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9 10:55
单位名称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制定辖区内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机械化研究、技术推广和教育培训;农业机械化统计、资金和物资的管理。
住所 大荔县东新街4号
法定代表人 吴红波
开办资金 13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8万元 28.7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农机购置补贴工作2021年,省市下达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30万元,2020年结余资金3.338万元,全年可使用资金1033.338万元。2021年资金到位后,先对2020年超录的785.44万元进行了兑付,剩余的247.898万元截止目前已结算247.84万元,结余0.058万元。全年补贴上年度超录机具3225台(套),受益农户3018户;后半年补贴新录入机具104台(套),其中包括拖拉机72台,收获机具16台,其他器械6台,受益农户94户。今年的补贴工作较去年进度略为迟缓,其中原因一是省市资金下达迟、网络开通慢,直至11月才正式开始补贴收录工作;二是下达补贴资金总额不足,由于需要优先发放上年度超录部分,加之我县群众对补贴机具的需求量较大,补贴资金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群众不满情绪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耐心向群众解释、答复,说明补贴资金目前的进度,同时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增加补贴资金,并对目前来办理和咨询的群众登记住址和联系电话,资金到位后及时通知群众办理,先后电话答复群众80余次,书面回复群众因补贴问题信访4余次。二、农机推广工作(一)积极调研,摸底农机发展现状一是调研、试验枝条粉碎机装备,杜绝废弃枝条路边乱堆乱放,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机械化技术推广行动”;二是对我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询问了养殖大户的生产规模、养殖利润、先进装备、防疫等方面的情况。为所谓的“后院畜牧业”推广成本低、效益高的一些饲养装备,促进他们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养殖,以推动我县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同时,继续在羌白调研红薯种植,继续完善红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的推广。(二)重要农时督查整顿,把控服务质量在春耕、“三夏”之前,为了规范农业机械维修秩序,对全县的农机维修网点进行检查整顿,重点对维修质量、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工作状态情况及疫情防控等进行监督检查,在检查整顿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让各种农业机械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确保夏粮颗粒归仓。(三)“三夏”农机化生产现场会承办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三夏”小麦机收暨粮食作物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质量,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安排,6月5日,全省“三夏”农机化生产暨小麦机收减损现场会在渭南市大荔县朝邑农场召开。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参加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宁殿林主持会议。各市(区)农业农村局,省农垦集团,厅机关有关处(室、局),厅属有关单位及相关市农机、农技部门负责同志150余人参加会议。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负责此次会议现场承办工作,中心动员全体同志积极配合省市农业农村(农机)部门,成立了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国华同志为组长的会议实施小组,制定了会议实施方案,印发了会议指南,在会务接待、后勤保障、现场组织、外围协调等工作上表现出色,受到省厅领导高度表扬,圆满完成了全省“三夏”农机化生产暨小麦机收减损现场会召开工作。三、农机化重点项目工作(一)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基地位于大荔县赵渡镇,计划建设万亩小麦、玉米示范田,设立试验示范牌,在三夏、三秋组织进行小麦、玉米机械化示范作业。主要工作重点是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补齐粮食生产短板,优化机械化装备,开展小麦宽幅沟播种技术、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粮食收获机械化技术及智能机械化技术推广。购置小麦宽幅沟播、玉米精量播种、深松整地(智能检测)、植保、收获和烘干等补助,按购机50%补助,并开展全程全面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加快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经营与管理相协调,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解放劳动力,实现生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项目实施,巩固提升我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能力,涵盖粮食生产全过程,重点以提高耕整地、土地深松、种(播)、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烘干等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农机、农艺有效融合,让我县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二)设施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县建设项目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关于设施农业发展有关要求,大荔县委县政府决定积极创建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点,示范点遴选在大荔县新颖现代农业园区内,主要针对我省设施蔬菜生产劳动效率低、管理费时费工,且缺乏劳动力的问题,开展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的农艺模式示范,具体实施内容包括宜机化新型大跨度温室建造、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农艺模式探索、育苗机械化技术提升及改造、设施蔬菜田间作业机械化提升、设施环境数字化管理及调控设备推广示范、植保机械集成与示范、省力化收获运输机械示范、冷链物流机械化示范8部分,着重开展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装备、引进和集成,形成集新型设施结构、宜机化栽培模式和机械化生产装备于一体“农机-农艺融合”的设施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引领我省设施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我省设施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有力保障。四、农机深松整地工作2021年我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面积6万亩,现已完成10.02万亩,深翻土地3万亩,超额完成深松整地工作任务。目前正在收集资料,准备上报财政局完成补贴资金兑付。五、农机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及教学计划》,根据需要农业产业结构及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设置了粮油、蔬菜、果业生产机械化三个专业,录取学员160名,经培训考核,148名受训学员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结业学分数,考核结业合格率达98.7%,县培育办为井小宁等148名学员统一颁发了高素质农民资格证书。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1、实现农机总动力116.8万千瓦,完成农机经营总收入6.3亿元;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实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6%,重点区域和禁烧区域达到100%;并成功申创渭南市四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完成争资引项资金1715万元,其中农机购置补贴1030万元、深松整地325万元、农机化项目360万元;在农机购置补贴、“以旧换新”报废更新等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配套科学合理,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3、完成各类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148名,培育出一支崭新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推进县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奠定优良的乡土人才;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韦林望仙农机合作社),培育壮大了农机服务市场主体,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经营与管理相协调,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解放劳动力,实现生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4、完成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0.02万亩,深翻土地3万亩,落实党中央绿色农业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农机服务组织松散、服务水平不高,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由于组织松散、配套机具少、服务项目单一,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要,也使其在短时间内难以发展壮大。二是农机化大的项目少,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量不足,农机化扶持政策宣传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今年我县虽争取到的项目都是二三十万的小项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虽过千万,仍与农民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加之部分农民不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工作程序,增加了往返次数,影响了办事效率。(二)整改措施一是做好对今年农机化示范项目及农机购置补贴的总结收尾工作,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尽快编制年农机化示范项目申报书及可研报告,力争中省大的农机化示范项目落户大荔。另外利用目前农闲时间,深入乡镇村组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留死角。二是抽调人力对我县农机拥有量及农机具分布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确定一批农机大户,有针对性的扶持其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完善制度、制定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使其尽快投入运转。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和深松整地项目,用好惠民专项资金。宣传推广农机购置补贴新政策,积极推行用户个人在手机“APP”进行补贴录入申报,宣传大棚骨架补贴安装政策,争取2022年在我县推广实施补贴大棚骨架安装10万亩,推广畜牧养殖机械补贴,促进我县养殖化规模发展。(二)协调落实业务工作,推进项目进度。积极争取农机化专项项目,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机械化技术推广行动”,推广小麦宽幅沟播、玉米“5335”播种等技术和机械化装备,围绕农业生产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方向开展调研,引进推广相关农业生产智能化装备,推进“设施蔬菜机械化建设项目”进度。(三)引进新设备,推广新技术。一是继续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机械化技术推广行动”,引进推广残膜回收机械化装备,着力解决地膜对土壤污染的突出问题,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二是深入果业集中栽植区继续调研,围绕果业生产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方向,引进推广相关果业生产智能化装备,并计划召开“果业生产智能化装备现场会”,进一步完善“冬枣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