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第十三中学

榆林市第十三中学

发布时间: 2022-04-11 15:45
单位名称 榆林市第十三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榆阳区上郡中路太白路3号
法定代表人 李强
开办资金 2342.8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43.93万元 2234.2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我校于2014年8月由原榆林市第二中学初高中分离,在初中原校址成立榆林市第十三中学,正科建制,财政全额拨款。自建校以来学校以“勤”文化为引领,始终致力于学校文化的不断构建,强化了学校校的文化建设工作。以强化理论学习为途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优化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一、开展业务情况1.党建引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本学年,在党建工作引领下,继续推进“268”创建及养成教育活动。开展6大创建和8大养成习惯,同时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示范岗,在党员中开展先锋育人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刻接受群众监督。发展壮大“见证初心”志愿者服务队,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和制度化。深入推进党建品牌:“见证初心”读书会的建设,不断将读书活动系列化、务实化,有效融合“新教育”实验活动,形成了“党建+新教育•勤读书•勤绽放”教师每月好书推荐、分享活动;2.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强调“立师德、强师能”,着力打造一支热爱教育事业,钻研教育业务,乐于教育奉献的教师队伍。2021年疫情常态化后,学校办公室每天向教体局上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日报台账》及教职工核酸检测信息,做好人事档案和文书档案的规范和管理工作,加强文字材料的加工工作,提高办公室的文字处理和服务潜力,积极办理教师工资普调、岗位晋级、调薪、文秘、人事、完善教师信息档案管理、会议举办、接待、学校获奖登记汇总、考勤、重大会议及一周内容安排、上下协调等日常事物工作,打造高效、有序的服务队伍。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抓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发挥班主任德育骨干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建立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着力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师德师风师纪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师德师风师纪“一票否决”制度。按照“静心、修德、创新、感恩、奉献、清廉”教师品质要求,强化“十项禁令”、“十项制度”、“十条公约”落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教师道德水准,评选校级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组织学生参加榆林日报主办的《新时代,新生活》征文、书法和绘画活动,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举办榆林市第十三中学“青春心向党,红歌颂祖国”歌咏比赛活动;组织主题为“百年复兴路、科学正当时”第七届校园科技节活动,选送作品获得榆阳区第三十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进集体”及榆阳区第18届青少年智力七巧板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奖;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少先队活动课和主题中队会;组织举办青春健康知识大讲堂——“健康从‘心’开始”讲座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宪法小卫士”网上宪法学习等实践活动。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奋斗目标,把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中,努力实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本学年语文主题学习不再局限于教研行为,而是拓展到常规的教学行为,共参加语文主题培训3次。教学计划体现了语文主题特色,单元计划渗透了语文主题意识,课时设计融进了主题泛读活动,常规检查中增设语文主题条目和分值,并纳入量化考核项目。语文主题学习既强化了科任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又增强了科任教师的知识链接能力,还巩固了科任教师的分析归纳的能力。李青、高瑜瑜等6位老师参加榆阳区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第七届教学应用竞赛,4人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学校获得“优秀集体”奖;其中李青,高瑜瑜,黄晓青,刘婷4名老师代表榆阳区参加榆林市中小学教师第七届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在榆林市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第七届教学应用大赛中李青老师荣获一等奖,高瑜瑜、黄晓青老师荣获二等奖,刘婷老师荣获三等奖。信息中心与教研室共同完成了微课的上报工作,成功上报26个微课。目前,学校各级课题的研究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本学年有2个市级课题、3个区级规划课题顺利结题,又申报了15个区级微型课题、4个市级微型课题。课题研究的开展,必将促使教师不断去实践,去反思。教师反思意识的加强和实践潜力的提高,也必将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是:1、在常规教学的管理和落实上,创造性还不够,需要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校本研修上,教师还不能自觉提升自身的文化和专业素养,仅仅当做评定职称的条件,功利性强。2、关于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了一些不足,如:教室多媒体使用环境有待改善;信息技术人员配备稍嫌不足;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及教学资源管理有待加强等。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学校现有设备的作用,并根据上级部门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创设更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及管理环境。3、关于德育工作,学校系统性、连贯性的德育体系还需要继续完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我校将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研究更好的工作方法,探索有效的德育途径,认真整改落实,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关于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的问题。学校功能部室设置不全,未设置软件制作室等,功能部室内部设施配备数量不足。2、关于教育科研和课堂改革。学校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四环节”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加强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和研修,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具体的激励机制方案,将校本研修落到实处。3、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和加强。学校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建设一套切合实际,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指标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丰富校园生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不断细化处室职责,夯实任务,规范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