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 2022-03-21 15:06
单位名称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全日制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开展成人教育、就业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和农民工培训。
住所 榆林市高新区裕华路南北星路东侧
法定代表人 陈保平
开办资金 16848.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2991.41万元 155327.5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公益 从业人数  70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主要工作1.国际化办学迈出关键一步。为争创国内一流职业院校,学院从2019年起与同济大学中德职教联盟深入合作,共建西北首家中德学院,并首期选派两批10名骨干教师赴德培训。2020年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实质合作。2021年,组建榆林中德学院领导运行机构,中德职教联盟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中心主任担任我院挂职副院长,暑期选派10名骨干教师赴上海开展为期2个月的脱产培训,制定应用化工技术等5个试点专业全新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在榆规上企业深入开展产业调研,拟定榆林中德产教集团章程(草案),录取中德学院首批学生714人。2.招生就业实现“双丰收”。2021年,学院面向国内12个省区投放招生计划,招收学生3706人,全日制在籍学生规模达到12239人,生源规模较2016年的7196人增长近70%。毕业生就业成绩突出,2021届毕业生共1510人,已就业1439人,初次就业率达87.95%,年底就业率达95.3%。2022届260名毕业生也实现提前就业。就业质量大幅提升,2021届272名毕业生被中煤、陕煤、延长等央企、国企正式录用。3.人才培养成果丰硕。一是弘扬工匠精神,组织学生参加中省市各类技能大赛,获“首届全国职业院校电气控制系统装调虚拟仿真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21-2022年度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数智化企业经营沙盘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榆林市第六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4项,累计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19项、市级三等奖以上奖项38项。二是学生专升本有新突破,219名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141名达到本科录取线,上线率达64%。三是“三创”工作成绩突出,累计获省级各类比赛三等奖以上奖项10项。四是体育竞技水平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名列前茅,获2021年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艺术体操选拔赛4金1银。五是发挥美育育人功能,举办美术作品成果展,学生自主创作20余类300余幅美术作品,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果。4.市级重大基建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学院体育馆(第十四届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完成投资4.03亿元,已投入使用。幼儿园项目完成投资6595万元,可容纳幼儿360名,即将开园运行。学生事务中心、招生就业服务中心完成投资约1289万元,已投入使用。图书信息大楼提升改造项目概算批复投资6662.86万元,已落实资金2820万元,正在进行工程招投标。校园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概算批复投资5797.92万元,已落实资金500万元,正在编制施工图和工程预算。成人教学楼正在进行设施设备购置,已落实资金1000万元,力争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5.圆满完成全国十四运会比赛项目保障服务工作。学院党委将第十四届全运会榆林赛区拳击、男子排球两项赛事的场馆保障作为今年首要政治任务,成立学院保障十四运会领导小组,制定赛事期间各环节应急保障预案,选拔135名志愿者参与赛事期间全程服务等。顺利通过5月、6月两次测试赛检验,圆满完成8月、9月正式比赛保障服务任务,赢得了大赛组委会和参赛运动员的一致赞誉。此外,我院还获得省公安厅“全省单位内部保卫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省教育厅“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团省委“加强《当代青年》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公安局“全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7名教师被评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8名教师分别获陕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陕西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个人、陕西优秀志愿者、榆林市先进工作者、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榆林青年科技奖、榆林市单位内部保卫工作先进个人。取得的主要效益1.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建立“三案八制”,严把校园进出“第一道防线”,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全院师生员工接种新冠疫苗11015人,有效遏制校园出现疫情。2.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榆林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获批开设现代文秘、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3个专业,申报煤化工技术、药学、戏曲表演3个2022年新专业,积极打造以能源化工类专业为主,农林、医护、财会、教育类专业为辅,中高职衔接的一流专业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开展实践教学55.03万人学时。成立学院实验剧团,提升艺术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神华、中煤、陕煤等50多家中省市大中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陕西化建、北元化工等企业实行人才订单式培养。大力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师资队伍,深入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和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校培3413人次。3.加快提升科研工作水平。出版发行《榆林职业技术学院论坛》4期,筹备出版《榆林古籍集粹》,组织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41项、立项19项、结题16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获省市级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以上奖项17项。4.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体两翼三层四维”大思政工作格局,创新推动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社发展,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节、职业教育活动周、“科技之春”宣传月系列活动,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成功召开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强化辅导员、学生党员、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和班干部6支队伍建设,加大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构建学生奖助学体系,奖励资助学生6000余名,奖助金额2227万元,奖助覆盖面达50%以上。13名学生获评省级优秀毕业生,2名获评省级优秀学生干部。5.主动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拓展对外培训业务,开展各类人员培训137期20807人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明显,重新调整选派石硷里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争取49.5万元完善村内基础设施,采购石硷里村农特产品5万元。筹建榆林乡村振兴学院,助力榆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扶贫消费“832”平台购买贫困地区农特产品20万元。目前存在的问题2021年,学院能全面推进落实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未完全构建,内部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尚待加强。二是办学规模突破万人,整体教学资源超负荷运转,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面临一定困难。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结构性矛盾,缺乏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专业领军人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师资结构亟待进一步调整优化。整改的措施一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技能大赛、专升本、职业资格考证等方面创造条件,全力助推学生专业技能发展。完善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优质后勤服务,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专业人才,充实专任教师、辅导员队伍,补齐师资建设短板。下一步计划紧紧围绕“发挥优势、开门办学,改革创新、补齐短板,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办学思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瞄准创建国内一流职业院校宏伟目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服务榆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