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科技资源统筹共享、项目申报、创新平台培育、技术指导、成果转化、科技宣传、科技培训。 | |
住所 | 大荔县城关镇府门前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鹏 | |
开办资金 | 239.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09万元 | 18.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市考指标1、2020年R&D投入强度为0.57%,R&D人员122人;2、培育认定2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雷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大荔县易订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在省科技厅网站公示;3、完成科技型企业入库认定23家;4、组织引导各企业累计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6903万元;5、选派科技特派员34人。(二)大荔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阶段性任务。申请认定省级农高区应提供的各类材料已上报,包括园区发展情况报告、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支持农高区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园区近三年主要科技经济指标材料等;积极与省市主管部门协调对接,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及时汇报协调解决创建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农高区《环境影响报告书》、《设立用地情况报告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报告》已分别经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审批通过。现提请省科技厅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和专家召开论证会,通过后报省政府审定批复。(三)加强合作持续推动省生物农业示范县建设。全面落实县政府与陕西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签署的《陕西省生物农业示范县共建协议书》精神。一是年初组织专家认真调研考察,起草完成了《大荔县生物农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征求意见稿)》。二是协调落实了省生物农业示范县科研基地建设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监管,科研综合大楼建设顺利实施,目前大楼主体工程已竣工,进入装修阶段。三是协调省科学院和新颖农业科技园区,实施了建设试验示范田、智慧农业平台提升、农业科技展厅等项目,发挥了试验示范作用。(四)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围绕工业培增计划和县域经济创新发展,3月中旬联系邀请省科技厅副厅长林黎明带领北京本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中心等农业科技型企业负责人,深入我县相关龙头企业调研,对接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5月下旬与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科技工作站共同在我县成功举办“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专家科技咨询服务座谈会”,相关高校院所专家、相关企业负责人等20余人参加活动。通过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创造条件加强我县与省内外知名农业科技型企业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相关高校院所专家合作,建立长期交流合作机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下功夫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为创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2、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一是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宣传。二是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深入摸底调查,建立台账,全面掌握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拥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研发人员等基本情况,筛选出拟申报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重点企业。三是深入重点企业开展指导服务,今年多次邀请陕西省农村科技发展服务中心、陕西云谷生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入陕西雷动网络科技公司、丰仓原、诺贝丰、宝优电子等企业调研指导申报高企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事项,针对企业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意见建议措施,加快申报认定进程。3、组织县域内6家科技型企业积极参加主题为“科技创新成就梦想”的2021年渭南市创新创业大赛,陕西长旗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森威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大赛决赛“新能源新材料组”二等奖。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1、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过程中,重新选派确定县级科技特派员34名,组建了冬枣、设施瓜果菜、畜牧等8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实现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产业和镇村全覆盖。我县朝邑镇平罗村、羌白镇白村被纳入全省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强化考核管理、落实激励政策,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极大调动了广大科技特派员的服务热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全年共开展技术培训会100余场近万人次,现场指导200场次,推广新技术13项、新品种8个,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2、发挥好农业创新平台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荔冬枣试验示范站、省科学院植物线虫学重点实验室、众康家畜良种繁育西农专家工作站、国家级“星创天地”新茂天地源家庭农场等农业创新平台,开展了引进专业人才、实施省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实用技术指导培训等工作。3、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今年入汛以来的持续强降雨天气,洛河大荔段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在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中,及时组织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录制技术管理视频讲座,印发灾后设施蔬菜棚室管理应急措施、冬枣管护技术指导等资料万余份,开展灾后技术培训20余场1500人次,活跃在田间地头,助力农业减灾复产,为灾后重建贡献了科技力量。4、大荔县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仪器设备库、人才库、成果库、项目库)建设初具雏形。围绕农高区创建,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组织申报2021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2022年度省级重点研发计划7项;配合市级部门进行2017年度省级科技扶贫项目验收工作。对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事业单位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业调查,并按照省市要求及时上报。完成全县23家行政事业单位2021年度科普统计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快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偏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自主知识产权少,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慢。公共科技服务水平偏低。全县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水平较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少,公共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科技与金融结合不紧密,为企业和产业提供服务与支撑的作用有限。中小企业总体科研实力有待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数量较少,科研水平比较发达地区较低。高端人才匮乏。全县科技队伍仍不够强大,企业科技研发、推广、成果转化人员较少,数量和质量与大荔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科技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科技社会化推广应用力度仍不够大,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偏弱,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与经济发达县城的差距还很大,亟需进一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2、整改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与各部门统一思想,密切协作配合,明确责任。完善扶持政策。落实各项科技政策法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部门、行业、地区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推动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合力。强化科技服务,继续加强以“政府+企业+专家+农户”的运作方式,构建起大荔特色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激发双创活力。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加大对双创的扶持力度。营造创新氛围。引导社会各方面提高对大荔科技创新工作的认同,营造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快推进省级农高区创建,突出抓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生物农业示范县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科技特派员、项目建设等工作并取得实效,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