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大荔县> 大荔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大荔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9 10:12
单位名称 大荔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退役军人走访慰问、就业创业扶持、帮扶解困、信访接待、权益保障和矛盾化解。
住所 大荔县城关镇富民路8号
法定代表人 李维娜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大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7万元 1.07万元
网上名称 大荔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其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抓点示范,确保高质量创建。按照《大荔县高质量创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年投入资金30余万元,规范镇村服务站各项制度和文化建设,配备办公电脑等基础设备,基层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全县17个镇(街道)301个村(社区)服务站按照“五有”和“1+X”创建标准,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2020年东城街道等3家退役军人服务已达到创建标准并经省市验收;三是许庄镇等11家退役军人服务站按照创建标准,全部打造成型。四是结合省市常态化服务联系退役军人“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将埝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确定为省级“四清楚”工作示范点,形成“周安排、月推进、季清单、年考核”的工作模式,为全县高质量创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2.规范流程,庆送喜报氛围浓。根据省市《关于做好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庆送喜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联系县人武部、各镇(街道)服务站等,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庆送喜报工作流程,对立功喜报收转、登记建档、庆送形式、活动组织、信息宣传等方面进行明确,确保庆送喜报工作规范有序、庄严热闹,推动全县拥军优属工作再上新台阶。3.建立机制,常态化服务联系。为全县退役军人建立常态化服务联系“一对一”工作台账。推行“网格化+X”模式,按照“人在网格管、事在网格办、矛盾不出格、服务在网格”的思路,建立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县2.8万名退役军人全部纳入进来,定人定位定责,通过“一张图网”体现出来。重点是把当前省市开展的常态化联系服务工作、“四清楚”工作机制、烈士遗属“一对一”联系,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范畴。充分发挥镇村组三级网格长(员)作用,切实把辖区内的退役军人管起来、用起来、服务好,形成大荔特色。4.及时安排,采集悬挂两不误。结合现阶段每年两次征兵的实际情况,印发《大荔县关于做好现役军人家属信息采集和光荣牌悬挂工作的通知》,依据《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实施办法》以及《光荣牌悬挂服务管理工作规定》要求,积极做好信息采集和光荣牌悬挂工作。今年为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采集信息500余人次,发放光荣牌五百余块,主要是采取入户发放和上门悬挂的形式进行,弘扬拥军拥属优良传统,全面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三是及时回复信访事宜,针对渭南市12348民生热线和上级关于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和悬挂光荣牌等信访件,我们做到第一时间联系沟通,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并做好有关政策宣传,传递党和政府“好声音”。5.帮困解难,关爱基金显真情。全县共募集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合计73.5万元。其中,网络筹款72万元,线下筹款1.5万元。申请省级关爱基金援助7批20人32万;申请市级关爱基金援助4批23人,共7.8万元;申请县级关爱基金援助2批15人,共3.3万元;累计关爱援助特困退役军人家庭58人,合计43.1万元。主要采取部门参与,联合发放的形式,将援助资金送到困难退役军人手中,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家属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关爱基金的影响力和公信力。6.积极动员,社会力量重参与。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是服务中心基础业务工作的一个拓展和创新。我们联系TCL西安分公司连续举办“优属爱民”活动。2020年为全县荣立二等功现役军人家属赠送冰箱4台,为全县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发放价值500万元的拥军惠民存折1.2万张。2021年为全县荣立二等功现役军人家庭赠送洗衣机4台,为荣立三等功家庭赠送TCL电烤箱70台,为全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发放价值600万元的拥军惠民存折1.5万张,让退役军人及军属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关爱。积极联合深圳龙越基金会、大荔眼科医院、国际美发、全国拉雅养车等爱心企业为退役军人、军人军属开展“送政策、送关爱、送优惠”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爱心企业的善行善举和企业文化,全社会关爱退役军人的氛围浓厚。7.发动群众,组建志愿服务队。按照省市有关工作统一部署安排,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以“做好身边事,服务周边人”为主要形式,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中赢得社会尊重,展现良好形象、彰显自身价值。一是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队伍、一地域一品牌”的目标,组建县级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大队1支(其中直属中队4支),组建镇级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中队17支,村级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小分队100余支。二是及时发布志愿者服务项目,主要是通过参与抗震救灾、疫情防控、抢险救援、生态保护、红色宣讲、医疗健康服务、帮扶解困、法律援助等活动,在助力大荔县追赶超越中贡献退役军人智慧和力量。8.注重时效,发挥媒体平台作用。负责运营管理县局微信公众号以来,受到广大退役军人及军属的关注,全年发布信息量185条,点击阅读量超过26万人次;抖音平台发布退役军人信息19条,阅读量达到40万人次,留言近千余条。新媒体平台已成为退役军人工作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喉舌”,展示了单位良好的对外形象,传递党和国家正能量。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1.全年投入资金30余万元,规范镇村服务站各项制度和文化建设,配备办公电脑等基础设备,基层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2.努力营造“一人立功、全家光荣、全村荣耀”社会氛围。庆送喜报活动中,主要采取悬挂横幅、敲锣打鼓、播放军旅歌曲、燃放鞭炮、举行仪式等形式,让立功受奖军人家庭有更多的幸福感、受到广大军人家庭的一致好评3.开拓新思路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台账。推行“网格化+X”模式,定人定位定责,充分发挥镇村组三级网格长(员)作用,切实把辖区内的退役军人管起来、用起来、服务好,形成大荔特色。4.全年为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采集信息500余人次,发放光荣牌五百余块,主要是采取入户发放和上门悬挂的形式进行,弘扬拥军拥属优良传统,全面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5.采取部门参与,联合发放的形式,将关爱援助资金送到困难退役军人手中,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家属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关爱基金的影响力和公信力。6.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大力宣传爱心企业的善行善举和企业文化,全社会关爱退役军人的氛围浓厚。7.组建镇级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中队17支,村级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小分队100余支,全县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8.运营管理县局微信公众号,全年发布信息量185条,点击阅读量超过26万人次;抖音平台发布退役军人信息19条,阅读量达到40万人次,留言近千余条。展示了单位良好的对外形象,传递党和国家正能量。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回顾总结和思考分析,我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服务中心工作与县局业务股室部分工作重叠或交叉一起,界线划分不清,职责任务不明,落实工作有偏差;二是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质量不高,镇(街道)村(社区)负责同志不稳定,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参差不齐,导致创建标准质量不高;三是镇村“两站”作用发挥不明显,各服务站兼职情况较多,培训力度不大,业务能力不强,限导致服务质量不高;四是基层服务站工作经费保障不到位,上级无相应配套资金,影响工作开展2.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为下年度顺利开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关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与相关业务股室协同配合明确责任,避免相关工作重叠交叉;二是协调各镇安排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服务站站长;三是注重打基础、强基层的工作思路,结合站长会对各镇(街道)村(社区)服务站负责同志进行业务培训。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严格落实县局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安排部署。一是进一步理清服务中心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以踏石留印和抓铁有痕的干劲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二是加强联系沟通,争取多方经费,落实“五有”要求,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全面提高示范站创建标准;三是加强《退役军人保障法》等相关政策学习,定期召开站长培训会,提升基层综合服务保障水平,切实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四是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五是发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作用,发掘宣传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激励更多退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六是持续深化常态化联系服务工作和“四清楚”工作机制,不断探索“网格化+X”管理新模式,切实把辖区内退役军人思想引导好、服务保障好、作用发挥好,积极为大荔县的发展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