防汛工作领导小组,顺利完成陕西省平安景区建设领导小组评审工作。五、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群众安全防线西安博物院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织密织牢防控网,及时调整西安博物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积极储备防疫物资,加强游客宣传引导和参观管控,对重点地区游客进行严格信息登记管理,保证每日4-6次定点消杀,今年全院累计消杀作业5300余次,新冠疫苗接种率达93%,排查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200余人次,排查密切接触人员16人次,协调处理B类密接人员5次、红码游客应急处理1次,确保全年疫情防控局势稳定。六、存在问题及下一年计划2021年,我院全体成员凝心聚力,在保质保量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不断思索创新,努力提升文物保护与服务社会能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一是博物馆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不能满足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二是高水平领军人才匮乏,不能适应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三是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找准博物馆解决问题持续发展的着力点,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研究利用,提升展览水平,强化教育功能,促进交流合作,深化文旅融合,努力践行“大学校”社会使命。一是不断学习,提高站位。切实抓好十九大精神、2035年远景目标,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统一提高思想认识,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市委关于文物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二是抓牢安全,强守底线。进一步明确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作,夯实工作责任,强化文物安全检查,严格督查督导,在有限的条件下,多措并举,确保文物安全和游客安全。严格落实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实现有效防控疫情和有序开放的双目标。三是不忘初心,推进“大学校”建设。2022年我院将重点实施基本陈列局部提升,文物库房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举办西安博物院建院15周年系列活动;围绕办好大学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多元合作,实现不同主题、不同地域博物馆的跨界融合,构建博物馆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四是主动作为,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指示。积极配合曲江推动博物馆的全面改造提升及我院综合楼的建设方案编制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陕西省文物局颁发,审核时间:2018年5月2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绩效情况:陕西省文物局对西安博物院2021年度博物馆免费开放进行了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2.受奖惩情况:获陕西省2018-202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小雁塔景区获第七届“陕西省平安优秀景区”称号;《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获陕西首届博物馆优秀展览奖等。3.受诉讼情况:2021年共接受、提起法律诉讼1起。4.受投诉情况:共接到社会投诉41个。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2021年接受捐赠古籍1本,丰富了我院医学类古籍藏品的版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