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畜牧技术推广服务。畜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种畜禽良种的繁育改良、引进和示范技术方案、牧草良种的引进和示范技术方案的拟定和实施;种畜禽质量标准体系拟定;草原管理和草原建设开发的技术推广、牧草种子检验等。(涉及资质认可和行业许可内容的以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内容为准) | |
住所 | 西安市北关龙首村未央路2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帆 | |
开办资金 | 5790.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705.22万元 | 5027.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公益 | 从业人数 4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来,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站紧紧围绕千亿级奶山羊产业、畜禽种质资源管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标准化示范创建等厅畜牧兽医局确定的重点工作,结合畜牧产业发展,立足职能,抓重点、抓要害、抓落实,积极开展畜牧技术推广与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重点责任指标完成情况(一)围绕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建设积极做好技术服务,推进奶山羊良繁体系建设。1.扎实开展奶山羊种羊鉴定,推动种羊鉴定登记建档有序开展。一是修订完善了5个技术规范,及时督促、指导各市区开展种羊鉴定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召开了全省奶山羊良种繁育工作培训会,总结2020年种羊鉴定和核心育种场遴选工作,表彰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2021年种羊鉴定工作。三是全年共完成种公羊鉴定2256只,基础母羊7793只,种公羊特、一级47.4%;母羊特、一级67.1%。2.认真开展奶山羊核心育种场认定工作。一是认真开展核心育种场认定工作,组织修订完善《奶山羊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二是及时组织评审人员对核心育种场申报企业进行了材料评审和现场审核。3.积极开展奶山羊生产性能测定试验工作。在有取样条件的2个羊场积极开展奶山羊生产性能测定试验,全年共检测样品2900批次,试验工作初见成效。4.积极推广奶山羊标准化养殖技术。一是与和氏集团高寒川奶山羊养殖场进行对接,着力打造我省奶山羊养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模式。二是组织站上专家与陇县畜产局等项目承担单位研讨,指导陇县建好国家级奶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项目。三是依托泌乳奶山羊健康养殖项目在三原开展了关中奶山羊健康养殖配套技术饲喂试验,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二)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种业发展的精神,全力做好畜禽种业建设相关工作。1.组织做好第三次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一是制定《第三次陕西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方案》,并指导各地市制定市级方案。二是以“抓试点找问题、累经验促普查”为方针,在杨陵区开展了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三是积极组织全省普查人员进行了线上线下培训学习。四是积极组织省普查办人员以及专家技术组成员赴各市开展技术培训,并利用微信群和专家群,及时传达部、省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普查工作技术指导服务。五是组织站上专家进行省级数据审核,对各市数据进行分析、审核,严把数据审核关,指导退回数据的复核。在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第三次通报中,我省面上普查完成率在全国调度排名第三名,工作量指标在全国排名第七,2021年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受到全国普查办书面表扬。2.积极配合省厅做好全省畜禽保种场审定相关工作。组织专家对各市报来的22份申请畜禽种质资源保种场材料进行了审核,并对材料合格的9个畜禽养殖场进行了现场核查。3.积极开展种公猪常温精液抽检和种猪场技术指导。按照2021年种猪常温精液抽检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猪常温精液抽检和种猪场技术指导工作,规范了种公猪站管理,推进了我省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和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年共抽检猪常温精液116份,合格率96.55%。(三)继续做优奶牛DHI检测,做好DHI集成技术示范推广。1.积极开展DHI检测。全年共计测定牧场26家,测定奶牛29820头,测定奶样200880头份。统计显示,参测牛场平均日产奶量为33.86kg,平均乳脂率为4.03%,乳蛋白为3.39%,乳糖为5.14%,乳固形物为13.11%,体细胞为23.79万个/ml,奶牛场DHI集成技术应用到位,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奶牛单产逐年稳步提升,乳品质量近年来稳定在较高水平。2.用DHI报告科学指导牧场生产。一是将DHI测定数据与牧场生产数据整合分析,形成全面指导生产的DHI报告用于指导生产,全年向牧场反馈DHI测定报告312批份,为牛场科学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实时依据。二是组织专家深入牧场,对牧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解决方案,得到牧场的一致认同。3、及时备份数据库并上传中国奶牛数据中心。对测定数据及时进行备份,全年新建完整的奶牛系谱档案13363头,向中国奶牛数据信息平台报送数据量176032条。二、日常责任指标完成情况(一)做好安全保密工作。为认真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我站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把安全保密教育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促进全体工作人员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的责任感。1.严格机要安全保密。明确机要人员对涉密文件收发、登记、传递、归档、销毁等环节的职能;我站每台电脑上都安装了网络防火墙,防止信息流失或遭受外界恶意攻击;严格公章管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对行政、党总支公章的保管。2.加强安全生产。定期或不定期对全院安全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疏通消防安全通道,消除安全隐患,定期对全院到期灭火器材进行全面的检修和更换,配备微型消防站两座;配合北关派出所和街道办,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继续抓好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整治工作,按时向厅扫黑办上报月、周专报;制作安全生产宣传栏和视频,在大院内进行安全生产宣传。3.做好新冠疫情安全防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在年初储备了必要的防疫物资,多次宣传动员职工及家属院广大居民接种新冠疫苗、参与核酸检测;安排专人及时传达厅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并按要求向厅联防联控专班做好日报和出省人员情况统计表等相关资料。(二)积极落实政务公开。把政务公开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以公开促工作。1.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及时公开。职务晋升、职级调整、绩效调整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经集体研究后进行公示,无异议再按程序上报。2.涉及人员招录、政府采购等按程序公开进行。通过公开招考方式,招录了2名专业技术人员;基建项目严格按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办公用品的采购全部在政府采购网进行,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加强畜牧生产信息监测,科学指导生产。1.全面完成2020年度畜牧业统计年报审核上报工作。一是结合全年畜牧业生产形势和全省畜禽规模化程度等相关信息,全面完成2020年度畜牧业统计年报审核上报工作;二是参与全国数据的网络预审和汇审工作;2.圆满完成了2021年畜牧业统计工作。坚持周报、月报、季报制度,全面做好4个畜种,20个县区,150个监测村、126个监测户、89个监测场和338个生鲜乳收购站监测数据的提前催报,并及时审核上报,圆满完成了2021年畜牧业统计工作。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对我省统计监测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省市县共23名同志以表扬信形式进行了表彰。3.完善数据采集和审核程序,提高监测数据分析能力。每周开展全省畜产品和饲料价格分析,每月对所有畜种监测数据开展综合分析,形成《畜牧产业信息专报》,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及有关部门,全年共编发《畜牧产业信息专报》64期。4.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统计监测能力。组织举办了1期培训班,对数据审核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集中培训指导,培训市县统计监测员100余人次;组织全省畜牧业统计监测人员参与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业务“大比武”相关活动,1名同志入选“全国最美统计员”十强,我省7家养殖场获得全国直联直报“标兵养殖场”称号。(四)认真做好饲草业重大项目技术支撑工作1.完成粮改饲项目技术支撑工作。组织对全省18个粮改饲实施县36个补贴主体的青贮饲料进行了37份样品抽检;组织对“十三五”各项目县区粮改饲项目实施效果开展了调研;组织召开了全省粮改饲技术培训班,对承担2021年粮改饲任务的17个县区和6个地市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及粮改饲信息平台操作专题培训2.结合引种试验结果推广种植优良品种及配套应用技术。一是结合粮改饲和高产优质苜蓿等项目实施,在重点县区推广种植优良品种及配套应用技术,全年累计推广种植8个品种3.71万亩,在青贮玉米种植大县积极推广青贮玉米合理密植技术和适时收获技术,全年推广种植2.32万亩。二是由我站主持制定的陕西省地方标准《紫花苜蓿生产技术规范》,顺利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审。3.完成全省草业统计监测技术指导和信息年报。一是及时下发《关于填报2020年草业统计数据的通知》,及“草业统计帮助手册”“数据审核事项”等技术文件。二是安排技术人员在线指导市县,经三次审核,形成《陕西草业统计(2020)》报审稿,经厅畜牧兽医局审核后上报全国畜牧总站审定。草业生产统计监测受到全国畜牧总站书面表扬。4.继续做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支撑工作。一是根据《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方案》要求,督导甘泉试验点及时进行试验品种物候期观测记录,并派技术人员赴试验点进行病害处置指导。二是安排技术人员对甘泉试验点进行了平台填报指导,确保试验数据按时上报。区域试验工作受到全国畜牧总站书面表扬。(五)开展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调研。1.积极开展体系调研。按全国畜牧总站和省厅要求,组织开展了全省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书面调研工作,完成了全省四级畜牧技术推广体系调查统计表及体系调研报告。2.树立典型,促进行业作风建设。一是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寻找最美牧技员活动”,评选出3位同志为全国最美牧技员,16位同志为陕西最美牧技员。二是组织完成了2021年度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推广人员)和(农户)审核推荐,最终我省有1名推广人员和2个农户荣获2021年度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通过树立典型,促进行业作风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