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卫生计生信息中心

榆林市卫生计生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1 15:10
单位名称 榆林市卫生计生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市卫生计生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督查;协助市卫生计生局开展全市医疗卫生计生信息网络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与卫生计生相关的软件产品的管理、推广应用工作,推进全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住所 榆林市保宁路太和巷1号
法定代表人 吴忠辽
开办资金 31.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7.62万元 383.8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卫生计生信息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市卫生计生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党组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守正创新、谋篇笃行、立足岗位,理顺了机构改革后的职责职能,实现了各项业务工作新突破。现将2021年主要工作作简要总结,并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一、主要工作(一)卫健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1.公卫考核系统对接情况。自2020年底发现公卫考核系统对接问题后,我中心先后多次组织软件厂商通过现场或远程的方式与省级公卫考核系统开发厂商进行对接,按照有关要求对市级公卫考核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针对2021年初省、市公卫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对系统进行不断完善,目前已基本达到省级公卫考核要求。2.区域平台维保工作。2021年软硬件维保服务工作开展顺利,截至目前已完成原厂设备巡检2次、设备维修更换2次、软件系统bug修复及功能配置调整100余次,解决各级各类操作及系统问题1200余次;系统使用情况实地调研1次,网络通讯情况实地调研2次;做到了云备份和本地备份一体机同时数据备份,实现数据异地灾备,有效防止数据丢失问题。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软件硬件应急预案,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二)卫健统计工作开展情况。我中心严格统计督导工作,使卫生统计数据质量明显提升。1.组织12县市区卫生统计人员对榆林市2019年卫生健康综合统计年报进行汇审。2.参加了省卫健委组织的全省2020年卫生健康综合统计年报汇审工作,并在省级2020年各地市卫生健康统计工作排名中取得了第三名。3.完成了榆阳区统计局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报送工作。4.全市3767个医疗卫生机构按月上报了1-11月卫健统1-8表(医疗服务月报)、病案首页(基层、中医、西医),中心完成了数据催报、审核、汇总、上报等工作。(三)市卫健门户网站运行维护情况。1.网站建设情况。2021年,榆林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公开政府信息2300篇,各类信息总访问量达到600万人次。政策解读稿件72次,收到公众留言信息230条,回复226条,回复率达到98%。2.改善网络办公环境情况。南郊办公区部分办公室、教室网络电话不通,新安装了48路网线和16路电话线,西沙、南郊办公区新增44个路由器,保证办公区域和培训教室网络全覆盖。(四)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情况。完成了2021年度9个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26个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资料收集、审核、申报和具体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并完成了2022年度18个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资料收集、审核、上报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情况。为加快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开放工作,经与市智慧局协商,我中心决定通过市智慧局开发的“上郡生活”APP向居民开放个人健康档案,目前已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个人基本信息、老年人体检信息、高血压随访信息、糖尿病随访信息开放的对应开发工作,目前部分功能已上线,向居民开放档案340余万份,正在进行全面测试。2.10月11日至13日,中心代表榆林市卫健委参加榆林市“护网2021”网络攻防演习,获得“榆林市‘护网2021’攻防演习优秀防守单位”称号。3.参加了省卫健委组织的全省2020年卫生健康综合统计年报汇审工作,并在省级2020年各地市卫生健康统计工作排名中取得了第三名。完成了2020年榆林市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统计、编撰工作。4.继续医学教育开新局,创建了市级医学教育平台,通过项目申报、审核、审批的59个课件已上线运行。5.培训工作重启后破局,各种急救培训共计380人次。一是调研了县区基层及各个厂矿企业红十字会救护培训的需求。二是组织全体培训科老师开展了教学培训研讨会,并开展为期两天的急救救护观摩教学。三是开展了为期2天的急救救护培训,蓝天救护队50余人参加。四是开展了为期2天的急救互救理论及实操培训活动,中心全体干部职工50余人参与,效果良好。五是与榆林学院合作,开展了两期200余人的救护知识培训。6.配合榆林市中医院开展了临床医师60人的院前规范培训。6.政务新媒体建设情况。榆林市卫健委官方微博,共有粉丝943人,浏览量达160万人次,全年共发布稿件340篇。三、目前存在问题(一)卫健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一是市级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应用工作进展缓慢,平台硬件设备逐渐老化;二是市级远程会诊平台业务开展较困难,远程会诊制度规范性文件难以制定。2.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对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检查指导不够。(二)卫健统计存在的问题。1.院内报表执行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未能按照要求统计报表种类,数据采集来源不够准确、不统一、不及时。2.统计人员队伍和专业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少专、兼职统计人员,对卫健统计工作难以有效兼顾,统计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新旧人员工作交接不到位,并且存在上岗未培训的情况,导致统计工作缺失连续性。3.病案首页上报率与完整性有待加强。我市部分医疗机构病案首页存在数据上报不及时、完整性准确性不高的情况,住院病案首页人次数和网络直报系统报表中出院人次不一致。(三)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自机构合并以来,我中心按照三定方案的培训职能,积极调研、筹划、安排(原培训中心培训业务长期停滞),现在已具备一定的培训能力(场地、师资都有),但是一年多来,我中心接到的培训任务有限。四、整改措施(一)升级改造基层HIS系统。(二)积极协调智慧局,立争年底前启动二期升级改造工作。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业务融合。1.切实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经我中心积极申请,2021年被市委组织部批准成立党总支,中心将进行新的换届选举。并认真落实支部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支委成员履职尽责,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党建责任充分落实,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能力。党建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并及时上报。2.健全落实基本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积极推动组织生活正常化;严格执行党费收缴规定,建立健全组织关系接转、党籍管理、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3.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夯实理想信念,坚持带着问题学、盯着问题改,营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的浓厚氛围,强化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二)围绕主责主业,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1.卫健信息化工作方面。(1)升级改造基层HIS系统,对乡镇卫生院HIS系统进行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区域平台互联互通水平,督促各县区医疗机构尽快优化院内网络,提升网络质量,针对目前各医疗机构HIS系统功能质量良莠不齐,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督促各医疗机构与HIS承建厂商进一步沟通,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推送流程,按时保质保量推送到市级区域平台。后期将对数据推送不及时、质量差、态度消极的医疗机构进行通报。(2)积极协调智慧局,尽快启动二期升级改造工作。重点内容为统筹建设和深化涵盖卫生各项业务领域的居民电子健康卡、区域医学中心、基层电子病历、移动APP、家庭医生签约、分级诊疗等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升级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视联网、智能卡等新技术,有效提升人口健康信息化业务应用水平。2.卫健统计工作方面。(1)各基层单位领导应加强重视,稳定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市上每年至少举办一期系统的统计业务培训班。要求各县市区将统计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做好新旧人员工作交接,切实增强统计人员的统计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统计工作顺利开展。2.加强月报表及病案首页库数据质量。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按时上报医疗服务月报表,保障统计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规范性和逻辑性,同时杜绝迟报、漏报、拒报现象的发生。3.市卫健门户网站运行维护方面。(1)做好榆林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微博的日常管理、维护、信息发布工作。(2)继续为省卫健委网站、榆林市政务信息办推送市卫健委网站市、县区工作动态及优秀稿件。(3)开展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应急演练,做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舆情监测,确保网站安全运行。(4)做好卫健系统网络安全保护工作,配合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开展网络安全考核及检查、防护、演练工作。4.培训工作方面。培训中心具备了一定的培训条件,师资力量充足,建立了各科室专家库,有标准化教室12间,多媒体大教室2间,标准宿舍79间,最大可接收学员160人。可以承担医技人员(全科医师、内科、心肌、心脑血管、内外妇儿、B超、心电、生化等)的培训,也可以承担非临床培训等,2022年,我中心会精心准备,积极投入,确保高质量完成各种培训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