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论证、科技咨询、民间国际科技交流等活动,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服务。 | |
住所 | 咸阳市秦都区咸通南路61号市委二楼三层 | |
法定代表人 | 韩海莹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万元 | 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主要工作方面:一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服务成功举办了“科创咸阳-新型信息光子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7月29日,市科协等单位承办的科创咸阳——新型信息光子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高新区举办,是咸阳建设西部电子产业强市、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谭建荣,工信部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毕开春,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秘书长乌宝贵,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王天虹,省科协党组副书记丁德科,省工信厅总工程师仝保亚等参加活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咸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郭柱国致辞,并代表市政府与中国电子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宏兵出席,并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陕西(咸阳高新区)工作基地揭牌。活动中,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1年中国MiniLED&MicroLED产业创新与发展趋势白皮书》,与会院士专家、嘉宾和企业代表,围绕“技术前沿及发展趋势”“技术应用”分别作了多场主题报告,围绕“‘十四五’显示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高峰对话。举办咸阳科普大讲坛—系列科普常识宣讲。市科协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等单位教授,先后在学校、企业以及线上进行了8期科普宣传。由于疫情影响,第三期开始采取邀请专家在线进行宣讲,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通过直播和回播点击量超万人。通过中国科协“中国科普平台”面向全国进行科普,深受内蒙古、云南、天津、贵州、浙江、福建、甘肃、安徽、吉林、四川、江西、重庆、新疆、湖北、辽宁、上海、山东、广东、广西等群众的点播,并进行线上交流。(三)举办2021年“学术金秋”活动。活动紧扣“融入秦创原平台建设服务高水平自立自强”活动主题,确立了32项重点活动,活动期间,市科协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和科技成果发布会等活动。二是搭建智库平台,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一)用好中国科协咸阳高新区“海智计划”工作站平台,做好海外招才引智工作。海智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广泛收集整理辖区内企业海智人才资源及需求,建立咸阳高新区海智人才库、咸阳高新区海智人才需求库,统计梳理区内海外人才50多个,征集区内企业海智人才需求10余项,广泛对接英国智归科创中心、海外机构(中国)联合办公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中心等国内外海智人才引进单位,就海智人才引进、海智工作站设立、海智成果转换方面进行沟通交流。目前,咸阳高新区已与英国智归科创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中心等单位达成初步合作一下。下一步,咸阳高新区将积极引导海内外人才及科技资源向咸阳高新区汇聚,推动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项目的引入工作。在推动咸阳高新区海智基地过程中,咸阳高新区海智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积极对接海外人才服务机构(智归科创中心、海外机构(中国)联合办公中心)、海外项目(CellexusInternationalLtd生物制造项目、以色列Feldman公司卡车零部件制造项目)等组织机构及科研项目,成功举办“咸阳高新区海智基地揭牌仪式”“碳达峰碳中和高端报告会”等交流培训活动,邀请国内外业界专业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同时,针对海外人才服务,咸阳高新区海智基地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软件,举办秦创原高层次人才项目政策宣讲及调研座谈会,引进和服务海外人才来咸创新创业,进一步推动咸阳高新区海智基地建设。(二)开展第七届咸阳青年科技奖评选工作。为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活力和热情,积极投身咸阳创新型城市建设,进一步推动“创新争先”行动的开展,宣传激励在咸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科技人才,9月1日,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协共同组织在全市开展第七届咸阳青年科技奖推荐与评选活动,11月5日进行终评。开展此项工作,共有28家单位参与推荐评选工作,共推荐候选45人,其中男性27名,占百分比60%,女性18名,占百分比40%。评审会上,邀请了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学校的教授作评委,最终评出了10位第七届咸阳青年科技奖入选人员。三是畅通建言献策渠道,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一)开展建言献策好的。为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学会组织、在咸高校等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智力优势,突出科技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全市科技工作者中开展“为咸阳科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二)刊发《科技工作者建议》6期。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以及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积极建言献策,先后刊发了《科技工作者建议》共六期。《科技工作者建议》已打造具有咸阳特色的专业智库决策咨询品牌,形成了科技社团智库体系。二、取得效益方面:组建了11名专家教授的全国科技服务队和18名专家教授的省级科技服务队;建立陕西省电子学会和陕西省电机工程学会2个省级学会科技创新服务站;坚持科学防疫,全市88个科普e站滚动播放疫情宣传片超过2万小时,编印《新冠肺炎防护科普宣传手册》5000册,发放“科普中国”“科学抗疫”系列挂图和折页2000余份,及时辟谣不实报道。开展线上竞答。开展新冠肺炎科普知识线上有奖竞答活动,参与浏览量达88万余次。据统计,全市宣传月期间,开展重点活动102项,展出科普挂图2310幅,印发科普宣传资料30万余份,举办线上线下科普培训、讲座122期(次),受训8万余人次,环保、教育、农业、卫生、法律等咨询10余万人次,受益群众近百万人次。成功获批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咸阳高新区工作基地:成功推选农业专家梁增基荣获“典赞·2020科普中国”十大年度基层科普人物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按照中国科协关于科技创新业的有关精神要求,科技创新中心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实行企业化管理,中心的业务范围严重受到限制。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决定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创新中心承担着全市众多科技服务指导及协调工作的重任,完成好新时期各项工作,再创辉煌,迫切需要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思路,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项目,创新运行机制体制。特别是在科技培训,科技成果鉴定及推广、为科技人员服务等方面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增强科技咨询中心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发展活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在全市广泛开展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围绕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大力表彰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咸阳青年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等。指导县市区科协、市级学会开展好系列活动,营造爱才用才敬才良好氛围。二是增强科协组织覆盖面。推动科协组织向高校、园区和企业延伸,扩大高等院校科协组织覆盖面,支持大学生科协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高校科协开展产学研活动。拓宽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联系渠道,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科协组织、认同科协工作、参与科协活动。三是探索创建学会联合体。鼓励市级学会与高校科协、企业科协、高新园区科协等组织,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行业发展、产学研结合等目标,成立不同类型的学会联合体,推动面向大学科领域或全产业链的学会集群发展,优先发展军民融合、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联合体,促进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形成工作合力,助推创新驱动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