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商业发展服务中心

华阴市商业发展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30 09:39
单位名称 华阴市商业发展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拟订全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工作;负责成品油、商业预付发卡企业等行业的监管工作;负责全市电子商务培训、指导工作。
住所 华阴市东岳路
法定代表人 刘武涛
开办资金 32.5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6万元 48.4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商业发展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布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成功申请目前,我市发展电子商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基础良好,电商企业创新经营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精心组织,查漏补缺,多措并举,克难攻坚,积极协调,认真形成规划方案,2021年7月成功争取我市为2021年第一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2、电商活动开展如火如荼4月29日上午,全省乡村振兴网销产品对接会在大荔县举行,在对接会上,我们组织陕西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华阴市分公司、陕西白犀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华阴市坤盛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本土企业,对我市优势特色产业进行了宣传推介,得到了省厅各领导及各参会企业一致好评。5月18日至19日,特邀国家高级电子商务师李娜老师带领学员赴罗敷镇上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及华阴市扶贫产品展销馆,进行电商户外直播活动,宣传华推介贫产品。6月17至20日,在我市滨河大道中段金水桥东岸举办了以“天赋华阴美地藏瓜果香”为主题的农特产品展销暨电商直播活动。6月29日,积极参加在榆林市举行的陕西省网销产品对接会,带动了华阴蒲公英茶,华山香菊,华山甜柿子,大红袍花椒等产品与相关省市的交流、对接,拓宽了销售渠道。6月30日,成功举办《“电商快车”永远跟党走》献礼党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借助党庆之际联合融媒体为电商企业及农产品的网销活动进行了大力宣传。截止12月中旬,孵化电商企业销售962.46万元,线上专馆专区销售额71.51万元。3、市场监测及市场项目工作持续开展一是按时统计上报每月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报告及节假日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指导督促各类商贸流通监测企业按时上报各类报表。督促6户重点流通企业按时上报春节、五一、端午节黄金周周报、月报和旬报工作。二是做好市场建设项目征集工作。共征集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商互联供应链等拟建、在建项目8个,经筛选将符合条件的华阴市智能终端取货柜项目上报渭南市商务局。三是积极完成渭南市商务局安排的各项市场调研工作,先后组织开展全市商贸服务网点专题调研、全市乡镇市场和集市现状调研、冷链物流专题调研工作,完成农村商业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四是积极谋划“十四五”商贸物流重点项目。经过充分调研和考察论证,我们共谋划“十四五”商贸物流重点项目4个,分别是:华阴市现代物流园项目、华阴市智能终端取货柜项目、华阴市中央厨房及食材冷链配送中心项目、华阴市农副产品综合市场项目,目前已经完成项目可研报告,正在开展后续相关工作。4、消费帮扶工作不断提升一是多力推进,持续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十大行动”和消费扶贫月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参与,积极推进扶贫产品进入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和部队,鼓励引导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食堂、餐厅等选用扶贫产品,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引导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优先购买扶贫产品,推进消费帮扶进入“快车道”。全市扶贫产品认定38个供应商67个产品,其中国扶认定的21个供应商41个产品、镇办推荐17个供应商26个产品。建成运营有人货柜一组;专馆线上1个,线下2个;专区线上2个,线下2个。截止2021年12月中旬市扶贫产品销售5670.05万元,国扶认定销售1803.70万元,镇办推荐销售2832.38万元,专馆专区专柜销售71.51万元,电商平台销售962.46万元。同时,通过832平台采购贫困地区扶贫产品178万元;46个工会组织采购扶贫产品156.45万元。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消费帮扶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来帮助贫困人口增收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的重要途径。通过和诚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市各个小区共计65部电梯里开展扶贫产品的宣传,同步开展扶贫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商超、进社区、进景区、进食堂等活动,扩大消费帮扶影响力,营造人人参与消费帮扶、人人支持消费帮扶、人人宣传消费帮扶的浓厚氛围。三是电商持续发力,助推消费升级。为培养电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我市今年先后举办了“电子商务普及培训暨镇村站点业务技能提升培训会”、“促进妇女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电子商务培训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电商技能培训会、“陕西省电子商务绿色发展培训会”共计10余次。今年我市电商平台扶贫产品累计销售金额962.46万元,采购832平台农副产品178万元。四是积极组织工会,助力消费帮扶。积极协调市总工会,号召和动员各级工会组织,按照《陕西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在工会发放节日福利、慰问品时,购买扶贫产品的比例不低于当年采购金额的30%”的有利政策,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迎新春、促消费、助力脱贫攻坚”活动,鼓励工会组织优先购买扶贫产品,今年我市46个工会组织扶贫产品采购156.45万元。同时,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带头采购扶贫产品,做好宣传推荐,助力消费帮扶。二、社会效益情况1、电商人才培训孵化措施务实有效2021年以来,新开展培训15期,培训1300余人次,其中为镇村站点负责人开展业务技能提升培训2次,同时下乡进行同期“面对面”指导50余次,专业培训280余人次,其中包括“妇联”培训3期。截至目前,中心园区新增孵化电商企业一家,创新创业人员5人,全市青年参与电商创新创业热情高涨,人才孵化培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物流快递体系逐步完善建立打造通畅高效的市域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流通路径,提升物流快递效率和降低流通成本,根据现行的《华阴市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全面整合物流快递行业,现已集合韵达、百世汇通、圆通、中通等4家快递公司,建成小型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中心,目前已建成6个镇级电商服务站,2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后续将继续完善巩固,村级达到50%(脱贫村占其中的50%,贫困村与行政村双过半),镇级全覆盖。3、公共区域品牌不断创建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农村各类经济主体与大型电商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日益凸显,现已打造出“西岳情”华阴当地公共品牌,目前,蒲公英、菊花茶、柿子醋、香椿酱等多个华阴特产已冠名以“西岳情”品牌。随后,将继续加强甜柿、香菊、香椿、蒲公英、莲藕等具有地域特色农副产品的品牌培育,开展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工作,分析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打造独具本地特色的标志性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经过公共品牌打造,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有规模、有思想的本土市场经营主体,从而促进华阴公共品牌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以优质品牌效应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电商人才培训规模有待加强。近年来,我中心不断努力,加强电商人才培训计划,想方设法组织人员参加电商知识培训。但从我市电商发展现状来看,电商人才不足的短板时有显现。下一步,我们将借助创建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有利契机,组织更多的人员投入到电商行业里来,进一步提高电商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为我市的电子商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1年,商业发展服务中心全体干部精诚团结,奋发有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022年,我们将继续发挥“高举旗帜谋新篇、响应号召勇作为”的精神,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指导帮助,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扎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扎实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有序实施。二是借助创建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市的有利契机,夯实农村物流设施设备基础,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化发展。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推进“两中心五体系”建设步伐。三是多措并举,灵活方式,持续开展电商展销推介活动和培训孵化工作。四是认真做好“十四五”商贸重点项目入库工作。五是持续做好市场监测和保供工作。六是继续加大力度做好消费帮扶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