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高新区小学

榆林高新区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3-21 14:36
单位名称 榆林高新区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六年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榆林高新区北东环路115号
法定代表人 王丽
开办资金 1188.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2万元 659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高新区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9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一)管理体系逐渐成熟在学校决策上,我校坚持坚持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会议决议,通过每周校级领导会、全体管理人员会议和全体教师会将决策落到实处。在管理上突出过程管理、突出科学管理、突出精细化管理,注重关怀,本年度在已有的制度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将制度进行修订,确保管理有章可循。在选人模式上,竞聘副校级领导、竞聘中层干部、竞聘科室干事、竞聘教育教学岗位,通过这种模式扩大了选人视野,激活了内部活力。(二)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经过八年的探索,我校已经形成了“四抓三促两培养”阳光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我们抓师德师风建设、抓基本功训练、抓课堂教学技能、抓校本研修,以此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促进普通教师不断提升、促进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培养各级教学能手、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各学科各领域拔尖人才,本年度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仇景、李宏薛老师更是被授予“陕西省教学能手”荣誉称号。(三)学生素养全面发展我校以“1+2+3+4+5+x”阳光德育模式为依托,以“四大四新”“八大创建”为内容,努力践行新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日常教育中我们通过值周、行为习惯检查、养成教育周,依托大队委、红领巾督察员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同时结合学校各种课程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我们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培养阳光少年奠定基础。(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是我校的中心和重心,一年来我们以“七环节”课堂模式和“1+6”展示模式为依托,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大集体备课力度,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将推门听课、常规业务检查等结果反馈到个人,并跟进整改提高。在每次测试后,对测试成绩进行整体分析,发现存在问题,跟进指导督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取得的效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本年度学校获得各级各类荣誉11项,其中国家级2项:基于技术环境的英语教学创新项目实验基地优秀校、叶圣陶杯“优秀组织奖”;市级5项:榆林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暨中小学运动会足球比赛(U10男子组)第二名、榆林市首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精神风尚奖、第二届榆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最佳组织奖、榆林市慈善协会组织奖、榆林市“陕西教育扶智平台”推广应用优秀组织单位;区级4项:我校微电影《讳疾忌医》获2021年高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微电影及影评比赛三等奖、2021年素质教育优胜奖、高新区2020-2021学年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高新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团体第三名。全体教师锐意进取、不懈奋斗,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评选中屡创佳绩,本学期惠龙龙、徐文梅、闫赟三位老师被评为省教学能手;刘娜老师顺利进入市能手的选拔赛;仇景老师获榆林市新媒体新技术大赛二等奖,刘娜和薛艳菊老师分别获榆林市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张婧老师参加高新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荣获三等奖;杨帆、杭晓微、王媛媛、郭敏四位老师被评为区教坛新秀;党龙龙、薛艳菊在三十一届“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吴丹的省级规划课题《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顺利结题,党龙龙的省级规划课题《榆林高新区小学“七彩”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立项,卢巍巍、徐文梅、王田、仇景等教师的市级课题顺利结题、陈惟敏的《变幻的色彩》、吴丹的《繁星(一五九)》课被选入榆林市教育云平台“同步课堂”数字课程,薛艳菊和刘娜的课例被评为榆林市精彩一课,姚佳丽、李新波创作的成语微电影《讳疾忌医》荣获区级三等奖。全体教师本学期在各级各类评比比赛中共获得成果、荣誉奖项共280多项。学生成绩同样骄人:本学期获省级表彰15人,市级表彰150人次、区级表彰9人。刘雨墨等4名同学在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资格赛中获二等奖,王浩泽等11位同学在陕西省第五届青少年足球联盟杯中荣获二等奖;冉启德等10名同学在榆林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中获一等奖,贾旭尧在第二届榆林文化创意设计中设最佳新秀奖,田宇航等14名同学在榆林市十二届机器人大赛中获单项奖,高佳彤等15名同学在榆林市第十八届七巧板中获等次奖,张瀚元等6名同学在榆林市第三十六届创新大赛科技制作中获等次奖,燕俞臻等7名同学在科学幻想画创作中获等次奖,张梓轩等54人获得榆林市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优秀学员,李佳潞同学获榆林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高宁泽等6人在高新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诗词大会中获等次奖,杜柏君、马欧妍获高新区“红领巾奖章”二星章、段奕名荣获高新区“劳动之星”称号、李尚洲获高新区“微电影大赛”最佳男主角称号;另有550多名学生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中获奖。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反思一年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1.教师信息教学应用不够娴熟。2.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不够。3.轻负高效模式构建有待加强。4.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足,劳动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培优帮困落实不够。四、整改措施1.借助各种平台和各类资源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结合微课设计、创新大赛、信息化教育2.0工程,通过撰写研修计划、提交研修内容和心得体会等方式,进一步信息技术能力。2.课堂中注重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有效学习,优等生带动学困生,以组为单位进行集中回答、集体考核;提高对老师教学技能的指导,指导教师如何分层设计问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思考、回答问题机会,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3.在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通过常规检查、监控、抽查、调查反馈等措施实现作业布置的优化性、精准性、典型性、实效性。严格控制作业数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不超过1小时。4.进一步完善“1+2+3+4+X”阳光德育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劳动教育方面要充分发挥劳动与人的功能,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劳动,学会劳动,热爱劳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获得感,成就感。5.组织全体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加大培优帮困的力度,借助党员一对一帮扶表,每周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生活进行帮扶,同时通过聊天、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切实提高扶优帮困的效果。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2.厚植学校文化,凸显立德树人育人宗旨。3.进一步完善“1+2+3+4+X”阳光德育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自信大方、文明有礼的阳光少年,推进省级文明校园的创建。4.深入推进课改工作,构建理想课堂,打造“轻负高质”的品牌特色。5.继续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培养模式,培养各级各类教学能手和各部门各领域拔尖人才。6.不断尝试和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巩固榆林市“智慧校园”成果。7.加强安全、法纪教育,加强疫情防控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确保安全“零事故”,校园违法“零记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1年6月,获“榆林市教科研先进集体”;2.2021年8月,榆林市第十五届运动会足球比赛第二名;3.2021月11月,榆林市首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精神风尚奖;5.2021年7月,中共榆林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先进基层党组织;6.2021年9月,高新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7.2021年10月,高新区微电影及影评比赛《讳疾忌医》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