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川县> 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4-06 10:10
单位名称 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发苹果生产技术,服务果业发展。苹果的生产技术推广、开发。
住所 洛川县凤栖镇府前街006号
法定代表人 屈军涛
开办资金 20.4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万元 3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相关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政府、苹果局局的正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1、“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全县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加强“百千万”核心区22590亩,其中镇级核心区12个13075亩、村级核心区81个9515亩建设及技术物资的配套,全县企业(合作社)参与核心区建设到达41个以上。落实了苹果高质量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的包抓责任,实行了挂牌管理,落实了增施有机肥、拉枝、种草、人工授粉、病虫综合防治、铺设黑色地膜(园艺地布)等标准化技术措施,示范应用了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控措施,有条件的核心区配套了引水入园、防雹网等设施。今年我们由生产中心副主任带队,带领业务干部赴黄陵专题学习“百千万”示范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好的做法与经验,加强“百千万”示范工程档案管理,同时指导镇加强档案规范管理,为今后通过数据科学分析研判打好了基础。以此带动全县苹果高质量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我们结合苹果高质量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按照“一类园做精、二类园晋档、三类园提升”的要求,实施了以“百千万”示范工程核心区为主的苹果标准园升级晋档和创建工作。2、绿色、有机认证工作。2021年组织印发了《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洛川苹果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洛苹指办发〔2021〕10号)及《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洛苹指办发〔2021〕11号)。目前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落实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8.9万亩。3、苹果标准园建设工作。我们以十四五规划为总览、以抓点示范为目标,及时制定了《洛川县2021年苹果产业高质量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2021年洛川苹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了《2021年洛川县春季苹果生产管理工作通知》,夯实各级领导及业务干部责任。全县确定升级晋档的标准园36个,幼园标准园12个,落实了包抓责任,实行了挂牌管理,确定了升级晋档目标。4、苹果科技培训。根据培训档案登记表统计,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累计完成35次镇级春季苹果科技培训,全县截止目前累计完成培训16万人次。5、其它工作。一是推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校县合作框架协议。我们通过协调对接,推进洛川县人民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百校连百县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校长吴普特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洛川基地”授牌,加强高等院校助推乡村振兴推进新技术的推广。在此框架协议下我们深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围绕百千万工程核心区、示范区开展科研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培训4场次,参训人员2000人次。二是果园释放中蜂,提高了座果率。为有效提高苹果座果率,我们及时对接延安养蜂协会,于苹果花期释放中蜂,组织部分种植企业自主养蜂、引进社会其他放蜂个体户,开展了5000多亩苹果蜜蜂授粉技术试验示范。经组织专门人员调查,通过蜜蜂授粉,授粉树比自然授粉树的苹果坐果率提高了3.44%。花后20天的果形指数蜜蜂授粉的达到1.0,自然授粉的0.97,果形指数有明显差异。取得的主要效益。全县完成矮化密植转型升级13684.2亩,其中新建矮化密植转型升级果园11067.6亩,短枝型2616.6亩。完成果园土壤改良25333亩。完成高接换头1335.8亩,果园种草24610亩,豆菜轮茬23190亩,果园覆膜(地布)3万亩,完成强拉枝35万亩以上。组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措施46万亩。全县建成规范的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500亩,年内出圃优质苗木89.6万株。防灾减灾工作方面,一是组织召开了防冻现场推进会,动员果农挖防冻坑7.42万个,新型果园防霜冻烟雾器采购推广644个,组装移动烟雾桶2328个。指导行政村建立百亩以上防冻示范点117个。积极开展大规模群防群控,采取防冻措施的果园面积要达到果园总面积的80%以上。二是全县按照“政策扶持、各镇指导、果农自建”的原则,在雹灾易发区域内实施搭建防雹网共计3057.94亩,其中脱贫户搭建防雹网2547.14亩,非脱贫户搭建防雹网510.8亩,加强了对已建好的苹果园防雹网日常管护。有力推动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建设,提升洛川苹果品质及国际知名度,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存在问题。1、基地建设工作。一是矮化密植转型升级工作推进不平衡。全县矮化密植转型升级工作进展不平衡。企业建园规模标准较高,果农自建标准较低,表现为点面差距较大,各镇之间差距也较大。矮化密植转型升级果园立架设施配套整体较慢。二标准园建设措施落实不力。部分标准园技术措施综合应用不到位,示范带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配肥土壤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标准园仅落实了包抓责任人、挂牌并无实质性开展工作。三是果园多元免耕覆盖差。多数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在实施果园种草、豆菜轮茬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适时合理的进行轮作种植,不能及时处理杂草,出苗较差。2、防雹网建设工作。部分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组织、指导、培训不到位,搭建防雹网面积小,个别果园搭建标准不高,使用效果差,起不到长期防灾的目的。3、苹果高质量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部分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对市上提出的“百千万”示范工程认识不足、思想不统一,特别是只重视镇级核心区的建设,忽视村级核心区各项措施配套落实,村级核心区只是划定了区域,档案资料不完善,未悬挂责任牌,开展工作较差。4、技术培训工作。苹果科技培训档案不完整,培训登记表有代签现象,村级培训组织,宣传不到位,实地指导不力,培训登记人次较少。5、党建工作。支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支部作用,在党史教育、组织建设、制度创新、支部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但对照党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党史教育自学笔记监督较少。二是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创新活动较少。三是有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四、整改措施。强化技术培训,提升果农务果水平。争取项目资金,建立严格考核机制,提升全县果园防灾减灾水平。强化标准园建设,落实包抓领导及个人责任。积极配套果园立架、滴灌设施。五、下年工作打算。202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品种选育,提升基地水平,强化品牌建设,全面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总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优果率达到92%以上,实现鲜果产值75亿元,“洛川苹果”品牌价值再创新高,位居全国前列。1、基地更新。完成新建矮化密植果园2万亩;新建500亩以上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个;新建百亩以上高质高效园区16个,总面积4000亩;完成果园整行间伐5000亩;完成老果园高接换头2400亩。2、标准示范园(区)创建。围绕苹果高质量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继续创建县级核心区2.26万亩,镇级核心区1.3万亩,村级核心区0.95万亩,新增创建美丽果园12个。规范矮化密植幼园强拉枝10万亩。3、新技术推广。推广不套袋技术2万亩;实施果园多元免耕覆盖6万亩;建立配方施肥示范点2.4万亩,推广配方施肥24万亩;推广苹果园节水灌溉1万亩。4、防灾减灾体系。支持冰雹多发区果农自主搭建防雹网,共实施2万亩以上,加强已搭建防雹网的日常管护。推广移动烟雾桶1.7万个,每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各建立500亩以上的防冻示范点,全县防冻覆盖面积达到总面积的80%以上。5、沃土工程。以区域建设为中心,对全县2021年实施的苹果矮化密植转型升级、搭建防雹网的果园,进行增施有机肥,改良果园土壤,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提高果品品质和质量,建成土壤改良、沃土增肥示范基地10360亩。6、质量安全体系。规范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继续开展“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保护标志)认证及贴标,组织企业认证有机食品基地10万亩以上、继续支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力争整县再次通过绿色食品原料生产示范基地认证。7、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县乡村年度“2-4-6”培训制度,培训果农15万人次以上;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认定培训工作,培养认定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职业农民1200人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陕西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