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文化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文化交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 | |
住所 | 大荔县东大街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端 | |
开办资金 | 15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47万元 | 12.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文化馆.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在县文旅局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围绕年度工作目标,扎实开展业务工作,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艺术普及培训更加广泛,非遗保护实现新的突破,工作成效获得了主管单位及社会各界好评,大荔县荣获2021年—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县文化馆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中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化馆”,同时获评渭南市2021年度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单位。(一)、活动开展有序,丰富群众生活围绕年度重大纪念活动、中国传统佳节等,积极组织紧扣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艺术活动,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一是春节前组织开展“福牛闹新春文化进万家”春联义写活动,义写春联3千余副,将祝福送给县三大医院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和乡镇一线干部;组织了元宵节有奖灯谜活动,参加活动群众总人次达到500余人。二是举办了“奋斗百年启航新征”5.23纪念延讲文艺演出及红色经典朗诵活动,400余人参加文艺节目演出。三是围绕建党百年纪念活动,6月下旬组织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暨全省群众合唱展演活动,七一期间组织了“永远跟党走·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大荔分会场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美丽大荔”摄影展、“建党百年”书画展、综艺晚会和8场异彩纷呈的戏曲专场。四是“八一”建军节在武警大荔中队组织了“共叙鱼水情同筑强军梦“八一“慰问演出;五是国庆期间,在佳佰隆分馆举办了“翰墨颂党恩丹青迎国庆”大型公益书画展,在馆内组织了“秦韵荔声”颂祖国文艺汇演和戏曲专场。六是结合文化活动进社区、下基层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了“秦韵荔声”文艺惠民活动,先后在胜达养老院、中心敬老院及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惠安小区、同鑫小区等演出6场。(二)、坚定文化自信,深挖非遗潜力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传承发展”的工作思路,深挖县域非遗文化资源,规范保护和利用,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一是注重挖掘整理,通过对《渭北面花制作技艺》项目的挖掘整理,完成了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及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项目申报工作;上报了陕西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就业工坊《大荔县香思馄饨》的申报工作;完成了全县82个非遗项目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二是宣传促进传承,开展了大荔县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6月10日在同州里胜景广场,组织了县域特色非遗项目《沙苑上阵鼓》、《背花锣》、《打花棍》等展演宣传活动,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非遗法》和大荔县非遗保护项目。此外,还组织相关非遗项目参加了“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非遗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郑州沿黄九省区“非遗寻根--大河之泥”活动、“华彩渭南、与您相约”2021渭南文化旅游(西安)(三站峡)推介会、2021年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会场的非遗展示活动及马拉松、十四运展示活动,全年共计开展各类非遗展示展演28场。三是非遗走向生活,在非遗进校园常态化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发挥非遗在疫情防控中的宣传作用,朝邑剪纸、大荔面花、大荔刺绣、大荔烙画等传承人创作主题作品30余幅(件)在县文化馆公众号、微大荔上发表。(三)、强化品牌意识,培训普惠群众围绕“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在持续开展“文化艺术大讲堂”培训活动的同时,创设了“我要学才艺”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新品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发展壮大我县文化艺术人才队伍。2021年群众艺术普及培训开班10个,门类涉及书法、绘画、器乐、声乐、瑜伽等8个门类,培训人次达到3600人,同时,积极开设线上艺术培训活动,服务人次超过2000人。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通过我馆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馆办文学期刊《沙苑》杂志2021年全新改版,从封面设计、内文版式、栏目设置到内容提供都焕然一新,入围第四届全国文化(群艺)馆期刊交流展示名单。文化馆组织创作的的歌曲《风雨真情》MV,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省文化馆《百花》杂志抖音等平台推送,点击播放量达万余人次。同时,还完成第七届农民诗歌朗诵会、全省群文系统干部技能大赛、建党百年书画摄影展、建党百年小品小戏剧本等征集活动,且收获颇多。先后荣获渭南市“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活动优秀组织奖、渭南2021年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永远跟党走”第二届广场舞大赛三等奖。强化文化馆服务能力,我们将线上活动开展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细致安排线上活动内容。今年,在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号等线上平台开展了楹联迎春线上展、翰墨贺岁书法作品展、美丽大荔黄河文化写生美术作品展、艺术大讲堂线上微课堂、社团优秀节目展播、抗洪艺术作品展、非遗品鉴、沙苑品茗等11项150余期线上活动,群众点击参与量近4万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文化馆日常工作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硬软件建设还需加强。文化馆的部分厅室设施配备标准较低,尤其是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步伐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些差距。二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文化馆现有文化艺术类专业人员缺乏,在群众文化艺术辅导方面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求,在推陈出新、钻研创作方面力量薄弱。三是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在优秀文化资源下沉服务工作中,送到群众门口的文化惠民演出更多地强调“送了”,在节目的数量、质量等方面有待提升,与群众对优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还有差距。整改措施今后应当加强在职培训,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和输入全面提高业务人员水平;与时共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在活动中推陈出新,提高开拓创新意识,开展特色活动,搞好精品创作,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继续改善我馆硬件设施设备,扩大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大力开展数字化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我们将继续发挥文化馆的服务职能,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战略方针指引下、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下,结合“加快文旅融合建设华彩大荔”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职责职能,不断巩固提升文化创建成果,加快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步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全县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1.在非遗保护方面:围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夯实非遗项目资料搜集工作,着力打造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拓宽非遗项目传承渠道,丰富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形式;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开展非遗宣传工作、培训工作;加强非遗工坊挂牌力度,指导推动非遗产业开发;以传统民俗节日为契机,做好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和文旅融合非遗进景区活动,做好非遗展览体验馆等工作,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助力传承发展。2.在文艺活动方面:加强文艺下基层指导力度,让更多的文艺活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围绕贴近民众的广场舞、大合唱、朗诵会等参与度高的活动开展指导、组织工作;遴选优秀群众文艺爱好者和志愿者,打造高质量群文成果,扩大品牌的影响力。3.在群众文化培训方面:加强总分馆建设,联合各类资源,对文化站活动进行辅导,以便文化活动培训及辅导可以最大化的延伸;继续打造“文化艺术大讲堂”和“我要学才艺”品牌,进一步丰富课程门类,扩大培训受众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