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乡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服务。业务范围:全县电子商务的指导、督促、检查。 | |
住所 | 西乡县西大街82号(县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但启虎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乡县经济贸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3万元 | 36.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2021年我单位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的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单位章程的行为。二、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实施中心扩能工程,全面提升“中心”运营水平。一是持续优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大电商企业、个人入驻孵化力度,清理规范入驻企业、个人,新建电商直播间2个,培育孵化电商培训企业1家,持续开展电商直播助农和电商服务下基层活动。目前已进驻产品730余种、入驻企业22家、个人4人,园区电商销售额超6080.4万。二是成功举办西乡县电商创业大赛和网红直播大赛。成功优选创业冠军1名,电商直播达人6名。三是持续提升“西农优选”、“京东西乡馆”服务能力,在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平台开设新的端口,加大线上推广力度,提升中心运营能力。四是充分发挥电商大数据作用,建成西乡县电商综合管理体系和西乡县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县域企业、站点提供优质电商服务,包括电商动态、图库资料、互动问答以及西乡电商实时数据等,成为汉中市首家集电脑端、手机端为一体的电商综合管理服务体系,为县域电商创业奠定坚实基础。五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示范表率作用,一楼专设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以电商办为主,并以党支部为中心积极开展“主题党日+”以及电商助农直播活动。(二)实施站点提质工程,全面提升镇村站点运营能力。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的原则,选取现有137个村镇电商站点中的104个站点进行重点培育,深入开展运营人员一对一辅导、农特产品挖掘、金融服务代理、物流快递代办等功能提升,站点运营能力有所提升。二是大力开展站点营销活动。以站点职能宣传、站点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为主题,在各镇办聚集电商服务站点举办农村电商服务站点职能宣讲、产销对接、直播推介活动,提升站点线上线下运营能力。组织企业到镇村电商直播及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农特产品展活动2场,直播间人数最高达5000余人次。三是建立西乡县站点运营管理体系,组织成立镇村电商服务站点、物流站点管理运营指导专家队,落实专人专责站点管理运营指导工作。(三)实施品牌促效工程,全面提升“汉韵西乡”品牌影响力。一是强化供应链建设。围绕“汉韵西乡”区域公共品牌,加强与县域内地理商标、企业商标的合作力度,拓宽公共品牌授权范围,建设西乡网货供应基地,支持企业开发电商产品,完善茶叶、牛肉干等产品供应链,开发产品6个、打造电商爆品1个,提升品牌影响力。二是加大品牌推广。全面提升“汉韵西乡”品牌影响力。加大与融媒体、移动、电信等合作力度,“汉韵西乡”成功登录央视,“汉韵西乡”手机端宣传彩铃全面开启,西乡茶叶、牛肉干、樱桃等成为西乡靓丽名片。三是加大电商龙头企业培育。县域内注册电商企业193家、省级示范企业1家、市级示范企业5家、重点培育电子商务限上企业5户,分别是汉中市软黄金粗粮开发有限公司、汉中尖尖角电子商贸有限公司、西乡县汉峰食品有限公司、西乡县绿通商贸有限公司、西乡县农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纳规入统。四是探索西乡电商订单农业模式,强化电商帮扶效果。在现有电商扶贫“π”模式上,大力探索推广电商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强力推动电商产业与贫困户帮扶相结合发展,进一步拓展上下行渠道,提升电商供应链。加强上行转化,以活动带动销量,积极组织开展“油菜花节展销会”、“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秋线上秒杀”、网销农特产品对接会等活动。(四)实施“培训提能”工程,全面提升电商人才队伍基础。一是积极开展电商创业培训,成功孵化电商培训企业1家,联合西乡县人社局举办电商创业培训7期,培训320人,组建镇级电商产业联盟1个。二是结合西乡电商创业大赛和网红直播大赛开展两次主题培训,优选电商人才,筑牢电商人才基础,为我县电商创业、电商扶贫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三是扎实推进电商示范县基础培训和专题培训,开展普培训15期,培训835人;举办专题培训2期,培训63人,成功培育孵化限上电商企业5家。(五)实施物流提速工程,全面提升物流体系运营水平。一是加快部门资源整合。整合交通、邮政、电商项目资源,建成西乡县电商物流快递分拣配送中心和中国邮政快递进村服务中心,依托电商服务站点,建成镇级电商服务站1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20个,推动县镇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积极争取国电陕西电力公司配置冷链车一辆、厢式货车一辆、皮卡车17车、电动三轮物流车辆117辆,实现县镇村三级物流车辆配送高效。二是推动快递业务整合。在县物流中心,按照推动快递企业“场地整合、业务整合、末端整合”的思路,招募百世、中通、圆通、韵达等6家快递企业入驻物流中心,采取共用一条流水线、共用一辆配送车、共用一批快递分拣员的方式,实现统仓共配;规划快递配送线路5条,整合线路配送资源,结合镇村物流车辆资源,实行科学配送、高效配送。三是加快“快递进村”工程。在县城,整合县域快递配送资源,采取“前店后仓”的模式建成快递驿站30个,实现资源有效整合、便民利民惠民。在镇村,依托电商服务站点、商贸配送网点和邮政服务网点,采取快商合作、邮快合作的方式,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目前,我县各镇每周均可保持3-4次的快递入村频率。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两个中心”运营水平。一是在镇村,依托电商服务站点、商贸配送网点和邮政服务网点,采取快商合作、邮快合作的方式,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目前,我县各镇每周均可保持3-4次的快递入村频率。二是扎实推进电商示范县基础培训和专题培训,开展普培训15期,培训835人;举办专题培训2期,培训63人,成功培育孵化限上电商企业5家。三是加强上行转化,以活动带动销量,积极组织开展“油菜花节展销会”、“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秋线上秒杀”、网销农特产品对接会等活动。四是全县完成网络零售额28.5亿元、实物型网络零售额4.14亿元,实现农产品上行交易额1.21亿元。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专业电商人才匮乏。县级层面,统筹规划、综合服务、产品策划、营销推广、创业孵化、品牌培育等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人才制约十分明显。镇村层面,会电商、懂电商的人才很少,加之受物流、产品等制约,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从电商企业层面看,县内电商平台企业小而弱,运营团队专业化程度低,产品、资金投入不足,产品开发、包装设计以及网店设计、装修、推介等能力有限,影响了电商站点运行和产业发展。二是产品供应链不完善。除了县域内电商企业的产品构成规模外,其余大部分农特产品是初级农产品,未经过加工和包装,无法提升产品附加值,加之由于生产分散、季节调配差,无标准、无品控、无溯源或有地标无品牌,加之包装老旧单一不适合网销,制约了电商的发展质量和速度。三是激励政策不足。除示范县项目外,县上对于电商方面激励奖补政策力度较少,对行业企业、参与扶贫企业的激励力度还不够,一些小微电商企业对政策的认知率不高,积极性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2、改进措施继续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产品上行及供应链体系建设,持续升级打造网销单品,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畅通网货供应渠道,提升农产品上行水平。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提升两个中心运营管理,探索市场经营长效机制。努力提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仓储分拣中心的运营管理能力,加大融合县内电商业务和资源,拓展快递代收代发、网红孵化直播、网店代运营、品牌注册培育等相关联业务,提高两个中心的设备使用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探索增收盈利方式,为下一步自运营做好准备工作。二是推进公共品牌推广,提高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在现有公共品牌的基础上,提高公共品牌系列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大公共品牌系列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力度,促使产品大众化和市场化,利用各方可用资源,建立公共品牌众创计划,联合县内企业共同维护推广公共品牌,加大对外推广“汉韵西乡”公共品牌力度,提高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是全力抓好整改工作,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根据评估验收组的反馈意见,进行整改责任主体的分配,按期跟进整改工作,落实各主体责任,做到有效整改和逐项整改。在做好整改工作的同时,推动项目资源整合,加快快递资源进农村普惠工作,结合乡村振兴农村物流冷链项目建设新要求,提升镇村物流配送功能,让群众享受更多实惠。四是提升电商培训质量,提高培训人才转化。提高电商人才培训课程质量,根据市场发展更新培训课程,建立线上培训学院,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定期对培训学员回访跟进,辅助创业就业过程,努力促进提高培训的转化效率,为县域电商发展培养所需人才。五是加大宣传电商政策,提升西乡电商影响力。综合应用电视、网络及微信、微博、抖音等多种媒介方式,宣传电商政策,播报发展动态,深入持续开展电商助农、众筹直播等活动,营造人人参与、户户知晓、齐抓共管的电商发展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