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经开区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探路。办理全区各类行政审批;管理进驻部门行政审批工作,指导培训管理窗口人员;管理和建设全区政务服务平台;协调和指导各街办行政审批工作。 | |
住所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香山大道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樊永信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7万元 | 4.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经开区发展定位,围绕“政务服务提升年”“项目建设突破年”,紧盯“十项重点工作”,统筹谋划、狠抓落实,服务经开发展大局,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促进审批服务标准化、便民化,各项重点工作、亮点工作圆满完成。一年来,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91个,其中企业304个,个体户47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受理立项160件、应急预案23件、食品经营许可证145件、小餐饮经营许可证126件、食品小作坊经营许可证等审批事项共计1837件,办结率100%。现就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十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1.市级重点项目审批手续圆满完成。我局牵头先后组织召开市级重点项目手续办理推进会5次,对市级重点项目逐一认真分析、科学研判,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明确时间节点,逐个挂帐销号。运用“容缺+承诺+并联审批”模式,紧盯堵点和难点,对个别手续办理进展慢的项目,上门跟进,专题对接服务,专班各部门面对面指导项目准备申报资料,手把手讲解办理流程,及时解决手续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圆满完成30个市级重点项目审批手续的办理工作。2.优流程强责任审批能力不断提升。在小餐饮领域开展“互联网+踏勘”工作,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手机网络对踏勘现场情况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建议,节省了审批时间成本,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已经为90余户审批对象开展了“互联网+踏勘”工作,收到很好效果。3.企业开办实现“一表申报、一窗出件”。我局于3月底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推进企业开办和注销便利化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6月1日牵头召开了企业开办和注销便利化工作座谈会,与相关部门及企业代表就企业开办集成化及企业注销便利化工作进行深入座谈,整理并汇总相关意见建议。从6月28日开始试行企业开办“一表申报、一窗出件”综合表格的应用,并与相关部门加强信息互通,及时发现并解决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截止目前,已经全流程新注册企业28余家,渭南金石兴家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实现企业注册、印章刻制、税务登记、银行开户1个工作日办结的目标。4.“证照分离”工作全覆盖。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报送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意见的紧急通知》,汇总全区证照分离改革涉企事项清单并汇总上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收集并整理全区各相关部门关于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工作(106项)的落实情况。在门户网站对全区落实国务院“证照分离”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公示。7月份以来,我局针对承接的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许可变为备案的要求,积极与市局对接,并参照市场监管总局相关文件,对备案流程进行了公示。目前全区已经办理食品经营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21家,简便的办事流程得到了企业群众一致好评。(二)“百日攻坚”行动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截止11月15日,我区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百日攻坚”行动14项工作任务已全面完成。11月17日,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进行督导调研,督导组对我区的事项划转、“秦务员”APP下载、“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一枚印章管审批”向街道延伸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事项梳理圆满完成,并通过了省上组织的“交叉互审”;事项办理大幅度优化,全区目前材料核验率(III级)为97.07%,全程网办率(IV级)为91.85%,最多跑一次实现率为99.02%,即办件占比为62.61%,承诺时限压缩比为82.66%,以上五项数据均已达到省、市标准;完成“秦务员”APP下载注册任务,全区下载注册“秦务员”APP共计1.6万人次,在全市率先完成注册任务;电子印章按需刻制全区共申请电子印章19枚,超额完成市专班下达刻制任务;与临渭区、高新区签订三区“跨区通办”协议,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签订了跨区通办协议,并梳理65项跨区通办事项。“一枚印章管审批”向街道延伸工作全面铺开。印发《渭南经开区“一枚印章管审批”向街道延伸实施方案》,9月1日起,各街道办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全部集中到街道便民服务站办理,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一揽子事”,率先在全市第一个实现在所有街道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干部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严格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认真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一是成立学习教育领导机构,印发了实施方案。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坚持每周集中学习一次以上,组织观看红色电影,到渭华起义纪念馆实地学习教育,推进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三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印发《“学党史、守初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方案》,从12个方面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承诺,推进学习教育往深里开展。深化“三服四化”改革,组建四个由局领导带队的入企服务队,按照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四个产业,上门为企业服务。共走访企业30家,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0件。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专门成立了项目服务小组,采用“一企一策”方式,为好面缘面粉有限公司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全过程、专业化帮办指导服务,通过多方协调,开通绿色通道,顺利为企业办理了粮食收购许可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被陕西电视台、渭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二)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一是服务机制、制度不断完善。修订完善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容缺受理制等制度,规范审批服务行为。印发《渭南经开区投资项目审批会商办法(试行)》,先后为汇通制冷、基石新能源等召开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协调会,加快项目建设。今年还结合工作实践,制定了办事窗口事项办理周汇报制度,印发了《渭南经开区加强审管联动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实施方案》。二是服务方式上灵活多样。推动“上门、预约、延时、绿色通道”服务,去年以来累计延时服务432人次、上门服务112次、提供预约服务203次。推行“五心”服务,全程帮办代办。在审批服务工作中,实行“真心、精心、细心、暖心、省心”的五心服务,工作人员全程帮办代办。今年以来,我局先后收到来自陕西光泽惠民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陕西久昌永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渭南力诺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致谢锦旗,审批服务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好评。三是定期开展政企座谈交流。9月召开的渭南经开区“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政企座谈会由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孔繁文带领行政审批、发改、税务、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负责人与31家企业代表坐在一起,认真倾听企业困难、现场解答交办问题。会后收集整理的15条问题全部交由相关部门尽快协调解决。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虽然我们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中省市要求及辖区企业群众需求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服务意识不强;二是信息共享体制机制不完善;三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研究决定:一是参考市局学习机制,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建立每周业务小课堂,进行学习总结,并不定期的向各先进单位学习工作经验。二是细化各项机制,强化服务水平,完善双向推送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在以下三方面重点抓落实、求突破: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梳理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在重整改、提优势、建机制上下功夫,扎实做好补短、补软、补缺工作。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推行“五心”服务理念,全程帮办代办,采取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方式,针对不同办事需求提供相应服务。三是坚持全员培训、多元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推动行政审批效能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渭南经开区2021年项目建设先进单位2021年全市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