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三支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文明执法,为民服务。行使管辖范围内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履行的城市违法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等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责;行使管辖范围内(不包括榆阳区区域)市容环境卫生、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占道经营等方面的行政执法职责。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北路与崇文路十字南 | |
法定代表人 | 张建军 | |
开办资金 | 4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14万元 | 108.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三支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7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一)慎终如始,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一是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重,做好加强宣传教育和科学防控,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层层分解任务,形成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通过队务会或通过微信等方式传达疫情联防精神。二是加强疫情防控。及时向返岗职工发放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具,落实好“一人一表”登记制度,做好“来榆返榆”登记信息。(二)干字当头,全面履行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职责1.规划监察严格执法步伐坚实。按照“管源头、控新增,清存量”原则,不断加大巡查力度,突出长效管理,坚定捍卫“零违建”目标。2021年,共制止违法建设103起,拆除违法建筑面积6761.54平米,严格监管辖区内14处手续不齐全的建筑工地。2.大气污染常态治理成效良好。一是散煤治理上,共排查散煤经营性1225户,暂扣散煤约10.55吨,暂扣煤炉21个。查处焚烧落叶、秸秆等杂物15起。二是在餐饮业油烟治理上,辖区962户餐饮单位全部安装净化设备,两线并一线”改造100%完成,逐户发放清洗记录表,督促其按时清洗油烟净化设施。三是扎实开展渣土运输和商砼车管理“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共查扣24辆渣土车,其中教育放行5辆,立案处理19辆、罚款53500元。严格监管辖区12个大型工地,渣土备案98份。3.市容环境有序整治提升明显。2021年共制作市容工作宣传简报10期,发放国卫复审和创文宣传资料4500余份,补发“门前四包”责任书3000余份,分解回复各类网格信息71期796件,完成率达100%。整治占道经营21700多起,广告牌匾治理2100多起,清理沿街商户不规范橱窗广告1000余处,护送流浪乞讨人员3人次。4.静态交通秩序治理成效显著。联合交警部门开展车辆乱停放治理活动,拖移机动车225辆、共享单车8759辆,小吃车5辆。在辖区车辆乱停放较严重的道牙上设置隔离桩共计约1115根,U型杆844个。对破旧模糊停车位重新划设,并新划设停车位98个。5.2021年,共办理百姓问政案件455件、12345便民服务热线案件770件。办理群众来电投诉421件,接待群众来访34人次,政府门户网站举报14个,直属支队交办18件,均已办结并按要求回复.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二、队伍建设1.认真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强化“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全年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16次,总支委会(支委会)12次,党支部会18次,上专题党课10次。抓好党员发展和党费收缴工作。向市局机关党委推荐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优秀党员3名,学习强国优秀学员1名,推选出席榆林市直机关第五次党代表会议人选1名,足额上缴党费11951元。2.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党员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指定学习资料,共开展各类学习活动120余次。开展“百年党史·追寻红色足迹”等各类特色活动12次,制作机关主题展板10块,利用辖区LED屏展播党史学习教育图文资料,营造浓厚氛围。集中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停车难、噪声扰民、施工扬尘、私搭乱建等典型好事实事28件,收到感谢表扬锦旗15面,建立民生项目1个。3.加强组织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干部建设。择优增选任用了6名副大队长,14名中队长,18名副中队长,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全面优化配备大队和科室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对下服务指导、对上协调联络水平。在大队建立综合办,全面做好与支队各科室的业务对接。三、取得成效1.优化工作方式,提高执法效能。认真学习执行《陕西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和《三项制度》,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开展执法工作。2.队伍建设踏出新步伐。十九大以来,支队深入开展省委巡视我市反馈意见整改、干部作风问题、以案促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干部作风集中整顿等内容,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基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有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干部纪律作风和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取得新的成效。3.便民利民作出新成效。结合放管服,以“721”工作法为指引,在城市主要路段新设置6座城市管理执法岗亭,设置3处便民市场和4个便民疏导点,不断提高市容管理服务水平。4.城市规划监察效果显著。持续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线面”和“属地管理”“网格化”巡查管控模式,不断加大对辖区规划监察巡查执法力度,有效消化历史存量,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违法修建行为发生,持续保持辖区规划监察“零违建”目标不动摇,支队在城市管理规划监察领域整体形势平稳。5.市容市貌管理取得新成效。认真开展市容市貌管理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疏堵结合”和“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原则,将“地摊经济”与“疫情防控”进行有效协调,既有效保障了摊贩经营问题,又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最大方便,逐步恢复了城市的“烟火气”。四、存在问题1.队伍建设仍需提升。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对执法人员管理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很多同志暴露出“能力恐慌”问题,也有部分执法人员存在“慵、懒、散、漫、浮、拖”等突出问题,队伍的廉洁正气和良好形象还未真正树立起来。2.管理服务仍需加强。涉及城市管理工作的百姓问政和投诉举报量居高不下,问政满意率提升较慢。面对复杂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我们的执法人员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依然落后,精细化管理水平低下,为民情怀不够,细致工作的热情不高,对完成具体任务和工作的标准树得不高,管理城市和服务市民的能力与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五、整改措施1.加强队伍建设。从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方面,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等方面进行学习培训。2.不断加强服务理念建设,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永葆“为民务实清廉”本色,充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形成奋斗合力,努力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和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整体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民生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六、2022年工作计划1.平战结合,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巡查管控,对人员聚集及时劝疏,做好职工疫苗加强针接种,继续支持辖区重点公共单位因疫情防控需要临时放置测温彩钢房,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加强工作人员离返信息报备,注重减少会议数量和参会人员规模。严格落实“五有一网格”防控措施,强化物资储备和人员值守,提升应急处置水平。2.突出业务重点,精细化管理城市。一是在保持建筑领域“零违建”目标不动摇的前提下,对辖区的彩钢板房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手续到期的大型工地施工用房坚决拆除,对人员密集场所和城乡结合部历史遗留的彩钢板房分阶段分区域逐步进行拆除消化。二是对榆林大道二手车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形成专项资料上报市局,下大力气开展整治。3.深化机关创建,提升行业素质。修订完善一批管用可行的规章制度,构建起议事有规则、管理有办法、运行有程序、过程有监控、职责有追究的管理格局,不断提升制度建队水平。4.注重安全维稳,保障和谐稳定。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纳入干部职工的重要学习内容,定期开展执法领域和办公区域内拉网式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时回复“百姓问政”和“网站投诉”,将综治维稳作为各级干部履职述职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5.着力队伍建设,激发队伍活力。用活用好“三项机制”,在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中队长、副中队长当中实行“轮岗交流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