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果业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果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保障。果业科研、果业生产、教育培训、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宣传促销。 | |
住所 | 大荔县冯翊路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游建敏 | |
开办资金 | 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63万元 | 3.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果业发展中心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引导果农发展特色时令水果,全县改建新品种果园0.3万亩今年市上下达我县的果业市考指标是改建新品种果园0.3万亩。按照上级下达的市考指标,我中心将0.3万亩的改建任务分解到各镇(办),并引导果农发展俄罗斯8号、美国1号樱桃、6-6油蟠桃、36-5油蟠桃、沾化冬枣2号等特色水果新品种0.3万亩,圆满完成市上下达的0.3万亩的建园任务。2021年全县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2.82万亩(其中:苹果5.74万亩、梨4.6万亩、葡萄4.05万亩、桃9.5万亩、杏1.6万亩、李子2.2万亩、樱桃0.54万亩、其他4.59万亩)。2、大荔冬枣品牌建设、宣传推介工作情况持续打造“大荔冬枣”区域公用品牌,扶持壮大“大荔冬枣”企业品牌。一是组团参加了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第十四届iFresh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组织开展大荔冬枣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2021年全国10大枣品牌、“陕西好商标”和省级农业品牌申报工作,大荔冬枣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省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荣获渭南市2021年地理标志产品聚集示范点,被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确定为第一批“陕西好商标”,入选2021年度受市场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名单。3、果业品种结构调整、特色果业示范村工作情况培育朝邑广济、许庄周家、冯村雷寨等现代果业示范村10个,制定示范村建设标准和工作方案,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示范村技术指导工作,示范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果树省力化栽培模式、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设施栽培、果实套袋、避雨栽培等先进技术,每村遴选5名示范户,采取“1+5”的示范带动形式,每个示范户带动5名辐射户,对示范户物化补助和技术指导、发放肥料220袋、入户发放资料500份、指导培训200人次。组织举办渭南市冬枣春季管理技术云课堂1场,组织果业技术培训和涝灾技术培训26场3000余人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1年全县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2.82万亩(其中:苹果5.74万亩、梨4.6万亩、葡萄4.05万亩、桃9.5万亩、杏1.6万亩、李子2.2万亩、樱桃0.54万亩、其他4.59万亩)。完成了市上下达的果园改建0.3万亩、水果产值增长6%,“大荔冬枣”被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确定为第一批“陕西好商标”,入选2021年度受市场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名单。在年终评审中我中心扶持指导的范家镇雷北村“雷北村冬枣核心示范园”确定为“省级示范园区”;“新禧家庭农场”、“尊天现代农业示范园”等6个示范园确定为“市级高质高效示范园”。完成果业“四大关键技术”20万亩,其中:改形修剪5万亩,巧施肥5万亩,强拉枝5万亩,无公害5万亩。指导建设埝桥蒙家冬枣现代智能管理(面积12亩)、西埝设施葡萄精品示范园(1000亩)各1个。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有待加快。果业仍以分散生产经营为主,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果业的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二是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目前,全县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总体规模不大,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农民无法在加工、销售链条中获得收益。果品贮藏能力不足水果总产量的10%,果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近乎空白,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改进措施:全县扶持5-10个果业龙头企业,推动其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果农分享储藏、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按照“生产有基地、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扶持部分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配备必要的现代化设施和果业器具,提升果业标准化、机械化、规范化作务水平和农资配送、果品营销等社会化服务能力。四、2022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1、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按照中省最新政策,要保持新增果园与淘汰果园总量基本平衡;以国土“三调”结果作为基础,保持县域内耕地与园地总量稳定的前提下,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因地制宜规划集中连片栽植区域,着力打造冬枣产业、特色时令水果、早中熟苹果核心区。2、坚持市场导向,优化果业品种。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对接,引进示范推广俄罗斯8号、美国1号樱桃、阳光玫瑰、妮娜皇后葡萄、6-6、36-5油蟠桃、沾化冬枣2号等特色水果适栽品种,结合老园更新改造,促进不同色系、果形、口感的品种差异化发展,拉长供应链,错峰上市占领市场。3、高质高效果园创建工程。指导果业特色产业示范村10个;争创省级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冬枣有机质提升示范园3个,高质高效示范园6个;完成市上下达的果园更新任务0.2万亩,产量61.2万吨。主推示范土壤有机质提升、抗逆保花定果、水肥药膜减量增效、高光效整形修剪、病虫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作业、采后智能精细分级等8项果业主推技术。4、产后处理推进工程。一是依托新型果业经营主体(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在镇村集中建设一批产地采后处理中心,倡导有能力的企业、合作社引进智能选果分选机;二是完善县域内果品物流能力和冷库贮藏能力,建设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物流运输体系和冷链服务体系;三是配合执法部门,加大水果销售市场监管力度,严禁使用膨大剂、催熟剂等水果成熟期禁用品;四是县域内的所有水果生产经营主体、物流包装企业和果农,必须严格按照《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规范使用包装。5、品牌培育强化工程。主要工作:一是全力做好“大荔冬枣”品牌发展规划,力争大荔冬枣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每年较上年递增5%;二是做好申请使用“大荔冬枣”区域公用品牌标识和证明商标企业统一包装标准的规范工作,依法做好监管和保护;三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大荔冬枣”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品牌,鼓励合作社注册自主品牌,依托区域公用品牌,培育自主名牌,不断提升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四是全力抓好果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行果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五是举办大荔冬枣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媒体、电商平台、大型展会等开展宣传促销活动,积极参加中省市相关部门举办的果品推介会,以推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诉讼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