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灞桥区> 西安市五环中学

西安市五环中学

发布时间: 2022-03-24 11:00
单位名称 西安市五环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义务教育,初中、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纺六路126号
法定代表人 郑红科
开办资金 213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8.41万元 1124.7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五环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2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校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灞桥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活动1、探索课改模式,建设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中心环节,面对新高考的挑战,学校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五环节·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掀起了学校课堂改革的新浪潮,集传统优势与课改要求于一身的新模式,为课堂注入了新活力。形成了具有五环中学特色的“五环节—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五环节:指课堂教学从开始到结束的五个环节,即“旧知回闪—设境定标—交流探究—巩固提升—释疑达标”。2、举办多场专家报告会,教师培训会学校开展多场报告会、培训会,为课堂改革注入新理念。并要求在重要的学习培训和交流研讨活动结束后,学习者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学习成果汇报或学习心得交流,让更多人受益。3、组织开展“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提供进步支点。通过年轻教师的入门课、汇报课、过关课,教研组内的研讨课及骨干教师的观摩课,做到诊断指导、交流研讨和名师引领相结合,让不同层面的教师在互动中学习借鉴、共同提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我校被灞桥区委区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荣获陕西省第九届优秀教学设计推选交流活动优秀组织奖;西安市五四红旗团委、西安市首届中小学“中华经典诵写讲”诗词大会第四名、西安市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先进单位、西安市篮球锦标赛女子甲组第三名、西安市三跳比赛(灞桥赛区)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灞桥区职工党史学习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灞桥区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评审优秀组织奖,灞桥区中小学大课间展评活动中学组一等奖,2021年高考一本上线率、中考上线率再创佳绩,高中招生录取线大步提升,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入学学生增加一倍;省市、区个人获奖教师216人次、学生145人次。顺利创建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提名、西安市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西安市首批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学校、西安市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校。教科研等成效显著:2021年共申报各级各类课题24个,其中省级课题9个,3个已结题,市级课题15个,6个已结题,区级课题5个;成延炜等9位老师分别荣获市区级教学能手称号;祁晶晶等18位青年老师参加灞桥区义务段青年教师赛教分获一二等奖;在省市区教学成果征集评选等各类比赛活动中,194人次获奖;张丹英、杨莉娟2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拟推荐为202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学校一年内获得省、市、区三级“教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三、存在问题1、由于学校改扩建,新初一由原来的10个教学班增加到18个教学班,校舍严重不足,学生活动范围较小;2、由于学校规模骤然扩大,教师人员紧缺,新招聘教师较多,较缺乏教学管理经验,还需锻炼成长。四、改进措施1、针对学校扩招校舍严重不足的问题,学校克服困难,合理规划部室教室布局,并在灞桥区东城五小内安置了初一初二12个教室;增建教师办公室、会议接待室;改建部分实验室。2、针对新入职教师经验不足等问题,学校组织开展“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30位青年教师与五环中学30位导师签订结对帮扶协议。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过关课”。30位青年教师每人上一节公开课,活动历时一个月,学校教学领导、各科教研组长以及指导教师全程参与磨课、听课和评课,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下年度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以党员队伍建设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建设工作。以党风促教风,以党性铸师魂,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旗帜作用。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扩大学习渠道和形式,完善教师教育交流平台。2、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实施名师工程,构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发展倾向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建立健全校本培训体系。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注重研究日常性、生成性、随机性、教师个性的教学问题,注重研究专题性、基础性、规划性、教师共性的问题,把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和教师集体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4、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培训分阶段、分层次,以教学理念的理解与业务提升为主线,开展青年岗位能手评选工作和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不断进取。5、开展专业技能学习培训。教师不仅要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关学科的知识,要从“单一型”教师逐步转变成“复合型”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业务研讨与教改实践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体研修相结合,不断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6、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立足于有利教师的发展,通过制度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