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彬县> 彬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彬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发布时间: 2022-04-01 16:52
单位名称 彬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林业发展提供病虫害防治检疫保障。县境内森林、林木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对主要检疫对象监测、除治的具体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指导工作,并提出具体防治方案。
住所 彬州市北大街44号
法定代表人 郭忠忠
开办资金 17.0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彬州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6万元 26.9万元
网上名称 彬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网上名称为彬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公益。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管理,业务开展情况1、(1)积极开展森防知识宣传,扩大普及范围我站在咸阳市森防站大力支持下,结合乡村振兴工作,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学院、宝鸡绿地生物防治有限公司,今年在永乐镇、义门镇、北极镇、韩家镇开展了干杂果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示范培训,活动中发放宣传科技资料、技术读本3000余册,讲解演示防治知识,现场示范防治技能,共提供药品、器械2000余件,价值10万余元。通过培训,提高了全民森防意识,增加了森防知识,普及了森防技能,助力了乡村振兴成果巩固工作。(2)加强森防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森防队伍建设根据森防工作要求,我站今年先后5次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病虫害专家高智辉、昆虫学专家王芸果教授对我市西庙头林场、水口、韩家南部山区针阔叶林、太峪沟渠头、龙高武家等地森林病虫害分布现状等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7、8、9三个月根据物候情况,分别在我市西庙头林场、韩家龙山书院采集林业有害生物标本1000余只,蝴蝶类15种约300只,由王芸果教授亲自指导标本采集、制作、分类、鉴定,根据调查结果,整理编辑完成《彬州市2021森林有害生物普查报告》、《彬州市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名录》、《彬州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方案》,整理标本约50盒,此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同时我站安装了实验设备,请两位专家培训了我站森防人员对解剖镜、电子显微镜的操作及应用。秋冬季我站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市森防站联系,先后邀请韩崇选、南小宁、张钢龙、徐正刚等教授,分别在韩家镇新庄村陕果扶贫产业园、白皮松林地及永乐镇三杰农民合作社地进行了经济林秋冬季病、虫、鼠、兔害防治技能培训,主要针对三箭式灭鼠器和接洞式鼢鼠活捕器的应用操作细节做了现场指导,参加培训的森防技术人员、捕鼠专业队及生态产业合作社和生态产业脱贫巩固户,共有530余人。同时分别在城区的东山、南山进行了林地鼠兔害调查,并先后派出十名森防人员参加国家森防总站、省森防总站业务培训。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组织职工开展业务学习及技能技术比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职工及林农森防业务技能水平。(3)强化森林防控意识,铸造生态安全屏障防治工作,以探索推广无公害防控新路子为主导思想。今年试点投放烟雾剂防治侧柏枯叶病2000亩;投放花绒寄甲10万头防治核桃园2000亩;在韩家镇组建专业捕鼠队,发放捕鼠物资650余套,开展秋冬季经济林地下害鼠人工捕杀;在朱家山试点新造林常绿树种幼林地兔害生物驱避防控500亩;对石龙窝松林完成了全面除害处理及后续防控工作;完成太峪镇太朝村扶贫产业苗圃及九田苹果产业园地下害鼠及地上兔害围网防控2000亩;全年林地鼠、兔害防控任务3.65万亩,其中造林围网防控鼢鼠2000亩,生物驱避13000亩、深坑栽植13000亩、药物毒杀5000亩、人工捕杀3500亩,实施了省立项目韩家镇核桃无公害防治2000亩,悬挂黄粘板1万张防治核桃、花椒、枣刺吸式害虫1000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0%以上,成灾率控制在4.3‰以下。监测工作,以美国白蛾防控为重点任务,在城区新区广场、河堤路沿线、彬州驿景区、西庙头林场布设性诱监测及灯诱监测点50盏、性诱器30组;坚持松材线虫病监测全覆盖,对全市2.1万亩松林定点设置松墨天牛诱捕器50组,红脂大小蠹50组;投放桃小、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各1000粒,继续启动李家川美国白蛾远程全自动灯诱虫情测报站;建成物联网远程监测站(中心广场)一处。经监测我市未发现有美国白蛾发生。全年无间断持续监测,同时强化春夏2次普查工作,目前未发现该物种入侵。结合物候及我市林木分布状况,从4月份开始每两个月对我市2.1万亩松林开展一次普查,全面掌握我市森林病虫害发生趋势,11月完成省站下达的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监管平台任务,未发现我市有松材线虫病发生,并按时上报国家森防总站周报、月报、季报,测报准确率达到97%以上,为上级部门准确预测判断生态安全指数提供基础依据。检疫工作,是阻断森林有害生物传播,保证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我站全年共完成产地检疫18宗,检疫苗木230万株。产地检疫率达到100%。调运检疫3宗,2.3万株。调入复检苗木184宗,354万株,复检木材13宗,361立方米。结合林业生产开展季节性临时设点检疫3处,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一次,查处违规调运案件3起,罚款3500元。有力地打击了无证调运及承运人违法行为。全年我站在国家森防信息网发布森防报导25篇,在彬州信息网发布4期虫情信息简报,制作森防宣传美篇10余篇。根据我市气候特点,结合林地鼠(兔)害、中槐尺蠖、核桃小吉丁虫发生规律,开展常态化巡查,适时发布病虫信息,严防有害生物入侵蔓延扩散。入冬前开展虫情越冬基数调查,并发布中长期虫情信息,为2022年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4)勇于探索创新,开创防控新局面积极做好苗木检疫工作,苗木检疫工作是控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人为传播蔓延的预防性措施。为了切实加强对进入我市的绿化苗木、松木及其制品的检疫监管,切断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有效保护我市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我站从11月1日开始部署实施为期一个月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巡查专项活动。巡查期间主要针对重点时段、强化临时检疫检查站执法,坚持每天上午5:00至9:00运输苗木入境重要时间段,在高速出口设点专人检查,携带办公设备现场办公,其余时间段以各绿化重点工程施工现场为主巡回巡查,使我市生态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2、严格执法程序,确保检疫制度化(1)产地检疫严格执行市绿化委下发的检疫复检通知,对凡是不能提供繁育材料检疫手续或未申报产地检疫的林产品及其制品,一律拒开检疫证书。(2)调入复检今年我站继续加大对林业各项重点工程、市级绿化工程施工工队及市镇道路绿化的苗木监管工作,要求其调入的苗木随到随报随复检,对电力局的电缆线盘到库复检。要求调入苗木、材料检疫手续完备,检查证物相符,无病虫携带,对复检合格的进行登记备案。(3)调出检疫我站检疫组今年在检疫工作中共办理产地检疫3宗,检疫苗木3.8万株。调运检疫3宗,2.3万株。检疫人员严格遵照检疫程序操作,由报检对象按程序上报“产地检疫申请表”,现场检疫必须有2名以上的检疫人员着检疫服装、持证,携带相关设备进行抽检,并登记签字,做到了不染病于人。3、积极探索推进无公害防控新技术(1)今年我站在荒山造林中,推广深坑栽植,以阻断鼢鼠、草兔取食通道。根据鼢鼠、草兔取食习性,我们采用栽植坑内表土低于地表30厘米的深坑栽植法,可有效阻断鼢鼠、草兔取食幼树。2021年春季在城关镇朱家山村、新民镇水白村、豳风街道办大佛寺村实施13000亩,据往年调查结果,此方法可降低幼树受害37%以上。(2)经济林建园根、杆围网阻隔防控。韩家镇新庄村陕果扶贫产业园、太峪镇太朝村扶贫产业苗圃及九田苹果产业园建设中我们推广坑内围网、树干围网阻隔鼢鼠、草兔危害,开展了地下害鼠及地上兔害围网防控示范2000亩,经与往年对比统计,此措施区域的鼢鼠草兔危害不足3%。(3)经济林园地、苗圃地采用弓箭捕杀及圆洞式接洞捕捉鼢鼠。在苹果、樱桃及苗圃地,我们采用土弓箭及改进的三箭式灭鼠器和接洞式活捕器开展有效捕杀,可在近期短时有效降低鼢鼠的危害。(4)药物毒杀和生物驱避,人工捕杀,我们在永乐镇高辉、咀头村、县城南北二山17500花椒园、松柏幼林采用探插鼢鼠取食洞投放、深埋化学药剂浸泡的毒葱,以诱杀鼢鼠,可在当年有效控制鼢鼠对幼树的危害。2021年我站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年完成林地鼠、兔害防控任务3.65万亩,使防控取得了有效提升。二、目前森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能知识老化,难以适应现代新型防控技术。2、防控监测、检疫经费欠缺,工作开展难度大。3、各级对森防工作重视不够,森防宣传不到位,社会认知度不高。4、森防普查设备及技术手段落后,影响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及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正常开展。三、2022年工作计划及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计划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加强森防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专业人员业务水平。2、加大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监测预报,增加监测点,顺利完成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监管平台年度任务。3、全面推广陈村无公害示范园防控措施到全市。4、努力推广荒山造林深坑混交栽植防控措施。5、加强以昆虫性信息素防控为主的枣园梨小、桃小食心虫防治工作。6、试点推广无公害防治新技术。7、完善建设远程智能监测系统。8、试点应用无人机红外监测手段。9、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森防服务职能。建议:加强对基层森防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业务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森林病虫害监测检疫防治专业化水平。二0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林业局评为2021年度综合考核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