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全民健康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卫生科学宣传、指导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知识咨询、健康教育的监测与评价以及相关培训和技术指导;开展健康知识咨询、卫生知识普及、疾病预防控制、戒烟服务、宣传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及卫生计生相关投诉与举报的前期受理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市民大厦18楼 | |
法定代表人 | 高增强 | |
开办资金 | 148.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9.64万元 | 130.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全民健康教育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3月17号涉及单位名称,举办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中心在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健康陕西2030规划纲要》为目标,按照“健康素养人人有、健康生活少生病”的工作思路,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层层覆盖,稳步推进,全面发展。现将2021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2022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工作开展情况(一)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1.夯实“国卫”复审迎检工作成效。今年是我市“国卫”复审之年,我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分别对榆阳区、高新区和横山区所有街办、社区、小区、公共场所督查健康教育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求各有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尽快落实“国卫”复审各项目标任务,并督导所有场所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并按期更换,普及健康教育知识,营造全民参与巩固“国卫”的浓厚氛围。2.以健康为导向促进合理膳食。我中心联合市营养学会在全市12个县(区)随机抽取1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编写合理膳食指导手册,倡导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目前,调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3.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今年,我中心组织市级健康教育讲师团、营养协会、保健协会讲师在榆林海关、市委党校、恒安路社区、老年大学、榆林市职业技术学院、高新三小、榆阳利君制药厂等地开展各种不同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健康知识讲座的开展使群众进一步掌握了各类慢病预防、传染病预防、急救等技能与知识。4.卫生日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爱国卫生月”、“世界无烟日”、“全国爱眼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国科普日”等各类卫生主题日,在广场、社区、学校举办户外大型宣传活动15场,通过健康教育系列宣传活动使群众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督导健康促进县(区)和卫生县城创建。组织工作组对子洲县、清涧县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和佳县、清涧县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进行定期督导,实地走访健康促进场所和所辖街办、社区、学校、企业、医院等地,详细查阅相关资料,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整改完善建议,为子健康促进县(区)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6.开展媒体健康教育工作。一是与榆林市传媒中心《健康+》栏目组合作完成健康科普节目10余期;二是我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受新闻综合广播《婷她说》栏目邀请参加世界无烟日特别节目,为广大听众普及控烟知识;三是利用《榆林日报》刊登健康知识20期,《健康导报》刊登工作动态21篇;四是在商超、医院、酒店共计40余部电梯广告屏投放《健康陕西 全民同行》等健康教育公益宣传视频,播放量达180次/天,累计播放时长超19800小时;五是利用七中天桥LED屏宣传健康科普知识数百条;六是在市委、市政府、市民大厦等11处立式广告屏滚动播放宣传海报,覆盖人群达百万次;七是利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为群众及时提供健康教育方面的讯息,阅读量超700万人次;八是先后编发健康科普短信50余条,覆盖全市12个县(区)人群超百万次。7.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度提升。今年,榆林市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涉及全市12个县(市区),65个乡镇(街办),130个居委会(村),共监测15~69岁常住人口7800人。目前,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已全面完成,根据省级专家统计分析得出榆林市2021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6.1%,比2020年的11.34%提高了4.76个百分点,健康素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8.12320卫生热线高效运转。2021年1-10月,热线电话受理量总计2746条,群众满意率达100%。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逐渐稳定,电话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其中咨询类1979条,占比72%;投诉类532条,占比19%,其他类235条,占比9%。来电诉求主要涉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医疗机构投诉、疫苗接种相关问题等。现12320卫生健康热线已于10月14日合并至榆林市12345市民热线。9.承接好“百姓问政”工作。“百姓问政”平台是榆林市政府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的“便民窗口”,截止目前,共转办帖文905条,其中投诉帖文334条,占总帖文量的36.91%;咨询帖文284条,占总帖文量的31.38%;求助帖文147条,占总帖文量的16.24%;感谢帖文81条、占总帖文量的8.95%;建议帖文59条,占总帖文量的6.52%。答政及时率达100.00%。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联合《创建周刊》栏目录制《防疫不松懈安全过大年》、《德尔塔来袭,防疫仍不可大意》等防疫科普节目三期;二是我中心领导班子成员作为特邀嘉宾,在《直播榆林》栏目就新冠疫情防控的科普知识做电台直播;三是在全市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利用多种宣传平台,宣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及接种倡议书60余次;四是邀请非遗项目陕北说书艺人贰强编纂陕北说书《新冠疫苗篇》在各平台点赞量达20.1万余次。五是我中心于5月31日开通“榆林市全民健康教育中心”官方认证账号,正式入驻“快手”和“抖音”平台,邀请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牛建生在线直播“老年糖尿病的预防以及自我保养”健康讲座,浏览量5700余次;以世界无烟日为契机,邀请贰强编发陕北说书《吸烟有害健康》,播放量达4126次,在贰强直播间点赞量达3万余次。六是开展了66场各种不同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覆盖人群30000余人,通过健康知识讲座的开展使群众进一步掌握了各类慢病预防、传染病预防、急救等技能与知识。七是各类主题宣传日,在广场、社区、学校举办户外大型宣传活动15场,累计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20000余份,围裙、雨伞、手提袋等宣传品6000余份,覆盖人群6000余人,通过健康教育系列宣传活动使群众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八是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已全面完成,榆林市2021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6.1%,比2020年的11.34%提高了4.76个百分点,健康素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疫情防控形势逐渐进入常态化,在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创新方面还需继续改进和探索;二是目前我们的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多样,但健康知识宣传针对性不强,且健康教育宣传覆盖人群有限,在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方面的效果有待提升。整改措施一是通过不同的宣传渠道、宣传方式加强疫情宣传的多样化。二是根据不同时段不同的健康知识加强健康知识宣传的针对性,走进机关、走进农村、走进校园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在努力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力争打造出一些更具品牌、更具创新、更有特色的健康教育工作亮点,(一)开展“卫生日”大型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各大主题卫生日,有针对性地、创新性地对不同人群进行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人们自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开展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为掌握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客观评价健康教育工作程序,2022年我们将举办健康素养监测培训班,为各县区监测对象进行抽样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督导,确保2022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科学、规范完成。(三)高质量打造“快手”和“抖音”平台利用现有的讲师团资源,集合单位新生力量,定期制作健康教育科普短视频,在“快手”和“抖音”平台扩大权威内容的传播力量,提高全市居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四)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宣传时刻关注疫情防控的新要求、新举措,确保第一时间宣传教育到位、思想引导到位,突出长效化防控、常态化宣传。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切实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防护能力。(五)多形式举办健康科普讲座一是利用讲师团资源,面向各行业举办健康知识培训讲座,进一步对健康知识主题进行优化,侧重于向关注老年人健康及青少年近视预防等内容;二是推进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建设,争取在榆林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榆林中学、榆林实验小学及榆林老年大学建立科普基地。(六)打造“健康教育科普馆”2022年,我们将积极筹建健康教育科普展室,打造我市首个健康教育科普馆。以弘扬健康理念、普及卫生知识、服务百姓健康为宗旨,借助多种高科技多媒体技术手段,形象展示、传播科学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知识,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